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艳  窦滨 《科技信息》2011,(7):I0171-I0171
本文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广告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和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广告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对商标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如何跨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达到商标翻译的文化等效,更好的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
进口商标的文化意蕴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双霞 《甘肃科技》2004,20(8):195-196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短缺的作用。所以.语际问的翻译便构成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商标及广告的翻译.同样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需要研究语言,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及审美价值的差异,决不是逐字逐句地把一种语言切换成另一种语言。它涉及到语言学,社会经济学,心理语言学,经济学,营销学.消费心理学和审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实践已经证明,成功的商标和广告的翻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成功的商标和广告不仅回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公司或国家的形象。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商品商标和广告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隋妍 《科技信息》2013,(5):228-229
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词牌,作为词的曲调,词牌的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以文化翻译观为基础,讨论词牌的翻译。并通过对不同译文的比较,探索词牌英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述初 《科技信息》2010,(35):I0252-I0252,I0298
商标作为商品的个性化标志是区别商品的重要标识。英文商标进入中国市场,如同一座桥梁,把东方与西方文化紧密相连。商标翻译符合符号学的翻译观,是由解码到编码的过程,是两种文化的移植。好的商标翻译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反之,糟糕的商标翻译可以让企业损失惨重,所以企业的生死存亡与商标翻译息息相关。同时商标翻译能够拓宽语言学研究空间,丰富语言学的内涵,促进语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活动。广告作为一种以劝说、呼唤功能为主的操作型文本,其翻译应该更注重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对等。研究表明:广告翻译中的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皆与源语、译语文本之间的直译有关,而重写是避免各类语用翻译失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用翻译观是一种翻译等效理论,它对于公益广告标语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语用翻译观指导下的公益广告标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译文能否为英语语言文化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仅规定译文由其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决定,还要求译文自身连贯并与源文本连贯,即连贯法则与忠实法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可知,成功广告译本无疑皆能实现其预定功能,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恰当”处理译文,弥合文化鸿沟.在汉英互译时,译者要实现其呼唤功能,需使译文标准高于“功能”,兼顾广告在译语文化中的其他功能,才能出色实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商标的翻译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对商标的翻译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翻译的目的论,浅谈了目的论体现的三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并列举了几种商标翻译的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混合法。  相似文献   

9.
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同其他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标记,这种标记通常用文字或图形单独构成,或是文字、图形共同构成。商标翻译是把商标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并要保持原有的风格及内涵。随着商标的不断国际化,其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成功的商标译名需要体现出企业的理念和产品的质量,尊重消费者的心理及地方传统文化。文中结合商标翻译实例,主要从文化角度对商标翻译进行了试探。  相似文献   

10.
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同时也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的传播活动。广告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影响,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文化因素在广告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商标中蕴涵丰富的民族文化、美学等特征,因而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翻译。每种语言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商标的翻译不能只是字面意义上的简单对等,而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及审美方面来探讨商标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商标词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涵义,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必须注重英汉文化差异,使之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民族语言特点、人文地域风情等。  相似文献   

13.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商标词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涵义,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必须注重英汉文化差异,使之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民族语言特点、人文地域风情等。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旅游资料的目的就在于吸引游客,促进文化交流,因此,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本着文化传真的原则和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对于旅游资料的英译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商标词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涵义,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必须注重英汉文化差异,使之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民族语言特点、人文地域风情等。  相似文献   

16.
郭志敏 《科技信息》2010,(32):177-177,179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它是对传统“等值”观的一个重大突破,以译文目的论为基础,为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综述功能翻译理论发展及突破,有助于我们更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使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更好的衡量标准。以功能翻译理论指导应用翻译,提高应用文体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7.
借助文化翻译观的研究理论,探讨诸语境制约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翻译观强调翻译活动受到译语的文化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制约翻译活动的译语文化语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译语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民族心理、文化交流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商标词都有其自身的文化涵义,因此商标词的翻译必须注重英汉文化差异,使之符合消费者的文化心理、民族语言特点、人文地域风情等.  相似文献   

19.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每个商标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商标时,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消费文化心理,语言规则,及地域文化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根据奈达的理论,即在功能对等或称动态对等理论下,能够再现原语商标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这种功能对等翻译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继而激发他们消费的欲望。给商家带来盈利的最终目的。同时在这种原则下翻译出来的商标也会引起消费者好的的文化联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商标翻译在帮助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打开销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尤金.奈达“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阐述翻译商标时应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差异、心理接受、审美情趣,使译文读者在阅读商标译文时能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语商标时基本相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