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4个不同品质类型的粳稻品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成熟期籽粒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时期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及淀粉分支酶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程度都较小。灌浆后期淀粉分支酶对味度值的影响较大。3种酶活性与淀粉谱特性中的最高粘度、下降粘度值在灌浆前期呈负相关关系,后期呈正相关关系,3种酶中Q酶在灌浆后期对淀粉谱特性的影响最大,灌浆后期酶活性高,有利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0 前言 近年来迅速地兴起了对稻米品质的兴趣.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它受一种难以解释的器官感觉因素强烈地控制着.然而,人民认为米饭的结构特征是食味品质中的最重要因素,因为米饭的味觉基本上是低的. 评价米饭的食味品质除某些器官感觉试验外,应分析其结构. 稻米品质受成熟期环境条件的影响.众所周知,齐穗时施用氯肥能提高米粒的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3.
稻米食味品质改良是目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明确不同水稻食味品质基因型,可为优质水稻育种研究的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对22个目前上海市种植的重要常规水稻和杂交稻亲本食味品质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紫香糯861"水稻含有相对较多不良食味品质基因型.3种杂交稻父本,"湘晴"、"R44"和"繁14"的食味品质基因型比这3种杂交稻母本,"寒风A"、"秋风A"和"申9A"以及其他常规稻有欠缺.从蜡质基因多态性分析显示,在本研究选用的22种水稻中,2个为糯稻、20个为粳稻,但其中有4个为软米型粳稻;在16个非软米型粳稻中,"宝农34"、"金丰"和"银香18"是具有相对最好食味品质基因型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冠层光谱估测水稻籽粒含氮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延林  蔡绍洪 《贵州科学》2007,25(Z1):458-463
籽粒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是水稻营养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大田小区试验,测定了5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水稻冠层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茎、叶、稳和稻米的舍氮量及粗蛋白含量,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穗和稻米含氮量与孕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的茎、叶含氮量极显著相关,与灌浆期、乳熟期的冠层光谱ρλ及其一阶导数光谱Dλ、冠层光谱RVI在某些波段也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中决定系数R2在灌浆期大0.8、乳熟期大于0.75.这表明能用高光谱方法来估测水稻籽粒舍氮量和粗蛋白含量,它为水稻品质遥感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水稻淀粉合成酶基因对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根据籼粳基因组序列差异设计的Wx、SssⅠ、SssⅡa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来自“南京11”和“Balilla”的DH群体共130个株系,结果表明,Wx基因位点决定AAC的变异,并在控制GC变异时起主要作用;SssⅡa基因位点是决定GT变异的主要因素。3个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可为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筛选和改良提供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水稻胚乳淀粉积累及其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水稻胚乳的发育,胚乳淀粉的积累、胚乳淀粉细胞的生化变化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和胚乳淀粉细胞结构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综述了水稻胚乳淀粉积累及其结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植物种子的大小和品质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控制种子籽粒大小发育的相关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通过分析种子发育缺陷突变体或QTL等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发现许多控制种子发育的重要基因影响着种子的大小和产量.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的研究发现,许多调控种子发育的功能基因通过整合到植物激素的代谢或信号转导途径起作用,说明植物激素在调控籽粒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有关作用的分子机理及其遗传调控网络待阐明.该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发育研究为例,着重介绍植物激素调控种子籽粒大小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设置了0、120、240、360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为240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9868.20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稻米品质评价指标中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呈增加趋势;而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食味方面,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得分均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只有硬度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把施氮水平控制在240kg/hm~2左右时有利于优质食味粳稻品质南粳9108在豫南地区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花后早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形态和颖果发育的影响,为小麦响应逆境胁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新疆主栽品种新春11号为实验材料,于花后5~8d进行高温处理,对花后各时期籽粒进行形态和细胞学观察,测定籽粒各时期鲜、干重,胚乳细胞数目变化及胚乳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发生情况。结果花后早期高温处理显著影响小麦籽粒形态、鲜/干重、果皮和胚的发育、胚乳细胞数目及胚乳PCD的发生。花后早期高温处理在小麦籽粒发育早期使籽粒的鲜重、干重及胚乳细胞数目分别较对照增加6.71%、9.63%和8.23%,同时加快了果皮及胚组织的发育进程;而在籽粒发育的中后期则阻碍了籽粒发育,其最终粒重和胚乳细胞数目分别降低了4.27%和9.74%,显著低于对照;同时抑制了果皮及胚组织的发育,但促进了胚乳PCD的进程。花后早期高温胁迫显著促进小麦籽粒早期发育,但抑制了籽粒后期发育。结论表明花后早期高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细胞衰老进程,使其早衰,从而对小麦产量与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淀粉是稻米的主要营养成份。它是由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两种成份——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所组成。这二种淀粉的含量与比例。与稻米的食用和工艺的品质有着密切关系;直链淀粉含量对米饭的食味、光泽、凝聚性和柔软性都有较大的影响。1971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测定许多地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适口性的报告中指出:东南亚最受欢迎的稻米品种、直链淀粉含量都占总淀  相似文献   

11.
以9823和9优418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测定了稻米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增加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对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RVA特征值没有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生产形势 世界上现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我国则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是谷类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这是因为大米中氨基酸结构合理,同时米饭的适口性和食味性比玉米、小米、高粱、山芋好。因此稻米国内外需求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三个不同播期以探讨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位水稻籽粒的镁、钾元素含量以及Mg/K均以强势粒最低,中间型籽粒居中,弱势粒最高;随播种期推后,水稻结实期温度降低,不同粒位稻米Mg、K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但Mg/K值则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有利于稻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米年总产量达1.4亿吨左右,占全球稻米总产量的35%,其中优质米的比重不足1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对稻米主要强调的是产量而非品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安于吃饱而要求吃好,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不足转变为品质不优、效益不高、市场不适销对路,对优质稻米需求的增长已是目前世界各国稻米需求变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因此,调整优化水稻生产结构,提高稻米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米,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米年总产量达1.4亿吨左右,占全球稻米总产量的35%,其中优质米的比重不足1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对稻米主要强调的是产量而非品质,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安于吃饱而要求吃好,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已由数量不足转变为品质不优、效益不高、市场不适销对路,对优质稻米需求的增长已是目前世界各国稻米需求变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因此,调整优化水稻生产结构,提高稻米品质,大力发展优质稻米,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大豆DNA导入后的稻米粗蛋白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为外源DNA 供体,采用浸种及幼苗期浇灌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直接将大豆总DNA 导入受体水稻,经常规栽培获得水稻后代种子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和Juliano 法分析水稻后代种子糙米的粗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⒚结果显示:糙米的粗蛋白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 0.762,达极显著水平⒚由此推测将大豆DNA导入水稻培育高蛋白稻米的同时,可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从而达到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水稻生产形势 世界上现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而我国则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是谷类作物中营养价值最高的,这是因为大米中氨基酸结构合理,同时米饭的适口性和食味性比玉米、小米、高粱、山芋好。因此稻米国内外需求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期采收,对稻米的加工品质、产量构成因素及种子发芽率等项研究分析,初步阐明了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的外观品质、产量、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最佳收获时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氨基酸在籽粒各部位的含量,籽粒发育中的变化及对环境因素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水田和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玄武岩台地两种土壤条件下,对比稻米的品质和铁、镁、锌、硒四种元素含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殊的地质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玄武岩台地使稻米品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对稻米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有一致的正面效应;矿物质的吸收受品种本身吸收敏感度的影响;超产4、牡09-2744等矿物质富集好的品种,较适合玄武岩台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