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避碰智能决策自动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论述了实现船舶自动避碰的意义、自动避碰的基本过程及其研究内容,重点分析了国内外船舶避碰智能决策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和动向、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指出了船舶避碰智能决策自动化尚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优化船舶避碰过程中涉及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智能舵的自动避碰算法,用于船舶避碰决策过程。该算法可以判断会遇情况,计算碰撞危险度,并自动确定转向时间和转向幅度。此外,在船舶自动避碰过程中,还考虑了COLREGs,航行经验和自动避碰方法。基于动态面技术和神经网络方法,解决了船舶运动控制系统中由后推法引起的"计算量膨胀"和"维度灾难"问题。通过对"YUKUN"号和"YULONG"号远洋船的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自动避碰决策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中总体结构模型、船舶会遇形势的划分、碰撞危险度决策、避让时机决策、AIS系统在该系统中的运用、不同船舶间的协调避让和来船动态对避碰决策的影响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明确了今后进一步完善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晋鑫  张政 《科技资讯》2023,(21):46-49
针对船舶在狭窄水域航行时,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法和模型预测控制的船舶智能变速避碰算法。通过对周围环境建模,使用人工势场法建立势场,结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对船舶避碰的对应规则要求,快速计算出符合避碰规则的建议航向。其次,利用模型预测控制,根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对船舶变速的相关要求,在狭窄水域船舶行动受限的条件下,预测迭代一定时间内的避碰情况,给出最符合要求的速度值。经过仿真表明:算法提供的航速和航向决策能实现狭窄水域范围内的多船有效避让,为船舶驾驶员的避碰决策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船舶避碰动态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控制理论的思想,将避让船和被避让船看成是一个动态系统,首次提出船舶避碰动态系统的概念,并在考虑避让船操纵性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船舶避碰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从控制论的角度,指出自动避碰决策系统的研究是针对船舶避碰动态系统控制器的综合设计问题,智能控制,专家控制和模糊控制是自动避碰决策和系统研究的方向,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是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自动避碰决策系统中上述的控制器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紧迫危险时的避碰问题,积累更多的海上避碰经验,在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IDVCA)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紧迫危险协调避碰决策支持模块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探讨了将该模块应用于航海模拟器培训教学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或避免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船舶碰撞事故,促进船舶航行安全,船舶自动避碰系统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入,其中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算法是关键.综述了模糊神经网络、混合专家系统、软硬计算混合系统、综合性仿人智能系统在该领域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不足,指出混合智能应用于船舶自动避碰决策算法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船舶避碰决策过程中人为失误导致的海难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在传统PPO算法广义优势估计基础上加入自适应基线调整,并且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改进网络结构。船舶的航行信息和激光雷达矢量线被应用于神经网络输入,航行制导、角度偏差及《1972年避碰规则》均被纳入改进的奖励函数设计。两船和多船会遇场景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避碰决策可使船舶实现自主航行,并在避碰过程中符合《避碰规则》,为处理复杂局面下的船舶避碰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完善AIS自动播发信息的功能,在文献[1]基础上,基于微软语音库,通过C++编程,实现了语音播报AIS短信息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与船舶智能避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相结合,可将产生的应急协调避碰决策信息,通过语音的方式清晰准确播报,进而使船舶驾驶员能够迅速获悉协调避碰信息,及时采取有效行动,达到避碰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测试验证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IDVCA)算法,在互见的左交叉会遇局面的雾航情况下结果是否合理有效,基于《1972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左舷来船为对象,采用几何作图分析互见的左交叉会遇局面在雾航情况下不同交汇特征的避让方法,利用集成有PIDVCA算法的船舶智能操控(SIHC)仿真测试平台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算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该研究对算法的优化及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