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互联网保险市场长势迅猛1997年中国产生了第一张互联网销售的保险单,拉开了中国保险业进军互联网的序幕。2011年至2013年,我国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到了2014年,保险公司纷纷触网,积极寻求新的突破。据统计,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保险业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超过2013年全年的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保险业的操作是非常有形的,而随着采用了互联网和纯粹靠互联网运作的公司的介入,大海开始出现波澜。利用互联网发布、获取各种信息,处理保险业务正成为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明确强调"强化互联网思维",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思维已经融入了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顶层设计,影响着社会主流意识。不仪中央高层的文件报告中吸纳了互联网思维一词,金融、汽车、手机制造等领域也将互联网思维落实成了现实,"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汽车"、"互联网金融",甚至"互联网房地产"、"互联网农业"百舸争流。中国创  相似文献   

4.
<正>8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所谓现代,首先是一种全局视角,保险业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从"需要国家"到"国家需要".我国保险业正以新的身份、新的功能展现在人们面前。对于广大的老百姓而言,医疗、健康、养老皆离不开保险,它是人民家庭幸福、生活安康的保障,并且这种保障将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厚实。除了基本保障之外,商业保险尤其是商业健康保险将更加深入、全面、持久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王樱 《创新科技》2002,(12):51-51
<正> "入世"后,外资保险公司其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方式给中国保险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起步较晚的中国保险业如何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如何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战略任务。 "入世"后的冲击和影响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 市场营销手段单一,考核机制不完善。在财产保险方面,国内保险公司实施的营销策略,大多数是为了扩充业务规模而进行的,具有明显短期性,缺乏长远的市场营销与市场整体开发规划。国内保险公司对市场无合理定位,业务结构  相似文献   

6.
保险是一个古老的范畴,近代保险事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说,今后商业保险业的发展呈现出保费收入日益增长、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日趋上升、投资连接型产品发展迅速、银保相互渗透、电子化和互联网应用方兴未艾等特点.从1980年中国恢复商业保险以来,我国民族保险业取得了市场主体不断增加、保险资产规模扩大、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持续增长、经营方式不断变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等巨大成就,但同时中国保险业还存在着保险质量不高、保险业地位低、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以及非正当竞争和信誉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观察     
《今日科技》2015,(3):50-51
<正>传统银行抢滩"互联网+"大象也要赶"风口""互联网+"俨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风口。在接招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新生派"踢馆"的过程中,体型巨大的传统银行"大象",也在试图借互联网这个风口成功"转身"。近日,招行两款互联网金融产品进入试运行;工行发布"e-ICBC"品牌,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的商业银行。与此同时,传统银行也开始探索远程开户、网络贷款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三个字,包括"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等等。这意味着,互联网将成国家战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该文讨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制定的相关"互联网+"医疗引导政策,以及省级政府制定的实施落地政策;医院、互联网医疗单位贯彻实施国家、省市"互联网+"医疗政策的现状、具体做法;阐述"互联网+"医疗体现出来的优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以及对策思考,探讨"互联网+"医疗完善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人才匮乏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展望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当前的人才缺口及缺口结构,并预测了2010-2020年我国保险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分析认为:未来10年我国保险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当前我国保险业人才供需失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保险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预计到2020年,我国保险业从业人数达到1 217.6 万人,保险密度在5 200 元/人左右,保险深度在12.50%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营销作为流行的商务模式取得了巨大发展。保险公司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必须建立新型的网络营销模式。文章结合了保险业具体特点,提出了保险公司网络营销的主要观念、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网络营销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将改变哪些传统行业,如何助力产业结构升级。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与政府应该如何作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一梳理。"互联网+"全新内涵:无所不在的网络、数据、知识、创新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互联网+"和早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8年底召开的"2018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上,猎聘发布了《互联网人才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在全国互联网行业人才净流入率的城市排名中,杭州排第一,达14.98%;当被问起最愿意去哪个城市的互联网行业发展,20.27%的互联网人才选择杭州,名列所有城市第一。杭州互联网从业者对工作满意的人占比67.7%,为全国最高。《白皮书》表明杭州互联网人才黏度大、人才吸引力强、互联网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在12月1日召开的2011年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题为"智慧城市与智联服务"的报告中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从WEB技术、计算机技术体系、视频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技术、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几大技术的演进历程分析出发,邬贺铨指出,未来通信的趋势必然是互联网走向移动、移动走向互联网。他说下一代互联网是移动的互联网、可信的互联、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0日-12日,为期三天的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在广东佛山成功举办,受到了国内外制造业、互联网业的高度关注。作为国内第一个全国性"互联网+"博览会,首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以"智汇佛山,互联未来"为主题,设置了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大众创业、智慧商贸物流、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跨境电  相似文献   

16.
杨轩 《杭州科技》2015,(2):14-18
<正>经过这几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超高速发展,杭州已跻身于创业的一线城市了。在"创业圣地"梦想小镇,李强省长亲自参与了开园仪式,号召大家"努力把梦想小镇打造成全球创业高地"。正是自上而下对创新创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让杭州在这一波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取得了鲜亮的成绩。笔者整理了近年杭州创新创业工作中涌现的"风云英雄",一方面供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产业形态、组织形式,而且给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平台。但在大学生围绕"互联网+"的创业活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弊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低下,创业能力不强;盲目跟风创业,缺乏创新。围绕"互联网+",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薛增奇 《科技资讯》2012,(5):168-168,170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秩序相对比较混乱,业务质量低;市场的不成熟,监管力量薄弱,破坏性的价格竞争较为普遍;经营过程中扩大了成本和经营风险,致使保险企业利润相对比较低微,严重影响到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文章通过对我国保险业监管的现状分析研究,总结了我国保险业的监管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有力保险监管的对策。希望可以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说,现代中国人缺少信仰,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仍然是从古到今中国人的追求。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随着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计划公诸于世,互联网思维也正大行其道,各行各界都在讨论着互联网、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信奉者自然笃定"互联网+"是转型新业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出路,亦有人对于乐观者、"传道人"提出警示,本期我们除了领略"互联网+"从意识到与各行各业的"加法形态"的产生,更要关注正在发生的"互联网+"方面的布局与动向,一起迎接变化,拥抱"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     
<正>李易/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围绕"互联网+"的前世今生、互联网+"可以加什么、"互联网+"对国意味着什么、"互联网+"的未来思等四个部分展开,力图以最犀利的视角最深刻的解读深度探讨"互联网+"。【本书简介】两年多以前曾经被忽略不计的"互联网+",如今大红大紫。那么,"互联网+"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互联网+"就是中国互联网人的"中国梦"?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