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查清广西天坑资源状况及其资源可利用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测量、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与对比,总结广西区内目前发现的岩溶天坑的发育背景和资源特征,提出广西天坑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天坑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天坑的开发利用建议。【结果】广西天坑的品质在全国、全球都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在数量上位居全球、全国之最。广西天坑资源划分为12个类型,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探险猎奇、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影视拍摄、地下水开发利用等重要价值。【结论】建议进一步查清广西天坑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利用天坑资源、深化与拓展已经开发的天坑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拟探究广西喀斯特天坑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旅游开发现状.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查阅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境内的天坑资源进行详细调研.结果显示,广西的天坑资源共有130多处,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河池、桂林;天坑资源是中国旅游业重要的后备资源和巨大财富,本文不仅基本探清了广西的天坑资源状况,而且还分析了广西天坑资...  相似文献   

3.
天坑植物多指一类生长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天坑)中的特殊植物群。随着天坑中更多植物新物种的发现、坑底坑外生境对比研究的增加以及天坑作为植物"避难所"研究的深入,天坑植物资源方面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天坑植物群落形成、天坑植物特征、天坑植物资源等进行概述,以期为天坑植物资源的开发、药用植物的发掘与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等奠定基础,同时为当前我国西部岩溶地区开发中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石脚盆天坑群是典型的喀斯特天坑地貌,具有良好的景观旅游资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石脚盆天坑群景观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详细描述每个天坑的构造和景观特征,归纳天坑群的植被资源和人文资源,对石脚盆天坑群的景观旅游资源展开评价,提出纵向分带旅游开发的建议,以充分发挥石脚盆天坑群的旅游资源价值,达到丰富桂林旅游类型和增强桂北旅游市场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宋秋萍 《科技资讯》2008,(4):154-154
植物景观资源作为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风景区的景观资源价值和改善景区生态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古隆中风景区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襄樊古隆中风景区有景观植物418种(含变种等),隶属于108秤213属,其中蕨类植物16种,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380种。通过对该风景区景观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的分析,就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为风景区景观植物科学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玉良天坑内的茎花山柚(Champereia manillana BL.)新鲜嫩叶为试材,依据各营养成分测定的国家标准,分别对其主要活性物质、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抗氧化活性对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茎花山柚作为一种地道的特色野菜,其嫩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60,7.36,0.53 g/100 g,VC含量为46.7 mg/100 g,均显著高于常见蔬菜(P<0.05);此外氨基酸总量为4.26 g/100 g,约是香椿芽的1.5倍,其中鲜味氨基酸Asp、Glu、Gly和Ala的含量分别为0.56,0.57,0.23,0.24 g/100 g,其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7.6%,并且具有显著高钾低钠的特征,K含量约为Na含量的8.07倍;对其嫩叶醇溶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抗氧化能力约为同等浓度VC的一半,抗氧化活性较强。茎花山柚作为特色野菜,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可将其作为新型经济植物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喀斯特天坑及其科学与旅游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喀斯特形态与天坑可溶性岩石 ,在其与天然水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现象 ,便是喀斯特形态 ,可分为地表的和地下的两大类。属地表的主要有 :溶沟、溶痕、石芽、石塔、天生桥、石林、峰林、峰丛(以上为正形态) ;落水洞、竖井、漏斗、洼地与盆地、坡立谷、喀斯特湖泊、槽谷与干谷、盲谷、峡谷、断头河、洞口、地下河出口、天窗以及泉水等等。地下喀斯特形态主要有 :洞穴及其溶蚀形态、地下大厅、地下河、地下湖、伏流以及洞穴钟乳石类等。以上数十种地表的及地下的喀斯特形态和现象均可查见于各种有关喀斯特著作、…  相似文献   

8.
大石围天坑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都具有世界级规模,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天坑内特有的动、植物及非生物因子构成独特的天坑生态系统;植物野外实习是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工作,在实习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使植物野外实习为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天坑(Karst Tiankeng),是指碳酸盐岩地区由溶洞大厅形成的,深度和口径不小于100 m,和(或)容积大于100万m~3,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且或曾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广西喀斯特天坑数量在全球首屈一指,占全国已发现天坑数量的40.7%,占全球天坑总数的29%左右,奠定了广西喀斯特天坑在全球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典型发育中期的天坑苔藓植物多样性特点,采用野外调查法对广西穿洞天坑苔藓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穿洞天坑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类群明显,共有苔藓植物96种(包括亚种、变种),隶属33科57属。在物种组成上,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单种科14个,占总科数42.42%;单种属40个,占总属数70.18%。苔藓植物包括8种生活型,以交织型、丛集型为主,具有较高的生活型多样性。生活型分布格局从天坑上部耐旱的丛集型至天坑底部喜湿扇型。生态类型呈现多样性,天坑内包含4种不同生长基质的苔藓生态类型,以土生型苔藓和石生型苔藓为主。在垂直高度上,穿洞天坑苔藓植物丰富度变化明显,不同高度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底部、上部,呈现天坑中部苔藓植物最多、上部和底部相对较少的分布式样,这种明显的分层变化与穿洞天坑生境异质性存在密切联系。作为喀斯特地貌区乡土植物现代避难所之一,穿洞天坑同样保存着非维管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因此建议对这类发育中期的负地形(天坑)给予保护。  相似文献   

11.
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于延续和延长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桂林石刻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保护和开发、资源整合、产品化路径和营销手段等问题,提出了桂林石刻应从整合旅游资源、创新产品形式、创新营销手段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能为桂林石刻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旅游开发角度将桂林喀斯特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系统阐述了桂林喀斯特景观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并从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等方面对桂林喀斯特景观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3.
考查桂林的城市形态演变和古建筑旅游资源认为桂林的历代城市建设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和生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选择规律,建筑与自然环境、文化相交融是推动桂林由军事城镇演变为旅游文化名城的重要因素,也是桂林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的水资源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这些问题的本质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对策,即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节水治污型生产体系,建立水资源的投资机制和价格体系,控制需水量增长、实行污水资源化,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广西兴安白石天坑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地理演化、天坑生境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白石天坑植物有65科117属131种,区系组成中乔木有21种,占总数的16.03%;灌木有28种,占总数的21.37%;藤本植物有13种,占总数的9.92%,草本植物占总数的52.67%。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级水平可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92%)和泛热带分布(32.31%);在属级水平可分为14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有60属,占总属数的51.28%,温带分布类型有37属,占总属数的31.62%。白石天坑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天坑底部向洞穴纵深100 m区域,物种分布只有3科3种;向洞穴纵深50 m区域分布11科13种;天坑底部区域分布13科14种;天坑中部植物丰富度较高,为33科44种,天坑外围分布有48科84种。白石天坑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为辅,植物区系受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岩溶地区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资料,为以后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喀斯特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