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通过同源克隆从番茄叶片中克隆到SlCDT1a基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lCDT1a定位在细胞核中。此外,构建SlCDT1a过表达载体,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番茄得到SlCDT1a过量表达植株。番茄中的CUL4-DDB1-DET1作为泛素连接酶参与许多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等。该研究利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SlCDT1a与CUL4、DDB1和DET1均有较强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番茄SlCDT1a基因可能参与细胞有丝分裂;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分析结果发现,SlCDT1a过表达植株T1代中细胞周期Cyclin B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SlCDT1a在细胞周期中可能起到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SlCDT1a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E3泛素连接酶是细胞泛素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DCAF17(DDB1-and CUL4-associated factor between 17 and the like protein)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受体。为了探讨DCAF17蛋白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大黄鱼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出该基因,命名为LcDCAF17。LcDCAF17基因全长1733 bp,开放阅读框1530 bp、编码的蛋白质含509个氨基酸、分子量89.281 ku、等电点5.05。LcDCAF17与其他鱼类的DCAF17同源性较高,达70%以上。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DCAF17基因在大黄鱼稚鱼、幼鱼、成鱼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卵巢表达量最高,精巢次之。LcDCAF17在性腺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排空期降低。表明LcDCAF17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Toader型平均T(A,G)与调和平均H(或几何平均G)和形心平均E(或反调和平均C)凸组合的序关系,发现了最佳参数α_1,α_2,α_3,α_4,β_1,β_2,β_3,β_4∈(0,1),使得双向不等式α_1E(a,b)+(1-α_1)G(a,b)T[A(a,b),G(a,b)]β_1E(a,b)+(1-β_1)G(a,b),α_2E(a,b)+(1-α_2)H(a,b)T[A(a,b),G(a,b)]β_2E(a,b)+(1-β_2)H(a,b),α_3C(a,b)+(1-α_3)G(a,b)T[A(a,b),G(a,b)]β_3C(a,b)+(1-β_3)G(a,b),α_4C(a,b)+(1-α_4)H(a,b)T[A(a,b),G(a,b)]β_4C(a,b)+(1-β_4)H(a,b)对所有a,b0且a≠b成立.作为应用,得到一个新的第二类完全椭圆积分的确界.  相似文献   

4.
已有研究表明拟南芥Highly Homologous RING domain 2(At5g43200,命名为AtHHR2)基因在盐胁迫中起正调控作用,并且其同源基因AtHHR3基因在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中与DREB2C基因有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体外、体内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以及生物化学方法进一步探究了AtHHR2的功能性.体外Pull-down实验证实了AtHHR2与DREB2C有体外的相互作用.体外泛素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且AtHHR2起到E3连接酶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它们的关系,我们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在体内分别验证了AtHHR2与DREB2C之间确实有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在拟南芥中AtHHR2与DREB2C有相互作用关系,且AtHHR2起到E3连接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拟南芥基因ABRv1编码了一个E3泛素连接酶,其表达量受到干旱胁迫的诱导.为了探究ABRv1功能,我们构建了ABRv1的过表达株系并进行干旱处理,结果显示ABRv1过表达株系OE-3具有90.4%的存活率,ABRv1过表达株系OE-7有88.2%的存活率,野生型Col的存活率则为53.8%,而abrv1突变体仅有7.7%的存活率,说明过表达ABRv1提高了拟南芥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我们还测定了干旱处理下的失水率,也能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此外,我们使用纯化的GSTABRv1、His-CPK3蛋白进行了体外pull-down实验和体外泛素化实验,结果证明ABRv1能够和CPK3发生相互作用,ABRv1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并且能够把CPK3单泛素化.结果揭示了ABRv1作为一个正调控因子通过泛素化作用底物CPK3参与了拟南芥的干旱胁迫应答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八肋游仆虫的UPF2(EoUPF2)包含三个串联的MIF4G(middle domain of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G)结构域和一个C末端UPF1的结合区域。对24种UPF2氨基酸序列的进化关系分析发现,EoUPF2与酿酒酵母的UPF2(ScUPF2)进化关系较为接近。InterPro databas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核心结构域非常相似。酵母双杂交和Pull down实验证实:EoUPF2的C末端与EoUPF1的CH结构域相互作用;EoUPF2在没有UPF3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其MIF4G结构与外显子连接复合体(exon-exon junction complex,EJC)核心因子Y14a和Y14b相互作用。β-半乳糖苷酶实验证实EoUPF2与Y14a的作用更强一些。qPCR分析结果排除了EoUPF2与Y14a和Y14b相互作用与Y14a和Y14b本身的拷贝数有关。由此我们推断,在八肋游仆虫的NMD识别无义mRNA过程中,EoUPF2通过与Y14相互作用,介导了UPF1与无义mRNA上的外显子连接复合体的耦联,启动了无义mRNA的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pull down和酵母共转化的方法研究了AtDWD与RCAR1之间的相互作用.体外pull down试验得出AtDWD与RCAR1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酵母共转化试验显示AtDWD的截断区域中只有WD45和WD345转化子可以在SD四缺培养基平板上长出正常的酵母菌落.实验结果表明,AtDWD C端的145~350位氨基酸序列中含有与RCAR1相互作用的功能域.  相似文献   

8.
以ZG1( )、ZG1(-)、ZG2( )、ZG2(-)、ZG3( )、ZG3(-)寡聚核苷酸片段为材料,合成了含有GCN4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区结合DNA必需的35个氨基酸的折叠片段,将此片段分别克隆到pET3b质粒和pBLZ质粒中.酶切后用2%琼脂糖电泳检测证明两者克隆成功.将这2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E.coli DH5a中.发现pET3b重组体在E.coli DH5a中表达成功.而pBLZ质粒重组体在E.coli DH5a中不能成功表达;从转化子中分离得到重组质粒pET3b,酶切和序到分析都证明插入序列为合成的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拟南芥基因AtHHR1(编码一个含有RING finger结构域的E3连接酶)是否参与热胁迫响应,构建了athhr1/AtHHR1互补转基因株系.对突变体、互补株系及野生型进行热胁迫处理,发现突变体的萌发率、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高于野生型,而互补株系均低于野生型.通过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发现,热诱导后拟南芥热信号通路中相关热激蛋白基因在突变体中表达比野生型中高.研究结果初步表明AtHHR1基因在拟南芥的热胁迫响应中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E3泛素连接酶Nedd4-1水平和功能的失调存在密切关系,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其分子机理的研究并不深入.寻找鉴定Nedd4-1的底物蛋白,建立相对完整的相关蛋白质水平的调节信号网络,深入研究探讨Nedd4-1对于肿瘤发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