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丙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3)
在过去二十年里影响深远的《写文化》中文本终于要出版了,作者借此机会成文,略述民族志在三个时代的发展,在业余民族志、科学民族志和反思民族志的演进序列里理解《写文化》一书的学术位置。文章也介绍了《写文化》从研讨会到论文集过程的基本信息,特别介绍了文集没有收入的松顿那篇把分类看作整体性修辞的论文。 相似文献
2.
3.
王蓓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9,(5)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具有典型的口传文化特征,它以口头说唱为主要流传方式,文字文本的产生并未改变其口传性质,史诗的情节内容也遵循口传文化的思维模式。《格萨尔王传》的诸种口传特征与藏族史籍中关于藏文创制的叙事体现出口传与书写两种不同的文化向度,而认识到口传文化的意义将有助于破除将文字视为区分文明与蒙昧之标志的想像和偏见,开启对人类文化多维发展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当代女性"个人化写作",在女性话语模式和女性欲望的书写上,突破了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与本能欲望被强大的男权中心社会意识、叙事语体所覆盖的局面,挣脱男性话语无所不在的桎梏,挑战男权文化。然而女作家们在"私人空间"中的"身体书写",在对男性社会性别角色进行大胆的反抗、突围的同时,也在自身的局限中,无可奈何地陷落于男权文化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何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
在当代学术思潮和技术手段背景下,艺术民族志书写要整体把握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确立尊重研究对象的学术态度,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综合运用书面书写和声像技术等多种工具,实现透过艺术行为体验与“深描”文化持有者的艺术经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肖毓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8-31
布依族传统文化有久远的传承历史和丰厚的积淀.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布依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传统技艺的学习与现代教育的冲突,传统居民与现代居住方式的差距,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迥异,传统服饰与现代着装需求相悖,传统民族语言与现代通用语言的矛盾等诸多困境.如何让布依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中永葆民族特色,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长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两汉以来官方关于西域的历史文献有其特殊的书写模式,在这种书写模式下所记录的西域,是中央朝廷对西域的一种官方历史记忆,它们是在某个特殊群体的主观"意图"下被创造并保存下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关注的不是两汉官修史书中"西域传"所记的事实,而是古人为何要保存某种记忆,即探究古人的"意图"及其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9.
杨建宏博士的新著<农耕与传统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下简称<农耕>),是继<李斯传>与<中国古代帝王的权位角逐>后,又一厚实的研究成果,该著系统阐述了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过程、基本内容、民族特色及发展趋势,具有引入注目的学术价值与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梁红艳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2):56-59
1982年,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这部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历史书写策略。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和虚构的奥雷利亚诺家族的百年历史,《百年孤独》整个文本在理性审视和书写拉丁美洲历史的过程中,从不同的价值层面诠释了历史的多种可能性。马尔克斯在使读者认识了一个拉丁美洲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并以亲历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和评价后,通过奥雷利亚诺家族发展的历史,以揶揄的口吻批判了外来殖民者对拉美土著居民的"民族志"历史进行的随意篡改,以及对土著居民话语权利的刻意扭曲。可以说,从追忆历史和审视历史,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我们演绎了一幅生活在拉丁美洲大陆上的各个民族之间的生动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1.
周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2):77
本书是最好的文化人类学教科书之一。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类学入门",介绍人类学各分支学科、文化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主要的理论与应用等;第二部分为"欣赏文化多样性",探讨文化人类学如何从语言、族群、经济与政治体系、家庭与亲属、婚姻、性别、宗教、艺术展演、媒体与体育等多个维度,表现人类在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多样性;第三部分为"变迁的世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的《悠悠岁月》将照片和影像资料作为回忆的叙事代码,“超个人”地撰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集体记忆。作家把自己看作一个民族志的样本,站在社会结构层面去探索历史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这部“社会自传”是安妮·埃尔诺对自己进行民族志研究的成果,也实现了文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张耀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4)
章太炎在<訄书>中的写作修辞和文化政治思想凸现了他对传统学术文化的发挥和自我创造.同时,他的文化政治思想因为诸多机缘影响了其他人的文化观念,其著述成为了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被不断地重述,并成为现代学术谱系中一个重要的起点.<訄书>问题看似属于革命书写的一种方式或者可归结于传统学术内部的问题,但是它所触发的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争辩将作为历史的遗产在现代思想中得到继承.这些思考始终是为了在多元的文化选择中寻找到属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4.
武汉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虹弦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5):12-14
通过对现代城市发展在继承与改造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探讨,分析城市历史文脉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关系。用科学的、人文的角度来评价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引导在现代城市形象设计中应当融入特有的地域文化,让城市历史文化中的精髓为我们现代城市设计提供养分和智慧,使我们的城市设计在不丧失特色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校订了《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一书的114处文字、常识性错误,纠正6处行文错误,并指出与事实不符的5个问题与作者商榷.旨在引起作者和编者的注意,更正错误,使该书在客家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张自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Z2)
《大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代文学作品,它们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教学,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吸收古人的精神素养,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可以向古代的爱国人士学习,培育新型的爱国主义情操;可以把古人作为榜样,锻炼大学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滋养青年学生的健康心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的“文化散文”既有对传统历史散文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它为散文内容注入了更多的文化蕴涵与理性精神,在具体写法上又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洋溢着浓郁的诗的激情,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散文长期局限在人生常态的写作模式,形成了一种洋洋洒洒的长篇巨制式的新散文式样。 相似文献
19.
杨明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3):88
田野调查无疑是人类学者的看家本领,而民族志写作更是将理论融入实践的作品呈现。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的特聘教授余光弘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田野调查的本领。每次开设人类学田野工作课程后的假期,余光弘先生会选定一个田野点,让学生拟定研究主题后亲自带领学生前往实习调研,随时为学生田野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悉心提高学生的田野技能。田野结束后的下学期,余光弘开设民族志写作课,趁热打铁,数次一对一地指导学生整理田野资料后完成的报告写作,学生在讨论后几易其稿的过程中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出发,分析它们的矛盾及造成的后果,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探求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引出一种符合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观念加以提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