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传媒对弱势群体问题报道的责任与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同样,在享有新闻传播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地住.缺乏表达自己利益和权利的话语权,在社会发展中缺乏声音而被忽视。社会弱势群体如果利益长期得不到重视.缺乏有效的利益诉求平台和信息传播渠道,心理会极不平衡,“仇富”等现象会应运而生,社会矛盾激化。新闻媒介应公平分配传媒资源,发挥为弱势群体诉求利益的作用,促进社会矛盾的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传媒开始步入大众化时代,在传媒大众亿的时代背景下,报刊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成为舆论的热点.该文主要从新闻评论的主体、种类、舆论引导作用及其新型表达方式四方面浅述报刊新闻评论大众亿的表现及其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我国传媒行业受西方新闻娱乐化大潮的冲击纷纷随波逐流,且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新闻娱乐化表现在报道的内容上突出趣味性,甚至刺激性;在报道的形式上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些虽然在短期内争取到了众多的注意力,满足了受众从新闻中获得娱乐享受的情感期待。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对新闻传媒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受众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诱使大众对世界的理解单一、肤浅,降低了受众的文化品位,制约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对于新闻媒介自身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导致了新闻的“媚俗”倾向,违背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损害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弱势群体由于受社会制度、市场竞争、生活状况、教育程度、个人体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激烈的竞争中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缺乏接近新闻媒体的条件和能力,缺乏参与传播和了解传播的积极主动性,并且很难得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使其在传媒中也处于弱势地位。本文着重研究了弱势群体在新闻媒体报道中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将从传媒的角度对弱势群体报道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志立  夏海燕 《科技信息》2011,(21):I0419-I0420
1精确新闻报道现状 精确新闻在国内可谓应运而生。一是媒介自身的需要。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家媒体都在努力创造新品种,以吸引受众。精确新闻作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新的新闻体裁,自然备受媒体的宠爱。二是社会的需要。这里的需要包括大众的需要和决策层的需要。大众既希望通过媒体反映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与2007年媒体对胡锦涛与艾滋病人握手这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方式,指出大众传播效果的复杂性,并详细阐释了媒体应在此类报道中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个体命运的感知与尊重,彰显人文关怀是传媒社会责任的基本品格,公正公平是传媒社会责任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新闻的构成要素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对大众媒介有关文化娱乐类动态消息的报道所存在的媚俗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评判,指出在商业文化气息日见浓厚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有理由关注新闻自身的品格;大众媒介只有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强化自身的人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才能使新闻远离媚俗。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安全新闻的报道是提高大众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的手段;对安全新闻的报道,媒体应遵循预防为主、适时报道,把握适度的报道分寸以及进行连续报道等几个原则,从而提高安全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9.
论城镇弱势群体体育健身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林 《甘肃科技》2007,23(5):34-36
城镇弱势群体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本文在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信息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健身信息传媒体系、建立健身信息服务网站、实施健身工程管理系统、发挥图书馆作用和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解决弱势群体信息服务困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生新闻成为当今新闻的主漉.但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迅速走红,民生新闻逐渐走入了栏目同质化、题材狭隘亿、内容低俗化的困境.如何突破民生新闻发展的瓶颈?内容选择上,从“市井民生”到“社会民生”;报道形式上,从“我播你看”到“大众参与”;从“新闻本位”到“受众本位”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新闻传媒是作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具而存在的;尤其在当今中国,新闻传媒及其影响已经充塞了社会的每一个方位,并构筑了新的"社会生活地图",传媒生态与社会系统共生、贯通关系更是日益紧密和深化。因此,寻求新闻传媒的和谐发展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新闻传媒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占据着喉舌的地位,同时也彰显了新闻传媒的作用,为创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做着重要贡献,成为了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社会心理对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影响,因此和谐社会构建,离不开社会心理教育.通过传媒对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心理教育,促进社会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传媒社会心理教育就是利用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对社会成员施加诸种心理影响或心理压力,或对社会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心理干预,使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心理向和谐的方向转变或发展.不和谐的社会心理是由诸多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引起和形成的,传媒可针对不和谐社会心理进行生存心理教育、价值观教育、榜样教育等,为和谐社会构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范蓉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3):112-113
任何传媒,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必须讲究社会责任,这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承担的义务。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真实公正地报道评述新闻,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追求高品位的信息传播,提供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传承科学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遗产,充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是网络媒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新观念层出不穷,受众心理需求在不断提升,对电视媒体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再加上电视台数量地急剧膨胀,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对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当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我们可以发现",抢新闻"已经很难实现,新闻的同质化相当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创新力上,而最能体现创新灵魂的当属传媒的新闻策划。所谓策划上质量,策划出精品。可以说,在传媒日益同质化发展的格局下,新闻策划已经成为了各大电视媒介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邱邹 《科技信息》2011,(31):I0382-I0382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在报道形式上的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一句话新闻”这一报道形式.“一句话新闻”报道形式的兴起.其根本原因在于受众心理的改变和编辑记者新闻写作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新闻界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临着诚信缺失的生存和发展危机。造成受众对媒介这种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闻界滋生腐败现象,败坏了新闻队伍的整体形象和良好声誉;虚假新闻泛滥成灾,损害了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信誉度;有偿新闻屡禁不绝,貌似新闻的广告充斥版面或荧屏,误导甚至欺骗媒体的目标受众,激起大众的抱怨和不满。面对这种情势,要保持我国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建立个人自律、单位管理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措施,重塑新闻界的形象,增强传媒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应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民生新闻贴近生活,联系群众,既报道消息,提供娱乐,又实现电视和观众的互动,与平民同呼吸,共命运。从精英意识转向草根意识(平民意识),是现代媒体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向。记者应眼光向下,反映现实,服务人民,改变新闻理念,调整报道方法,培养草根情结,只有这样,才能创作更多的作品奉献社会,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如何从根本上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为出发点,随后强调了对弱势群体加强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就如何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明敏 《孝感学院学报》2009,(Z1):119-120
"新闻评论通过对报道的评述和展开对人的言行会有一定的心理揭示,从而强化人的自觉与自发,辨别是非曲直,把握人的言行规范或道德自律与他律。"而电视是我国当今受众面最广的媒体,自然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主要对象,成为当今媒体影响受众心理的主力军。面对当今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为社会心理把脉的?  相似文献   

20.
科技报道的科学性指科技新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能够正确地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当今时代已进入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时期,科学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作用越来越大,作为社会信息传媒的新闻业,势必会越来越扩大科学技术的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