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史的研究已有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史角度的研究,以西方科学哲学为参照的回顾研究,西方学者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当前在展望21世纪前景时对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回顾。这些不同路径存在的共同缺陷,是不能产生出公认的分析框架和描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结构,无法完整刻划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基本特征,难以从历史中为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今后的发展道路找出其内在根据。这些缺陷的克服要以探讨不同话语体系的共同根基为前提,以与其他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科学技术哲学的对比分析为基础并接受后现代思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未来发展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纵览科学技术哲学的全局,对该学科各个领域的未来发展做了纲领性的展望,特别是针对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性STS、科学思想史三大领域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3.
4.
张成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4):96-96,F004
北京的初冬阳光明媚 ,在十六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 ,由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1月 9— 1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 1)科学技术的元理论问题 ;( 2 )物理、生命与心智科学的哲学问题 ;( 3 )技术哲学与科技伦理学 ;( 4 )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会议共收到论文 60余篇 ,摘要 10余篇 ,其中国外论文 4篇。来自全国 2 0多个省市的 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安排了 2 0余位学者作大会专题报告和 4个分会场的小组讨论。会议参加人数之多 ,超出了组织…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识本性的哲学与社会学解释之争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义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哲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劲杨副教授主编的《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思想史诸方面勾勒  相似文献   

7.
"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办的“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8—20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来自美国德鲁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科院、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几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  相似文献   

8.
前言 森林——作为陆地上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组成结构最复杂、物种资源最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库,而且是一个以社会、经济、生态作为复合……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近期参加了由山西大学科技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这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这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中心受教育部社政司委托所制定的“科学技术哲学‘十五’科研规划”进行审定。笔者在此无意对这一规划本身提出任何具体的意见 ,而只是想从更为一般的角度表明自己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定位”问题的一些想法。事实上 ,这一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看成对于张功耀同志在《自然辩证法通讯》2 0 0 1年第一期上所发表的文章“哲学是什么 ?哲学家应该做些什么 ?”(以下简称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论述近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文章以科学技术的建制化为主要线索,首先介绍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下依次论述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建立、新中国计划科研体制的形成及其利弊、近20年来科研体制的改革探索、近年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趋势,最后作者展望了21世纪中国科学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15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巨大的,但在全人类共同创建的20世纪的科学大厦中,中国贡献的份额还很少。从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到50年代的“赶超英美”,历经60年代中叶和70年代中叶的“十年动乱”,迎来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科学的“第二个春天”,再到20世纪末叶的“科教兴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的科学发展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曲折路程。10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在21世纪,创造一个有利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社会机制和提高创新能力仍然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是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是对整体的科学与技术及其各门分支学科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哲学学科。“科学技术哲学”教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为非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人士了解与掌握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与学术要旨,提供浓缩精华的可用读本。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简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学术来源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及其学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传统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哲学传统。共发展经历了1930年以前的“科学为本”阶段,30至40年代的多种流派竞争阶段、50到80年代初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成形和发展阶段及其后的国际化开始阶段等4个不同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是“科学为本”观念支配时期,后两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支配时期,其特色在于巨大的社会影响,现实关怀的基本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技术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限制地发展技术,把安全放在次要地位,是危险的选择,也是失败的选择。必须把安全从技术的附庸变成独立的科学门类,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来研究和发展安全科学技术。安全哲学的研究,应突出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则。反思某些科学主义观点的失误,建立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有时代特征的安全自然观、安全价值观、安全科学观。  相似文献   

16.
尼采的科学哲学既不属于“旧的”实证主义的、逻辑语言学的、分析的形式,也不属于“新的”历史的、解释学的形式。他认为科学的问题不能通过科学本身得到解决,必须从哲学上来澄清科学的意义和价值。尼采主张从艺术的视角来透视科学,又从生命的视角来透视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的科学哲学是艺术和生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史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对比、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弗兰克、霍尔顿、法因以及霍华德等人的观点,认为研究者的哲学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科学史研究。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必须把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科学研究、宗教情怀、同时代的哲学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范岱年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34-37,49,126,127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库恩的科学哲学在中国科学哲学界传播、研究、探讨的历史.最后,作者指出了库恩的科学哲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学习库恩、超越库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35-39
1.国家重大需求分析 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休戚相关。海洋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战略性后备资源宝库,对保障国家安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变化的加剧,在海洋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