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世界上至今报道的番荔枝科杜氏木属有约80种.糠秕鳞杜氏木群及其近缘种包含16种(现修订至12种),隶属于产热带南美洲的具有26种的杜氏木组.本文是作者经过详尽研究了存于美、英、瑞典、法、荷及巴西等国家25家以上标本馆的1500余份标本(包括每种的模式标本)以及花、果收藏品后对糠秕鳞杜氏本群及其近缘种作的修订.至于本群的形态术语,其附属物被大体上分成两类,即鳞斑和星状毛.次级叶脉可归成两大类,即“单型弯曲”对应“急弯曲”,花序以“与叶对生”和“假顶生”来表述.新定义的和稍微修改过的名词术语成功地用于描述中.文中对分类学历史作了简要讨论.给出了分种检索表以及对该群作为一个总体和对该群中分布最广显示出种下形态变异性活跃的最具变化性的种即糠秕鳞杜氏木作了描述.赫门多夫杜氏木(D.hemmendorffii)及乔安娜杜氏木(D.jonasiana)被归并作为糠秕鳞杜氏木(D.furfuraceea)的异名.  相似文献   

2.
杜氏木属(Duguetia St.Hilaire)约80种,全产新热带.它的系统修订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新热带植物志》(Flora Neotropica)中番荔枝科研究的子课题,本文第一作者有幸参加了该项研究.这里报告的是第一作者于1990年2月至1991年3月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系统植物学研究所进修期间,在 P.J.M.Maas教授指导下完成的番荔枝科杜氏木属中糠秕鳞杜氏木群(Duguetia furfuracea group,为非正式分类学等级)及其近缘种(共16种,现修订至12种)系统修订专著连载的第二部分.它给出了隶属糠秕鳞杜氏木群的叉鳞杜氏木(D.dicholepidota)、莫里杜氏木(D.moricandiana)、马格杜氏木(D.marcgraviana)及具刺杜氏木(D.echinophora)四种的详尽描述、地方名、应用价值、地理分布、分类界定和它们间的相互亲缘关系.短梗杜氏木(D.brevipedunculata)被归并为马格杜氏木的新异名;叉鳞杜氏木与莫里杜氏木不象R.E.Fries(1934,1959)认为那样与马格杜氏木直接亲缘而是与糠秕鳞杜氏木亲缘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第一作者在荷兰鸟支大学系统植物学研究所进修期间完成的番茄枝科杜氏木属(Duguetia)中糠秕鳞杜氏木群及近缘种专著修订的第三部分.文中给出了属于糠秕鳞杜氏木群的下列四种:鳞斑杜氏木(D.lepidota)、芳香杜氏木(D.odorata)、光叶杜氏木(D.glabriuscula)、及披针叶杜氏木(D.lanceolata)的详尽形态描述、分类定界、地理分布、地方名、应用价值及相互亲缘关系.小叶披针叶杜氏木(D.lanceolata)var.parvifolia)被认为是披针叶杜氏木的极端变异,其分类等级不能被承认,芳香杜氏木不象R.E.Fries(1934.1959)认为那样与糠秕鳞杜氏木有直接亲缘,而是与鳞斑杜氏木亲缘关系极近.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淋湘溪剖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的两种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植物——奇异亚鳞木(S.mirabile)和松滋亚鳞木(S.songziense)以及相关的生殖器官和根器官。重新认识了这两个种的叶座形态,进一步确认了亚鳞木属的整体植物性状。详细比较了奇异亚鳞木、松滋亚鳞木和葛利普亚鳞木的生物学特征,讨论了我国亚鳞木属的分类,并提出了新的归并方案。  相似文献   

5.
亚鳞木属及其相关属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鳞木属被视为中国晚泥盆世的标志性植物大化石之一。分支系统学研究表明,亚鳞木属不宜归入传统所认为的原始鳞木目,因为它与系统发育上进化的封印木科、鳞木科和奇木科中成员的近共裔性状相似。作者提出该属的新分类系统:亚鳞木属隶属于亚鳞木科,归入广义的水韭目。在当前的分支图中,亚鳞木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处于封印木科和薄皮木科之间,这种分支式样表明系统发育上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并不是在石炭纪突然出现的,而是在晚泥盆世(法门期)就已经演化。亚鳞木属可能代表了系统发育上比较高级的木本石松的成员或鳞木科 (或奇木科) 的祖先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培养了5种(株)杜氏藻,诱导其生成β-胡萝卜素,并测定了这5种(株)杜氏藻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这五种杜氏藻中,D.bardawil var.w-8-1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高达藻干重的6.6%;而D.primolecta的β-胡萝卜素含量最低,只占藻干重的0.7%.还发现,在所研究的5种(株)杜氏藻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与培养时间均呈对数关系.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和利用杜氏藻中的β-胡萝卜素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野青茅属两个种大叶章(Deyeuxia langsdorffii(Link)kunth)及小叶章(D.angustifolia(Kom)Y.L.Chang)的形态比较及同工酶分析表明,小叶章种内变异幅度较大,同大叶章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两个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的酶谱谱型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因而,可将两个种合并成一个种。  相似文献   

8.
Cathaysiodendron(华夏木属)是华夏植物群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属,以往大部分繁盛于我国华北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太原组和山西组,这次发现于甘肃靖远磁窑臭牛沟组下段.上覆地层的灰岩内有产于西欧维宪阶(Visean)的和华南大塘阶的牙形石,地层时代属于早石炭世维宪期当无问题.华夏木在我国早石炭世的发现对于研究石炭纪植物地理区的划分及东方型鳞木类的演化均有一定意义;文中描述了Cathaysiodendron的1个新种和1个相似种.  相似文献   

9.
吴玉环  高谦  曹同 《贵州科学》2001,19(4):68-77
作者在对国内外 2 1个主要苔藓植物标本馆的有关中国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的 3,0 0 0余份标本 ,包括 4 9份模式标本 ,全面系统的形态解剖学和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等级聚类分析方法 ,对其属种间的系统关系进行数值分类分析。数值分类分析结果支持了近年来对柳叶藓科植物修订的某些属的概念 :传统上定义很广的细湿藓属和水灰藓属不是一个很自然的分类类群 ,柳叶藓属、湿柳藓属和薄网藓属可以同归于柳叶藓属 ,适合将毛叶镰刀藓归并入范氏藓属中  相似文献   

10.
著录格式 :作者 .文题 (外文文题 ) [中图分类号 ].出版年 ,卷 (期 ) :起止页码 .(作者以其姓氏汉语拼音及论文发表时间先后为序 )安榆林 ,黄晓明 ,杨晓军 ,等 .光肩星天牛及其近缘种mtDNA序列和基因特点 (AstudyonmtDNAsequenceanditsgeneticcharacteristicsofAnoplophoraglabripennisanditssiblingspecies) [Q969] .2 0 0 4,2 8(4 ) :6-12 .B .Satyanarayana ,A .V .Raman ,张秀英 ,等 .应用GIS制作Coringa红树林物种分布图 (ApplicationofGISinthepreparationofspeciesdistri butionalmapsforCoringamangrovesbasedongroundtru…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洞穴群及其周边的苔藓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8个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种,分别为芽胞赤藓(Syntrichia gemmascens)、薄囊藓(Leptobryum pyriforme)、拟黑茎黄藓(Distichophyllum subnigricaule)、直叶灰石藓(Orthothecium intricatum)、粗裂地钱凤兜亚种(Marchantia paleacea subsp.diptera)、脆叶羽苔(Plagiochila debilis)、尖叶疣鳞苔(Cololejeunea pseudocristallina)以及疣瓣疣鳞苔(Cololejeunea subkodamae);同时,寒藓科Meesiaceae和灰石藓属Orthothecium也是广西首次记录的科属。本文描述了这些物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并提供彩色形态图版。  相似文献   

12.
红鳞蒲桃季雨林重要树种的物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海岸巫头村野生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 Merr.et Perry)季雨林中选择重要值较大的红鳞蒲桃、膝柄木(Bhesa robusta(Roxb)D.Hou)、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 Bl.)和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Dubard)Lam.)4个树种进行物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繁殖生长指数(R/V)以红鳞蒲桃1.4最适宜,膝柄木0.7投入不足,紫荆木5.0投入过大,后两者是濒危植物。红鳞蒲桃和膝柄木在2~3月出新梢,温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紫荆木在5月出新梢,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主要影响因子。膝柄木9月开花,旱季来临的信号是触发因子。红鳞蒲桃、滨木患和紫荆木均在雨季开花,4个树种的果期均出现在一年中的旱季。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淋湘溪剖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的两种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植物--奇异亚鳞木(S.mirabile)和松滋亚鳞木(S.songziense)以及相关的生殖器官和根器官。重新认识了这两个种的叶座形态,进一步确认了亚鳞木属的整体植物性状。详细比较了奇异亚鳞木、松滋亚鳞木和葛利普亚鳞木的生物学特征,讨论了我国亚鳞木属的分类,并提出了新的归并方案。  相似文献   

14.
周士锋  闫双喜 《河南科学》2011,29(5):541-541
报道了河南蕨类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植物-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薄鳞蕨属(Leptolepidium Hsing et S.K.Wu)和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et S.K.Wu.  相似文献   

15.
用新的方法给出有限单群的素图,并利用群的阶及其素图度数序列刻画了Lie型单群D6(2)和D6(3),得到了Lie型单群D6(2)和D6(3)是可OD-画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1957年和1980年在福建省采集的白蚁六新种,隶属于3属2科。赵氏网(尉虫)Reticulitermes zhaoi的命名,系作者表达对《武夷科学》主编赵修复教授的敬意。木(尉虫)科3新种的鉴定,得到夏凯龄教授的帮助,特表谢意。文内的量度单位为毫米。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1.福建新(尉虫) Neotermes fujianensis Ping, 新种兵(尉虫)(图1,表1)  相似文献   

17.
D73一2401/2 HGX—0 .5型电弧炉电极自动调节器原理说明(14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服务站 一九七三年二月229页) 哈尔滨汽轮机厂设计科 一九七二年D73一2403齿轮检验与齿轮精度规范(142 60页) 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一九七二年九月修订D73一2410固体发光及其应用(五)(34页) 中国,科学院吉林物理研究所 一尤七三年二月D73一2404科技参考,国外焊接专刊(钎焊部分之一)(37页) 一机部机械科学研究院漂河筹备处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D 73一2411/12国外阀门经济统计资料(8页) 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 一九七二年四月D73一2405/6旋风切削八头蜗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陕西所产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Batal.)及其近缘种作为一个整体类群,对其146个个体的10个定性和定量的外部形态性状进行了形象化散点图法分析,结果表明,桦叶荚蒾及其近缘种在陕西省包括[B]、[L]、[H]3个个体群,它们分别与桦叶荚蒾、阔叶荚蒾(V. lobophyllum Gracbn.)、湖北荚莲(V. hupehense Rchd.)相吻合。3个个体群的代表个体的叶片内部结构和花粉形态,尤其是萌发孔内孔形状,与形象化散点图分析所得结果显示了紧密的相关性。[B]群个体与[L]群个体间的差异最大,而[H]群个体介于两者之间,但更接近于[L]群个体,3者确系不同的独立分类群,而且呈相互镶嵌进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利用16S rDNA分子约540 bp的序列对长蝽总科9个科29个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运用MP法、ML法和NJ法分析,结果表明:原来属于广义长蝽科的Pachygronthidae、Rhyparochromidae、Cymidae、Geocoridae、Blis-sidae、Oxycarenidae和狭义Lygaeidae并不形成一个单系的广义长蝽科;梭长蝽科Pachygronthidae的两个族Pachygronthini和Teracriini分成两支而形成多系;莎长蝽科Cymidae与梭长蝽科Pachygronthidae的Pachygronthi-ni族总是聚成一支形成姐妹群.研究说明广义长蝽科是多系,这与最近的形态学研究一致,从分子水平上支持Henry(1997)把广义长蝽科中的部分亚科提升为科的修订.与现有的形态分类系统有所不同的是,地长蝽科和狭义长蝽科都是多系群.  相似文献   

20.
作者1988年8月参加贵州科学院梵净山昆虫考察。现将采集的木虱标本,连同我组研究生王象贤、吴鸿所采的及贵州生物所的木虱标本进行了研究和鉴定,共10个种,其中新种7个,已知种3个,后者为贵州省首次记录,它们属木虱总科的木虱科(Psyllidae)和个木虱科(Triozidae)的4个属。文中体长达翅端,头宽则包括复眼。在考察中,曾得到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及杨臣瑾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谨致谢忱。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