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溶洞治理在有压引水隧洞基础处理施工中极为重要。本文以锦屏二级水电站3#引水隧洞西端0+270~0+355 m段溶洞处理为例,介绍了该溶洞处理施工时所采用的新型承载构建结构防渗治理方式,通过采用该种治理方式达到有压引水隧洞安全运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王敏  李怀斌 《科技资讯》2010,(10):30-31
针对落脚河右坝肩在施工开挖中揭露出来的K3溶洞问题,对其发育的位置、特征进行了详细勘察,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并采用有限元计算了溶洞对拱坝应力的影响。实践证明,K3溶洞的处理措施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跟随叙大铁路尹家岩隧道开挖,对其做了超前预报。当隧道开挖至DK70+551,在其后方出现一大型溶洞,分析了该溶洞的形态特征、岩性、水文地质等情况,提出了换填+护墙、改线和桥梁跨越3个方案,从工期、投资、技术条件、施工难易程度等进行比较,决定采用换填+护墙处理方案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4.
结合深圳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难题,在科学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土洞、溶洞复杂地层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通过采取注浆、片石黏土回填或素混凝土回填等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土洞、溶洞复杂地层灌注桩施工难题,保证了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山区桥梁的修建越来越多,施工基础时穿越岩溶段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岩溶段基础施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目前缺乏岩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范,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该文结合某岩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成功实践,从溶洞处理方案的原则、处理方案、注浆方法和岩溶处钻孔灌注施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岩溶段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溶洞处理和岩溶处钻孔灌注施工问题,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工作经验总结,对冷再生基层施工技术进行阐述,总结了冷再生基层在国道567线K10+000-K15+000段的施工准备和冷再生基层在国道567线K10+000-K15+000段施工方案,希望能对国道路面维修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溪塔至鸦鹊岭一级公路改建工程K24+700—k24+900段内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路基处理方案为例,根据沿线地下水位线的分布情况,对处于不同地下水位线的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路基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案,探讨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过程中路基基底强化处理和路基施工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对该段路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工后沉降观测,并对累计沉降进行了分析。通过观测,该段路基平均累计沉降为6.2mm,满足规范要求,证明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云桂铁路营盘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间在DK396+635揭示一大型溶洞.通过采用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综合分析等手段综合勘察,查明了溶洞的特征、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该溶洞规模大,性质复杂,对隧道工程影响大.采取了回填、注浆加固、排水的综合处理措施,经运营检验,效果良好.研究印证了岩溶地区铁路选线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反映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岩溶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志福 《科技信息》2013,(8):418-418,419
本文结合汕湛高速公路揭博段K214+896~K215+136段左侧一段高边坡的设计实例,对路堑高边坡的变形、破坏和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重点探讨了路堑高边坡的处理方法,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并从原地基处理、路基处理、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桥头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桥头跳车的治理方案,并指出在这些方案中,桥(涵)台背的回填质量又是治理桥涵与路基过渡段跳车通病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选择回填材料。控制回填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岩溶发育地区的溶洞与在建盾构隧道之间的安全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如果溶洞与盾构隧道之间的距离过小则会导致隧道的失稳。本文基于武汉和平大道南延线隧道工程,在岩溶隧道失稳判断依据的基础上,设计选取围岩级别、侧压力系数、隧道的埋深和溶洞的大小四个影响因素来进行正交实验,同时采用了数值模拟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试验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安全厚度的因素,最终建立了下伏溶洞与隧道安全距离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下伏溶洞情况下,隧道的埋深、侧压力系数、溶洞的直径、围岩水平对于隧道安全距离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加。安全距离与围岩级别呈负相关关系,与侧压力系数、隧道的埋深和溶洞的直径呈正相关关系。另外,通过对比验证试验区段典型断面的工程实例,证明了该安全预测模型在工程设计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隐伏溶洞是引起隧道围岩失稳甚至塌方的常见不良地质之一,为分析其对隧道开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和现场监测手段,探讨了隐伏溶洞尺寸、溶洞与隧道净距及溶洞位置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场、应变场及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①围岩最大剪应力与最大剪应变增量均随溶洞尺寸增大而增大(随净距增大而减小),塑性区集中于隧道-溶洞中间岩柱;②隧道变形时程曲线呈“S”形,隧道变形随溶洞尺寸增大而增大(随净距增大而减小);③当溶洞直径大于0.6倍隧道宽度,且与隧道净距小于0.6倍隧道宽度时,隐伏溶洞对围岩塑性区和隧道变形具有明显影响,且隧道侧部溶洞对隧道稳定性最为不利;④建议岩溶隧道工程采用动态化设计、施工及监测,并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实时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吴诗  高旭  陈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3):5146-5153
岩溶区覆盖层内土洞大量发育,土洞的失稳将威胁穿越该岩溶区的铁路交通正常运行,开展列车振动对既有土洞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以提出有效监测建议对其防灾减灾有重要工程意义。依托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岩溶塌陷实例,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探究列车振动荷载对土洞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用数值模拟分析其应力应变特征,据此提出有效监测建议。研究表明:覆盖层浅层的土压力动力响应较中深层更为敏感;在临界塌陷阶段,土洞背离路基侧较靠近侧具有更大的土压力波动;土洞破坏模式为:顶板弯折破坏,洞肩剪切破坏。据此提出以土洞顶板水平土压力减小和土洞背离路基侧洞肩土压力增大的重点监测部位和监测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地表注浆合理加固范围,以武汉市某在建工程为依托,设计了以围岩等级、溶洞尺寸及溶洞充填范围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采用了三维数值方法求解不同方位溶洞与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最小安全距离,并提出了以最小安全距离主要因素为分段计算准则的地表注浆加固范围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侧方及下方时,最小安全距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溶洞尺寸、围岩等级及溶洞尺寸;当溶洞位于隧道上方时,分为4个区段,加固范围在12m~22.5m之间,当溶洞位于隧道侧方时,分为4个区段,加固范围在8m~15m之间,当溶洞位于隧道下方时,分为5个区段,加固范围在8m~15.5m之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注浆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越来越多,修建过程中各种工程问题逐步显现。我国南方地区岩溶较为发育,给轨道交通的安全建设带来了一些工程难题,岩溶的处治技术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决南宁地铁4号线岩溶带来的工程难题,通过地质勘察手段探明了岩溶分布规律,基于地质勘察资料分析了南宁地铁4号线岩溶发育规律,采用钻芯和室内试验确定了地层及溶洞的物理力学参数,结合有限元软件Midas GTS确定了溶洞与地铁车站、盾构隧道的安全距离,提出了岩溶区轨道交通溶洞处治范围及处治措施,并对溶洞处治区域进行取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岩溶处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地铁4号线岩溶总体上中等发育;车站区域溶洞基本上分布于底板下10m范围内,盾构隧道区域溶洞基本位于底板以及底板以下10m范围内;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溶洞塑性区不同,溶洞洞高越大塑性区越大,需要的安全距离越大;采用注浆加固方案是合理的,检测结果验证了其合理性。可为岩溶区地铁车站及盾构隧道溶洞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大量的实地调查,对窑洞坍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后壁土崖的不稳定是坍塌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建窑时的技术措施,需要对土崖的高度和坡度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将土崖高度限制在12m以内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在尚家湾隧道施工期间,曾预报并揭露大型溶洞,溶洞的存在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以尚家湾隧道为背景,开展数值试验。通过对比隧道前方有、无溶洞条件下开挖工况,从位移、应力、塑性区3个方面分析了隧道前方大型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本工程而言,溶洞对隧道底部和左侧拱腰的影响要大于对隧道顶部及右侧拱腰的影响;隧道前方存在大型溶洞条件下塑性区体积随开挖位置呈指数增长。隧道前方无溶洞条件下,塑性区体积随开挖位置呈线性增长,即溶洞的存在大大加速了隧道开挖塑性破坏区的增长。该研究对岩溶地区隧道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革命圣地延安地区的现有窑洞,简要介绍了陕北窑洞的历史发展,全面概述了民间窑洞的建造工艺,然后在窑洞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窑洞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城市岩溶地质对盾构施工易造成盾构机陷落、故障,溶洞坍塌;针对盾构掘进前方隧道范围内溶洞对施工影响这一问题,依托大连地铁5号线后后区间工程,基于理论分析和MIDAS GTS数值模拟试验,以地表沉降、洞周变形、塑性区作为分析指标,选取溶洞尺寸、溶洞充填情况作为分析工况,盾构掘进至溶洞距离作为变量,结合溶洞预处理后与处理前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溶洞尺寸和不同填充物对洞顶上方和地表竖向变形影响不大;当掘进施工靠近溶洞时,洞腰水平变形和靠近掘进面的临空面纵向变形呈现非线性增长且与溶洞大小相关;掘进面与溶洞之间塑性区贯通距离与溶洞大小呈近线性关系,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一致;处理后的溶洞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接近。研究结果为岩溶识别处理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洞穴次生碳酸钙 Ca CO3 沉积物是旅游洞穴的主要观赏景观 ,其风化剥蚀、变色 ,直接影响到洞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洞穴次生 Ca CO3 沉积景观风化剥蚀、变色的多种原因和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景观变色的改善和景观保护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