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刚  樊晓平  黎燕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7):1543-1548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高压系统的并联谐振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给出了拓扑结构。对注入支路的参数进行设计和分析;建立并联谐振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简化电气模型,提出了两种控制策略,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利用谐波抑制函数分析研究了不同基本控制策略下电网及系统各个参数波动对装置的谐波补偿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该结构的无功补偿特性,解决了传统注入式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存在谐波注入能力与无功容易过补互相矛盾的问题。对并联谐振注入式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作了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谐波和无功都得到很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于dSPACE控制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实现电网谐波的集中抑制方案.提出基于dSPACE的实物仿真,实现对APF的电流电压采样,补偿电流基准的检测计算,以及高性能的恒频滞环电流控制和直流侧电压的PI稳压调节,提高APF控制算法以及参数调试的效率.基于MATLAB的仿真和实时仿真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新型检测算法和控制的有源滤波器能对电网电流进行集中净化,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证实了基于dSPACE控制的APF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有源电力滤波器可动态补偿电网中的谐波和无功分量.在分析整流桥直流侧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相整流桥直流侧串联型有源电力滤器的基本拓扑结构,建立了基于双环控制的数学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基本结构和控制模型的正确性.对补偿前后三相电源电流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后各相总谐波畸变率大大降低,电源电流为与电源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波,很好地证明了该新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连续可导的滑模变结构近似算法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一般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的不连续和不可导,用一种连续且可导的控制算法来近似,并分析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用数字方法讨论了这一近似算法的有效性和近似算法参数选择问题,得到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由于死区时间所产生的附加谐波含量,建立了包含死区的单相并联有源滤波器(APF)混杂动态模型.根据脉宽调制原理(PWM)与精确离散化方法,将混杂动态模型转换为等效离散时间系统(EDTS)模型,并将EDTS模型在平衡流形邻域近似线性化,得到以脉宽偏差为输入函数的线性等效离散系统(LEDTS)模型.依据LEDTS模型,以PWM信号的脉宽作为控制量,设计了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切换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建模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点,提出一种用MATLAB/Simulink元件库中的电力电子器件建立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用特有的S函数对改进的ip-iq算法编程实现。仿真分析了投入APF前后系统建立过程各个变量的状态变化,针对其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分析影响APF投入及其直流侧电压控制的各种因素。仿真分析表明,系统仿真模型有效地模拟了系统启动过程中,补偿电流指令及直流侧电压的过渡过程,对研究和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的有源电力滤波系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混沌系统的一种模糊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廷志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1):1637-1638,1645
研究了Chua混沌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采用模糊动态模型逼近非线性混沌系统,将非线性混沌系统模糊化为局部线性模型。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出,确保模糊动态模型全局渐近稳定的变结构控制器。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模糊控制器简单,规则少。  相似文献   

8.
两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钢  傅晓云  李宝仁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2):416-419,423
提出了一种冗余驱动的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新型空间并联机器人,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满足某水下运动模拟装置的要求。在对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并考虑消除内力的基础上,针对液压驱动并联机器人平台参数不确定及外界干扰的特点,设计了两层滑模的变结构控制器,采用Lyapunov方法进行控制律的选取。仿真试验表明了变结构控制算法对于系统控制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实现高精度二阶有源滤波器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了滤波器的“积分-求和”代数表达式,给出了PAC块的传递函数,介绍了利用在系统可编程模拟器件ispPAC10实现二阶有源滤波器的方法步骤。该滤波器具有工作稳定可靠、特性参数调整方便、设计成本低廉、保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层叠CMAC补偿的并联机器人变结构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复杂机器人系统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层叠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CMAC)神经网络同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改进CMAC学习机器人系统的不确定信息,并作为前馈补偿来确保跟踪误差的快速收敛,再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消除CMAC网络的逼近误差和不可重复随机干扰的影响。采用Lyapunov直接法进行控制律选取,分析表明系统可实现全局渐近稳定。在6-6并联机器人的轨线跟踪仿真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鲁棒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格型抽头滤波器来实现柴油机主动隔振,通过梯度自适应格型算法对格型结构的反射系数及抽头部分的衰减系数进行计算更新.误差通道采用离线辨识方法,针对双层隔振系统进行了单频及多频振动信号的主动隔振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单频和多频振动的主动控制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肖平  高洪  时培成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2):2484-2488
为了快速有效地验证主动悬架的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主动悬架硬件在回路实时仿真平台。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作动器模型,以S3CEEBO芯片为中央处理器,设计了主动悬架实际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该硬件在回路实时仿真平台。针对某款汽车运用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可以对主动悬架的各种控制算法的执行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非连续系统的Simulink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博  高丙团  张晓华  胡广大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7):1750-1754,1762
针对滑模变结构控制、最优控制等控制系统中出现的由于不连续性问题而直接影响Simulink仿真速度和仿真效果的情况,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结合吊车防摆变结构控制系统,采用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Simulink仿真实验研究,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策略对于解决这类不连续性仿真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最后,给出了解决和避免这种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空气主动悬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气主动悬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控制执行机构的控制量与车辆实时状况之间的关系.结合最优控制相关理论,对空气主动悬架控制器进行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空气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得出时域和频域的仿真结果,并与机械式空气悬架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空气主动悬架能很好地改善车辆的减振性能,为空气主动悬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双PWM变换器常规直接功率控制结构下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幅度较大,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为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根据瞬时有功功率平衡关系,提出一种功率前馈控制策略,即通过构建负载状态前馈通道,将电机侧瞬时有功功率直接前馈于网侧瞬时有功功率给定,从而避开了相对缓慢的电压外环间接调整功率的过程,大大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有效地抑制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进而可以减小中间电容的容量及系统的体积和成本。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主动隔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适应陷波器可以对陷波频率处的信号进行有效衰减,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影响较小,因而在有源消声、信号提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与振动干扰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作为前馈控制系统的参考输入,采用滤波LMS算法对控制权值进行调整,证明对单频和多频干扰进行主动隔振时系统的结构均等同于自适应陷波器,因而可以对周期性振动进行有效的隔离。仿真结果表明,在振动干扰中存在随机噪声的情况下,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对于周期性振动仍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纳卫星PID主动热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球状纳卫星的基本热环境模型。提出基于PID主动热控制的温度控制策略。分别向控制对象系统中舱内仪器、辐射器以及外壳热负荷输入一定大小的阶跃变化进行MATLAB仿真试验。仿真结果显示,PID控制系统能够较为准确、快速的对纳卫星温度系统进行合理的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航空点火器的点火能量是飞机发动机可靠启动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点火能量的因素比较多,其中高效率地提高储能电容的充电电压是有效途径之一.在点火器中,对储能电容的充电电压就是点火器电路中的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对开关电源模块建立了数学模型,详细推导出了输入电压υ1以及开关电源模块各元器件参数同输出电压υo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巧妙的数学变换,得出了输出电压υo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输入电压υ1、负载RL、三极管集电板峰值电流ICM来确定,增大υo、RL、ICM能有效增大输出电压υo这一重要结论.该结论为有效提高点火器放电能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利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结论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