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为了揭示综合机械化充填开采黄土压缩特性,对22种黄土试样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得了界限含水率,得出充填黄土与石灰的比例关系及最佳含水率;通过侧限压缩试验测得充填黄土压缩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密度应力关系曲线,确定了充填压实机构的夯实力以及煤矿充填开采过程中煤炭开采量和黄土充填量的采充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充填开采过程中,需掺入7%的石灰以改良黄土的特性,且最优含水率不宜超过17%,充填入采空区后的黄土需进行不小于2MPa的初步压实,采充比达到1.41才能保证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2.
增湿减湿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狭义浸水饱和后的最终沉降量;但实际工程中常遇到的是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产生的广义湿陷,所以研究不同增湿减湿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通过验测定由同一土桶制备的原状、增湿和减湿试样的含水率、湿陷系数和压缩量,并结合现有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得出不同含水率的增湿、减湿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湿陷系数随增湿后含水率的增大而有明显的减小,初始含水率较低比初始含水率较高对湿陷性影响大;试验所取土样的峰值压力为100 k Pa左右,增湿界限含水率大概为26%;在相同条件下,增湿减小了黄土的湿陷量,却增大了压缩量;减湿减小了黄土的压缩量却增大了湿陷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湿、载、冻、融作用对洛川黄土三轴剪切强度的影响,运用GCTS电液伺服低温高压动态三轴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冻结条件、融化条件下的三轴剪切实验,研究含水率、载荷、冻结、融化联合作用对黄土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土中水通过对土颗粒联结作用的影响改变黄土的强度特性,冻结作用通过温度对土中自由水的相变结冰,改变土体承受外力的结构,从而对土体的强度产生影响,融化作用主要是由于冻结过程中土中水的体积膨胀对土颗粒联结的损伤和破坏,从而使黄土的强度会产生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湿、载、冻、融作用对洛川黄土三轴剪切强度的影响,运用GCTS电液伺服低温高压动态三轴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冻结条件、融化条件下的三轴剪切实验,研究含水率、载荷、冻结、融化联合作用对黄土强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土中水通过对土颗粒联结作用的影响改变黄土的强度特性,冻结作用通过温度对土中自由水的相变结冰,改变土体承受外力的结构,从而对土体的强度产生影响,融化作用主要是由于冻结过程中土中水的体积膨胀对土颗粒联结的损伤和破坏,从而使黄土的强度会产生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土的界限含水率液限和塑限,是土工试验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物理特性指标,其差值塑性指数可确定土名,差值与天然含水量相比较,可提供粘性土状态的液性指数,根据它可查表得到土的承载力值。因此,准确地确定液限和塑限值至关重要。国际上测定液限的方法是碟式仪法和圆锥仪法。在我国,最常用的是圆锥仪法,操作简单,标准易于统一,所测数据比较稳定。对于塑限,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滚搓法测定,其缺点是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标准不易掌握。规范规定,可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其优点是人为因素小,易于掌握。但实际应用起来也比较麻烦:首先得将土制备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黄土的崩解特性,探讨引起黄土崩解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对不同地区的黄土进行了室内崩解试验。通过对比各自的崩解形态、崩解时间、崩解程度等,发现粉土的崩解形态主要是散粒状;粉质黏土的崩解形态既有散粒状又有碎块状;粉土的崩解性明显强于粉质黏土,崩解更迅速彻底,持续的时间更短。根据试验数据绘制成崩解曲线,得到崩解率、崩解速率等指标。结合黄土的基本性质,对黄土的崩解特性进行分析,发现造成黄土崩解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有颗粒级配、含水率、矿物成分等。其中,颗粒成分、矿物成分是造成粉土与黏性土崩解差异的主要因素。黏粒及黏土矿物等含量越多,崩解性越弱;黏粒含量越高,崩解形态越趋向块状;而含水率增加,黄土的崩解性减弱,且含水率对粉土崩解性的影响远小于粉质黏土。  相似文献   

7.
含水率及吸力对非饱和下蜀土强度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含水率及吸力对非饱和下蜀土强度特性的影响,以镇江某边坡的下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直接剪切试验,对不同含水率及吸力下的下蜀土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下蜀土的强度特性受含水率及吸力影响较大,同时存在一界限含水率,在界限含水率上、下土体的强度特性不同;在低吸力水平下,土体黏聚力与土体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大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在高吸力水平下土体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大迅速下降,但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较小;吸力对土体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在界限含水率上、下表现为不同趋势.研究结果可为下蜀土边坡的养护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苗宁涛 《甘肃科技》2008,24(6):119-120
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强烈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近期的增湿作用下能显著改变其工程性质。浅层土增湿后,具有和新近堆积黄土近似的性质。它不同于一般湿陷性黄土。在某些黄土场地的勘察中,往往发现浅层黄土和深层黄土工程性质差别较大。浅层黄土较之深层黄土湿陷性及压缩性偏高,其界线深度往往在地面下5、6米左右。新近堆积黄土与下部黄土的界线也以5、6米为多,给人形成新近堆积黄土的分布厚度多数不超过6米印象。在预浸水处理后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往往也是5米或6米以上保留湿陷性。因此这一深度界限及其内在规律值得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结构性黄土构度指标的影响,以山西阳曲一号隧道黄土为研究对象,基于综合结构势和构度概念为理论基础,对不同含水率黄土进行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无侧限抗压试验。试验表明:原状土样和重塑土样在含水率变大的过程中,单轴抗压强度均减小,且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原状土样的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均高于同含水率重塑土的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有着明显的结构强度。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构度随着含水率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黄土的结构性被土中水和冻融循环综合作用破坏的结果,该研究可为季节性黄土地区隧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宝兰线大断面高含水率黄土隧道施工,通过对不同埋深及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进尺、开挖步序、核心土长度、竖撑形式、封闭距离等工况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变形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在黄土隧道中,随着开挖进尺长度的增加,拱顶及拱脚沉降量也相应增大;但增加的幅度有限。低含水率下的开挖变形受进尺影响较高含水率更为明显。核心土对控制变形非常明显,在高含水率中效果更为明显。核心土长度为5 m时,对沉降控制最为有利,能够减小沉降10%~20%;其中含水率越高越明显。核心土长度大于5 m后,对控制变形的作用将减小。竖撑形式对沉降的控制作用与埋深关系不大,竖撑减小沉降的作用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更为明显。仰拱封闭距离对沉降影响非常大,随着仰拱封闭距离的增加,沉降量显著增大。对于黄土隧道,尤其是高含水率的黄土隧道,早封闭对控制沉降变形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