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平流层通信平台与现有卫星和地面通信平台相比,具有部署快、抗干扰能力强、费用低、通信质量好、终端设备少、战场灵活性好等诸多优点,在军事通信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平流层气球(飞艇)通信是利用漂浮于地球上空20-50公里的层气球装载的通信平台,实现信息的传输或转发。由于其覆盖面积大,成本低廉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设计高空气球通信中继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一种基于地形信息的预测平流层通信系统大尺度衰落的算法,包括地形重建和传播衰减计算,及编程实现的方法,计算出了平流层空中平台到某一区域的大尺度传播衰减,并根据该算法针对地形变化对传播衰减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平流层通信系统的传播衰减受地形变化的影响比地面通信系统小得多,在没有平流层通信实测数据的情况下,上述预测算法对仿真通信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临近空间的特殊空间位置以及典型气象特征,梳理了国内外通过天基、地基、原位平台对临近空间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情况,针对目前对临近空间认知不足的现状,提出应该以临近空间飞行器为主要平台对临近空间进行科学探索及应用;回顾了国内外临近空间飞行器(包括高空气球、平流层飞艇和高空太阳能长航时无人机)的技术发展及其在军用和民用市场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亟需关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中国临近空间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逐次滤波法分析北半球平流层气候异常变化。结果表明,北半球10~20km高空气候存在尺度为20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对气候的方差贡献率达到20%;火山活动能引起平流层较大幅度增温,对高空气候异常变化的方差贡献率超过了20%;平流层高空气候异常变化还具有显著的22年变化周期,分析是大气温度场对太阳磁场磁性周期22年异常变化的响应,其方差贡献率达到5%;海温场异常是北半球10~20km高空气候异常变化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其影响程度达到总的异常变化的9%。  相似文献   

6.
中层大气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层大气与全球变化MiddleAtmosphereandGlobalChanges吕达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处于10~100公里高度的中层大气,其范围包括对流层上部和对流层顶、平流层、中间层以及低热层...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CAI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媒体CAI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朱群雄徐晓明周晓莉(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北京,100029)关键词CAI;教学平台;多媒体分类号G434引言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视频、静止图象、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它可以接受外部图象、声音、录象及各种...  相似文献   

8.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1950~2003年逐日平均NCEP资料,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北半球SSW具有多发性,在这53年里共发现了69次增温事件,平均每年一次以上,有些年份甚至出现2~3次;SSW中心位置随高度变化,在较低层(16 km附近)中心位置大部分偏于西半球的北美北部到北极地区,高层(30 km附近)附近其中心多偏于东半球欧亚大陆的北边到北极地区;北半球SSW最先发生在30 km附近的欧亚大陆以北地区,然后由上向下延伸和传递,同时中心位置也逐渐转到西半球的北美大陆北端;在北半球发生SSW期间,平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对流层,引起对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对2002年9月发生在南半球平流层的一次强爆发性增温进行分析表明,南半球的这次SSW发生时表现出的特征与北半球稍有不同,在较低层(16 km附近)SSW中心出现在东半球的南端,在较高层(25~30 km)SSW中心位于西半球的南端.  相似文献   

9.
利用欧洲空间局(ESA)提供的ENVISAT/MIPAS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for Passive Atmospheric Sounding)卫星观测数据以及ECMWF业务分析场,综合分析了2003—2004年冬季北半球爆发性增温(SSW)事件中极地平流层大气甲烷和水汽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增温出现时,平流层高、中层极涡先后发生分裂,对应的甲烷、水汽极值中心也同时发生分裂;(2)增温下传过程中,平流层中上层甲烷、水汽同时具有“向上输送”的特征,这主要是由极地平流层的上升运动造成;增温过程中行星波活动引起的向极输送造成这种“向上输送”特征在高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3)增温后期,高层极涡迅速恢复,极涡内的下沉运动将中间层低层的空气(甲烷、水汽浓度极低)输送进入平流层,造成平流层高层极涡(52km附近)内出现甲烷、水汽浓度的异常低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南极大陆高空臭氧含量对全球平流层大气温度场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后的CCM1(R15L12)模式,以国家气象中心1991年1月16日的全球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积分到1998年7月31日。结果平流层上、中、下部温度下降的趋势均较为明显,同时部分区域温度略有增高,这在北半球更为显著。结论整体而言臭氧减少可造成平流层各层的温度降低,从而影响到平流层的大气环流及输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