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治国方针提出来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意义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困难等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重在依法治官,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从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去探寻依法治官的有效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与法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论断。可见,“依法治国”与“法治”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根本治国方略,而依法治国的灵魂是依宪治国,以宪治国是一切实行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由于宪法具有最高权威,因而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总结了党的各界重要会议和重要文献对"依法治国"理论的阐述,叙述了"依法治国"理论的发展历程,并从加强依法治国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对依法治国意义的认识和加强依法治国的组织领导三个角度提出如何更好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6.
政党执政持续合法性的源泉在于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即民主政治是政党获取权力合法性的路径选择和权力舍法性的评判标准。在政治合法性的视域框架内,从党内民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解析入手,分析党内民主的欠缺及政治合法性危机,从而提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跨世纪目标。一、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依治治国,实行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党的十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治国方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应具备怎样的条件,从指导思想、政治保障、前提、动力、标志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论述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和当前进行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从完善立法、依法行政以及加强法律监督等环节,对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人民向现代化社会是军的征途中,深入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华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108-111
西方法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良法之治”“形式法治”“实质法治”三个阶段。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走实质法治的道路,但需要通过完善一系列形式性的法律制度来推动。  相似文献   

12.
皋陶是我国上古时期与尧、舜、禹并列被后人誉为“上古四圣”之一的历史人物,也被后人尊为我国“司法鼻祖”、“德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梳理和分析了皋陶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  相似文献   

13.
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手段。二者本质一致。本文通过对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关系的论述,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由秩序原理》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该书中关于自由的论述极为精辟,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适当的研究路径。作者拟对该书的主要部分印自由和法治理论进行粗陋的述评,以深化对自由和法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为促进社会发展,我们必然要确立法治,而法治的发展道路中有多种因素决定法治的形成和发展。中产阶级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法治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合理分析和评价在中国现行法治道路中中产阶级的重要地位、价值和作用,以便在法治发展及确立的道路中提高中产阶级对法治建设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由秩序原理》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该书中关于自由的论述极为精辟,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适当的研究路径。作者拟对该书的主要部分即自由和法治理论进行粗陋的述评,以深化对自由和法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立法在逐步完善,但农村的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法律服务都很薄弱,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整个农村的法治环境不好。要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关键是要深入农村的普法,要深入农村普法必须有法可依,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带头守法,要在农村形成多渠道、全社会参与普法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法理学对"法治"概念的研究,由于过分依赖法理分析,使得我们难以还原"法治"的本源。本文无意于直接判断各种法理学说的正误,而在于评判研究方法的曲直,因为正确的研究方法是我们寻得真理的前提。本文立足于法律史的实证作用,进而提出一种方法论猜想——"法治"基因进化论:运用生物的基因进化论观点,从微观角度提取"法治"遗传基因,追根朔源,最终梳理出"法治"的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维护王权的绝对权威。现代法治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它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社会最高权威非人格化,其目的在于保护民主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区分两种法制的不同,才能澄清思想混乱,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