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在教育课程中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方法提高其心理弹性,减少学生心理隐患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一项新举措.通过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量表的选择,并结合教学互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好地促进贵州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贵州省5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贵州省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整体情况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在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变量下的贵州省大学生心理弹性结果显著;在是否单亲家庭、不同民族、是否为学生干部变量下的贵州省大学生心理弹性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心理弹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心理弹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结合前人研究探讨了塑造与提升心理弹性的三个策略,其一是心理弹性要在儿童早期塑造,其二做好挫折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其三制定生态观的干预和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4.
张玲玲 《科技资讯》2014,(8):243-243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文章探讨体育教学中运用心理测评法和实验法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异常干预进行研究,指出体育干预教学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高中生的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生命智慧的关系,选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生命智慧问卷》对2763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弹性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均值为2.96士0.49;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t=5.675,P<0.001)以及独生和非独生的差异(t=4.879,P<0.001);高中生的心理弹性与生命智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0.587,P<0.01;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对生命智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说明心理弹性与生命智慧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断加强高中生应对逆境的能力,提高其心理弹性,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加珍爱生命,将有效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多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导致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通过体育锻炼干预对小学五、六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干预实验,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16周的体育锻炼干预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对人、孤独、自责、过敏、冲动、身体和恐怖八个内容因子上都有明显改变.结果显示:本次实验中的体育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调查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家庭教育问题严峻;学校体育课管理松懈,教师缺乏责任意识;农村教师教学理念落后,青年教师流动性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的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初中生学业情绪量表对山东省鲁中、鲁东、鲁西3160名初一到初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学业归因更加倾向于内部,尤其是个体的努力,并且存在性别、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初中生在学业情绪方面,积极高唤醒得分最高,其次是消极高唤醒,并且存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的显著差异;相较于外控型学业归因而言,内控型学业归因个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并且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归因方式、学业情绪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文珠 《科技信息》2010,(18):I0049-I0049
本文引用心理弹性这一心理学概念,在分析心理弹性本质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以及增强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育运动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况,本文将计时体育兴趣选项课情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从而促进学校体育选项课的开展和教学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杨洁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2):149-149,118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学院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结合实际,积极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目前上海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除了应继续改善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硬件设施之外,更应该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体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对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凸现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蒲培勇  李晶源 《江西科学》2010,28(3):370-375
以"实施乡村教育发展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切入点,调研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空间环境,发现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留守儿童之家"等室内空间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从环境行为的角度、建筑空间的视野、围绕留守儿童行为心理因素以及相应的空间需求,重点对室内空间环境存在的现状与环境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留守儿童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心理健康标准为核心,围绕身心和谐发展的主题阐述了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体育教学改革方式.对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新理念和创建体育教学新模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其实施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体育教学观和终身体育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支持.  相似文献   

15.
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及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近十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从提高教师的认识、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和情绪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体育教学影响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作了具体阐述。卫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学科优势对卫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卫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的分析,在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我们应该借鉴罗杰斯的教学目标理念、学习观、教学原则和教学措施的教学思想,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军校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军校德育等领域已成为共识。应注意结合学员身心实际及职业要求,重视探讨和研究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挫折教育和中学体育教学的特征进行了诠释和分析,然后对中学体育课实施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最后论述了中学生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物理概念与规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从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就中学生在物理概念与规律过程中各种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就不同知识和能力要求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