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1种具有1D链状结构的Tb(Ⅲ)配合物[Tb2(C7H4NO4)6(H2O)4.H2O]n,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的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不等效的Tb(Ⅲ)离子,Tb1为8配位,Tb2为9配位.在晶体中,Tb(Ⅲ)离子被对硝基苯甲酸根连成1D链状结构,其中,对硝基苯甲酸根采取3种配位模式,即螯合双齿,桥联双齿,桥联三齿.而1D链之间又通过3种类型的O—H…O氢键被连成2D氢键网络结构.在室温下,测定了该配合物晶体粉末的IR(红外)、UV-Vis-N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光物理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在可见光的激发下(λEx=488nm),表现出较强的Tb(Ⅲ)的特征发射,这主要归功于配体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邻苯二甲酸和己二酸为配体,合成了1种具有3D无限结构的Nd(Ⅲ)配位化合物[Nd2(C8H4O4)2(C6H8O4)(H2O)4]n,并得到了它的单晶体.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粉末的IR光谱,UV-Vis-NIR吸收光谱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并进行了分析指认.该配合物在近红外区表现出明显的Nd(Ⅲ)离子特征发射,这应该是得益于配体的敏化作用.另外,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射与理论发射相比出现了位移现象,可以从它的UV-Vis-NIR吸收光谱得到佐证,这应该是形成配合物后,在晶体场及Nd(Ⅲ)的4f能级的相互影响下,体系内部能级得到调谐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及水浴加热方法,合成了3种双核Ln(Ⅲ)配合物,[Sm2(p-ClC6H4COO)6(phen)2(H2O)2](1),[Eu2(p-ClC6H4COO)6(phen)2(H2O)2](2),[Tb2(p-ClC6H4COO)6(phen)2](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3种双核Ln(Ⅲ)的配合物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每个Ln(Ⅲ)离子均为8配位,2个Ln(Ⅲ)离子均由4个对氯苯甲酸根桥联;另2个对氯苯甲酸根均作端配体,配位方式不尽相同.室温下,测定了3种配合物的IR,UV-Vis-NIR和荧光光谱.3种配合物在可见区均表现出较强的Ln(Ⅲ)特征发射,配体的发射大大减弱,甚至完全猝灭,这表明配体与中心离子Ln(Ⅲ)离子间发生了有效的能量传递,即配体有效的敏化了Ln(Ⅲ)的发光.而且,通过对比发现,配合物(2)和(3)中配体的敏化要优于配合物(1),这可能与Ln(Ⅲ)离子自身的能级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4.
含Nd(Ⅲ)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近红外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恒温磁力搅拌的方法,以1,10-菲啰啉(phen)、对氨基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1种Nd(Ⅲ)配合物[Nd(p-NH2 C6 H4 CO2)3(p-NH2 C6 H4 CO2 H)(phen)2]·2H2 O·2phen,通过X光单晶衍射仪确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并在室温下测定了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光谱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该配合物在近红外区表现出明显的Nd(Ⅲ)离子特征发射,这主要归功于配体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合成法, 得到两种Zn(Ⅱ)的配合物:[Zn(C8H7O2)2(H2O)(phen)](1)和{[Zn(C8H7O3)2(H2O)(phen)]·C8H8O3}(2), 对两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确定了结构. 同时对两种化合物的UV-VIS-N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对硝基苯甲酸和1,10-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1种Zn(Ⅱ)的配合物:[Zn(p-NO2C6H4CO2)2(H2O)(phen),(phen=1,10-菲啰啉)].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金属Zn(Ⅱ)为5配位.在室温下,测定了该配合物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以及发射光谱,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认.研究表明,该配合物的固体粉末在室温可见光的照射下可发射较强的绿光.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得到了2种Cr(Ⅲ)配合物:Cr(oxinate)3·CH3CH2OH(1)和Cr(oxinate)3·CH3OH(2).对2种化合物的单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2种化合物均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1.1255nm,b=1.3281nm,c=1.6783nm,α=90°,β=94.479°,γ=90°,V=2.5011nm^3,Z=4,F=1.052,R=0.0511(1);a=1.0912nm,b=1.3136nm,c=1.6847nm,α=90°,β=97.73°,γ=90°,V=2.3930nm^3,Z=4,F=1.098,R=0.0467(2).结构解析表明,2种化合物均存在着分子内氢键.对2种化合物的UV—VIS-N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分析指认和对比.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1种Pr(Ⅲ)配合物,[Pr(2,5-pdc)(Ac)(H2O)·2H2O]n(2,5-pdc=2,5-吡啶二羧酸根),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配合物中,Pr(Ⅲ)离子是9配位的,通过醋酸根和2,5-吡啶二羧酸根将配合物连成3D网状结构.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粉末的IR光谱,UV-Vis-NIR光谱以及可见区和近红外区的发射光谱.重点研究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该配合物在近红外区表现出Pr(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带,与Pr(Ⅲ)离子的理论发射带相比发生了红移和劈裂现象,可以从配合物的UV-Vis-NIR吸收光谱中得到佐证.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及常规方法合成了3个双核稀土配合物Ho2(C7H4O2Cl)6(phen)2(1),Er2(C7H4O2Cl)6(phen)2(2),Nd2(C7H4O2Cl)6(phen)2(H2O)2(3).对3种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3种双核Ln(Ⅲ)的配合物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每个Ln(Ⅲ)离子均为8配位,2个Ln(Ⅲ)离子均由4个对氯苯甲酸根桥联;另2个对氯苯甲酸根均作端配体,配位方式不尽相同.重点研究了它们在近红外区的发光性能.此外,对这3个配合物的IR,UV-VIS-NIR和FP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双核Ln(Ⅲ)配合物[Tb2(p-CH3C6H4COO)6(phen)2](1),[Sm2(p-CH3C6H4COO)6(phen)2](2),通过X-光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在室温下,测定了它们固态粉末的IR,UV-Vis-NIR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这2种Ln(Ⅲ)双核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Ln(Ⅲ)的配位数分别为8和9,配位方式也略有差异.光物理研究表明,它们在可见区均表现出较强的Ln(Ⅲ)f→f*的特征发射,这应该是归功于配体到中心Ln(Ⅲ)离子比较有效的能量传递,即配体的敏化作用.而且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配体对Tb(Ⅲ)的敏化要比Sm(Ⅲ)更有效,这与Ln(Ⅲ)离子本身的能级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酸、己二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具有3D无限结构的Pr(Ⅲ)配位聚合物[Pr2(C8H4O4)2(C6H8O4)·4H2O]n(C8H4O4=邻苯二甲酸根;C6H8O4=己二酸根).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聚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聚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不对称单元中含有2个不等效的Pr(Ⅲ)离子,配位数分别为8和9.在晶体中,Pr(Ⅲ)离子被邻苯二甲酸根和己二酸根连成了3D无限网状结构.在室温下,测定了其固态粉末的IR(红外),UV-Vis-N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以及可见区和近红外区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指认.此外,该配聚物在近红外区表现出了Pr(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应主要归功于配体的敏化作用,并且该发射带与Pr(Ⅲ)离子的理论发射带相比出现了位移现象,也与配聚物的UVVis-NIR吸收光谱可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H2salpn(N,N'-bis(salicylidene)-1,3-diaminopropane)、H2ins(N-isonicotinamidosalicylaidimine)为配体与Fe(ClO4)3以及咪唑(Him)、4,4'-bpy等端基配体进行反应得到两个新的配合物[Fe(salpn)(Him)2]C...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配聚物{[Sm(2,5‐pydc2-)(Ac-)· H2 O]·2H2 O}n (2,5‐pydc2- =吡啶‐2,5‐二羧酸,HAc=醋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配聚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该配聚物是单斜晶系,Pn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9.3816(9) nm ,b=8.3519(8) nm ,c=16.8596(16) nm ,β=106.213(5)°.在室温下测定了配聚物固态粉末的IR光谱,UV‐Vis‐NIR光谱以及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并进行了分析指认.重点讨论了它们的发光性质,尤其是配聚物在NIR区表现出Sm (Ⅲ)的特征发射.发现配聚物中Sm(Ⅲ)离子在近红外区的发射带对比理论发射带出现了明显的红移和劈裂.这些可能是由于配聚物中第二配体的引入,改善了Sm (Ⅲ)离子的发光,协调了Sm(Ⅲ)离子的能级,使6 FJ (J=3/2,5/2,7/2)能级升高和劈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Tb(Ⅲ)的配合物:Tb(phen)2(NO3)3.并对该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并且以此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制成器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吡啶-2,6-二甲酸为配体与CaCl2和Gd(NO3)3·6H2O在120 ℃下进行水热反应72 h,合成了一个四核Ca(II)-Gd(III)异金属配合物,[Gd2(pydc)6Ca2(H2O)10]·2Him·6H2O (1, H2pydc=吡啶-2,6-二甲酸; Him=质子化的咪唑).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此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以及室温固态荧光发射光谱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空间群,晶胞参数a=1.23722(10) nm, b=1.24751(10) nm, c=2.24917(19) nm, α=101.251(2)°, β=103.834(2)°, γ=96.391(2)°; V=3.2602(5) nm3, Z=2.配合物呈现亮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2,5‐吡啶二羧酸和间苯二甲酸为主要配体,合成了2种具有3D无限网状结构的Nd(Ⅲ)配聚物:[Nd(2,5‐pdc)(OAc)(H2 O)·2H2 O]n (1)和[Nd (1,3‐bdc)(OAc)(H2O)2· H2O]n(2)(OAc-=醋酸根,2,5‐pdc2 -=2,5‐吡啶二羧酸根, 1,3‐bdc2–=间苯二甲酸根)。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测定了它们的IR光谱、UV‐Vis‐NIR光谱及近红外发射光谱,并对各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重点研究了它们的近红外发光性能,这2种配聚物的NIR发射光谱都呈现出Nd(Ⅲ)离子的特征发光,并且与理论发射带相比,出现蓝移现象,这可以从它们的UV‐Vis‐NIR吸收光谱得到佐证。通过对比这2种配聚物的发光性能,研究了不同配体对Nd(Ⅲ)离子特征发光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型配体N-异丙基-2-苯基苯并咪唑(bi)和N-异丙基-2-(4-氟苯基)苯并咪唑(fbi),并用它们与三氯化铱和乙酰丙酮反应,制备了相应的环金属铱(Ⅲ)配合物发光材料(bi)2Ir(acac)和(fbi)2lr(acac)(acac=乙酰丙酮).对其结构用1H NMR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UV-vis,荧光光谱及电化学性质.两种材料的最大发光波长分别位于514 nm和493nm.电化学研究表明,在苯环上引入氟原子后,配合物的HOMO和LUMO间能隙增大(分别为O.12 eV和0.15 eV),与最大发光波长蓝移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3种Ni-Ln(Ⅲ)[Ln(Ⅲ)=Tb,Eu,Nd]配合物[Tb2(C6H5COO)8][Ni(phen)3].4H2O(1); [Eu2(C6H5COO)8][Ni(phen)3].4H2O(2); [Nd2(C6H5COO)8][Ni(phen)3].4H2O(3).所合成的这3种配合物结构基本相同,均为离子型配合物.在配阴离子中,每个Ln(Ⅲ)离子与8个羧基氧配位,生成双核配离子.在配阳离子中,Ni与phen配位,形成了畸变的八面体构型.对这3种配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它们有相似的结构.同时对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UV-VIS-NIR),红外(IR)光谱和荧光(FP)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不同发光颜色的磷光材料,合成了一种新的磷光铱()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在溶液中表现为强的绿光发射(λem=529 nm),其薄膜则表现为橙红色发光(λem=618 nm).以其作为发光材料制备的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t)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3 157 cd/m2,外量子效率为13.6%.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一个新型β-二酮型配体,2-乙酰基-乙酰苄胺(L),以及它与铕(Ⅲ)和铽(Ⅲ)形成的配合物.分别在固态、乙醇、丙酮、氯仿及甲醇溶液中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并讨论了溶剂效应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