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猕猴分布的最北界在哪里去年五月七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发了一条新闻:有关科研部门在河南省济源县太行山林区考察时发现,这里有野生猕猴十多群,总数近两千只.这一发现,不仅将这种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动物的分布区域扩展到黄河以北的北纬35度地区,而且说明这里是猕猴自然分布的最北界.我国野生猕猴分布的最北界,真的是在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研究植被对地表面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影响的参数化模型。该参数化模型考虑了到达植被冠层的总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建立了冠层内的热量收支平衡方程。应用本参数化模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的覆盖度、土壤湿度、下垫面的土壤温度、叶温、近地面层气温及地表与大气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并与相应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不同植被的温度、湿度状况,辐射特征和能量平衡关系是合理的。因此,该参数化模型可应用于中尺度气象模型、气候模型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太行山猕猴》和《太行猴》电视教材在确定猕猴最北界的自然地理分布位置、论证太行山猕猴的历史起源、阐明太行山猕猴生存、发展的原因、特征和保护意义以及充实猕猴生殖理论等方面的重要理论价值。介绍了该电视教材在数十所高校的使用情况、受到的好评和在提高教学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中央音像教材出版社》、《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国内外发行和播放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地表热状况对于地理景观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的自然区划中,带的划分把空气积温(Ta)当作主要指标.由于Ta 是一个不完善的指标,本文提出用作用面积温(Ts)作为新的指标,并根据热量平衡方程讨论了Ts 的计算方法.计算表明,Ts 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例如两广及云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砖红壤化红壤黄壤地带的北界,Ta 和Ts 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沿这一北界,Ts 值变化比Ta 值的变化要小.  相似文献   

5.
太行山东麓南段是太行山一个主要的焚风中心,选择太行山东麓南段4个受影响地市(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2011—2020年冬小麦灌浆期和乳熟期(5月10日~6月10日)61个中国国家气象站逐小时气象资料,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焚风对太行山东麓南段冬麦区干热风灾害的影响.结合2019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QX/T82—2019),提出了焚风影响地区干热风统计方式,完善了焚风影响地区小麦干热风统计的相关规定.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致灾焚风和干热风年度分布相关性较高,致灾焚风是造成5月10日~5月30日干热风的主要因素,进入6月后,干热风受致灾焚风和太阳辐射增温共同影响.空间维度上,太行山东麓南段以东50 km以内受焚风运动影响强烈,干热风频次空间变化呈现出太行山东麓南段西部丘陵和山前平原为高值、自西向东强度逐渐减弱的梯度特征.基于GIS技术研究2019年5月22日典型的焚风致灾个例,将气温分为8个等级,对灾害过程进行逐小时动态化空间分析,研究并计算气温变化的垂直运行项,结果表明,致灾焚风增温对干热风灾害中气温升高的贡献率约为8成.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来豫西山地亚热带北界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USPLIN对豫西山地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64-2013年1月月均温进行插值处理,得到1月气温空间数据集,借助ArcGIS 10.0得到研究区近50年1月月均温的空间分布,并提取5条0℃等温线的年代际线.结果表明:150年来研究区1月月均温微弱上升,气温倾向率为0.037 6℃/10a,1964-2004年明显增加,气温倾向率为0.233℃/10a.2以111°40′E经线为分界线,西部亚热带北界沿垂直方向变化明显,1964-2003年上移152.9m,2004-2013年又下移222.8m,50年平均下移69.9 m.东部亚热带北界沿经线方向波动变化,1964-2003年北移幅度达到约1.2个纬度,2004-2013年又南移约1.1个纬度,50年平均北移约0.1个纬度.31986年是1967-2007年内气温上升的突变点,突变前后亚热带北界平均上移了165.5m.东段显著向北移动,移动幅度大约为1.5个纬度,最北端已达到35°N附近.  相似文献   

7.
山西太行山区造林树种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建立了太行山造林树种选择模型。通过热量、海拔、水分、土壤肥力、地形和土层厚度等6个限制造林树种因子和34种常见树种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森林分布和太行山造林典型设计比较基本相符。模型可以作为造林典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太行山大峡谷发展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内热量收支的解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稳态传热理论,通过日光温室热量收支平衡方程,分析维护结构传热过程,求出日光温室内热量收支的解析解。由此对室内气温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节能日光温室保温设计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的热量平衡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上的热量变化不仅影响到气温的变化同时还影响到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对热量平衡的认识及失去平衡的后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野外考察及室内分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两个典型剖面,通过区域对比,重新厘定太行山东麓第四纪地层层序为:早更新统黄壁庄组,中更新统渡口组,晚更新统早期北冶组,晚更新统晚期娘子关之组以及全新统。充实了前三套地层冰川成因的沉积学与孢粉学证据。首次提出娘子关组属冰缘流水沉积。认为第四纪以来太行山东麓经历了冰期、间冰期、冰期、温暖期,冰缘期,冰后期八个阶段的冷暖波动。  相似文献   

12.
快餐店     
一天的最高温度为何不出现在中午?因为太阳光热并不能直接使气温升高。空气中的各种气体直接吸收阳光的热能只有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热能被地面所吸收。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将吸收的热再放出去烘热空气。虽然夏天的中午,太阳光照射地面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受热量强,但地面放出的热量,比太阳所供应的热量要少,所以此时并非是最热的时候。中午以后,地面温度仍能继续升高,一直等到地面放出的热量等于太阳所供应的热量时,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而近地面气温的升高,必须从地面放出的热量得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因此夏天最热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午后2-3点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以不断更新侧边界场而只进行一次初始场输入的动力降尺度基础上,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设计了不同频次初始场的输入,以期检验其在复杂下垫面下的一个站点(SCAOL站)范围的模拟效果,从而改进该站长时间积分模拟的有效性.加入了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自带的分析松弛研究其模拟效果.结果表明4种方案对地面向上2 m处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模拟要优于对10 m处风速的模拟."分析松弛"表现出了对地面相对湿度模拟很好的改善,却不适宜对地表热量通量的模拟,且对10 m处风速的模拟结果变化平缓;增加初始场输入频次对地表热量通量的模拟有改善,对其他3个变量的模拟结果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家用热管暖气片的蒸发段提出了设计方案,指出设计时要考虑到热管的干涸极限与烧毁极限。基于经验公式与实验结果,本文对钢管串片式的散热器的传热量给出了计算公式与计算图表。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鸟纲动物一新记录种——勺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10月在内蒙古赤峰市南部山地获得雌雄勺鸡pucrasiamacrolopha标本各一只,系内蒙古新记录种,属河北亚种P.m.xanthospila.该地区是目前已知勺鸡分布区的最北界,也是勺鸡分布区年均气温最低、年降水量最少、无霜期最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论干湿气候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本世纪以来,提出了许多表征地面干湿状况的经验指标。这些指标,一般表示为蒸发力与降水量的比值,或降水量与蒸发力的比值,前者称为“干燥指数”,后者称为“湿润指数”。蒸发力的计算,大多采用气温或空气饱和差资料,晚近则采用辐射平衡或热量平衡资料。采用气温资料的例如R.莱格(Lang)的雨量指数和E.德马东(de Marto-  相似文献   

17.
论长江三角洲的北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北界是通扬运河.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等分析,提出以苏北灌溉总渠作为长江三角洲北界的观点,这样里下河平原和太湖平原同属于长江三角洲,扩大了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介绍太行山大峡谷、长子木化石地质结构基础上,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与长子木化石的地质时期气候现象,提出了大峡谷与木化石群形成时期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水分和热量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本文利用嘉陵江中游地区降水,气温,水面蒸发和地表径流等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水热状况,以揭示该地区水热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对26例(♂8,♀18)太行山猕猴的掌,跖面花纹类型及各类花纹出现的区域和频率进行统计研究,并依据掌跖面花纹强度值,探讨太行山猕猴掌(跖)面各类花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灵长类的遗传,进化和分类等基础理论研究积累较为可靠而有使用价值的素材.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掌面主要有5类花纹:O,L,Z,W和M;跖面有8类花纹: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