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素养的概念化过程与中国的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大光 《科学》2006,58(3):25-28
国务院发布了“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对于科学素质的报道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回顾与思考科学素养概念的发展演变与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对于了解中国在国际学术讨论语境中独特的科学素质概念形成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去年,中国科协公布了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每1000个中国人中只有14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而早在1990年,每1000个美国人中已经有69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4,(11):14
中国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正稳步增长,但仍然不到2%,这与美国、日本等相比,仍然十分落后。我国亟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劳动力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的程度,也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措施.本文尝试分析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现状,并在科学素养、科技传播与科学教育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进《科学24小时》办刊水平,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与公众科普宣传的成效,加强科普业务的专家指导,从2017年第一期起,我刊特别邀请了著名科普专家、作家担任本刊特约指导,以期更好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特色,满足青少年和公众了解最新科技信息,体验科学魅力的需求。三位专家的盛情加入,一定会让这一全国科普名刊有更加精彩的呈现。李象益著名科普专家,中国首位联合国"卡林加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科技馆建设、青少年科技教育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曾任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协普及部部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等职务,主持中国科技馆一、二期工程建设,引进世界科学中心教育理念,率先开展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等,在全国各地进行过数百余场科普、科学教育、科技馆创新  相似文献   

6.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三维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苏东  褚慧玲 《科学》2004,56(6):39-41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社会。每个人的命运和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个公民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不能被排除于社会事务之外。而现代社会更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无论是公民的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使个体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过上负责任的幸福生活。同时在涉及到人类社会和国家命运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合乎理性的行动。因此。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上。  相似文献   

7.
陈弦 《科学通报》2022,(27):3241-3246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也是物理学、天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更是公众关心的热门话题.看似与日常生活毫不相关的黑洞研究,实际上深远地影响了科学、技术乃至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宇宙中的黑洞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协“重大科学问题”,笔者将通过梳理黑洞研究所经历的部分关键节点,尝试对此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袁闯 《世界科学》2007,(7):40-42
科学传播(SciCom)是一个实践与研究的成长区域。在过去的20年里,科学传播活动、课程和从业者的数目都在稳步增加。但是,科学传播究竟是什么?它在何种方式上不同于公众的科学意识、公众理解科学、科学文化和科学素养?本  相似文献   

9.
应给中学生以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运开  王顺义 《科学》2001,53(5):3-6
当前全国正兴起讨论和实施如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问题.在此基础上,教育界遵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探讨和实施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问题.这是一件非常严肃又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它牵涉到人才的培养问题,新一代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问题,而这些都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那么在新的世纪,我们到底应该给中学生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呢?  相似文献   

10.
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和社会之间的对话风靡一时 ,看来这一话题从年青人开始是合乎情理的。关于学校教育的一项计划其本意是好的 ,但是由于从政府那儿得不到所必需的财政支持 ,这一计划可能终成泡影。从今年九月起在全英院校的公民素质教育中将增设科学课 ,从表面上看 ,这一设想有其积极的意义 ,问题有是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处理科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提高公众介入“科学”的能力以吸引年青人的关注 ?然而 ,这项计划本身具有的不足之处使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打了一个折扣。首先 ,科学课作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伴随着素质教育中的这一新焦点而产生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