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不仅是明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一体之忧”,即“有”之境;“一体之乐”,即“无”之境,两者构成了王阳明诗歌“有无之境”的心学色彩。王氏诗歌是明朝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随着宋代道德形上学与心性学兴起,宋儒重新阐释了人性,并提倡涵养性情之正。由此传统的诗学命题亦受到改造,“吟咏情性”一变而为“诗本源于性情之正”,诗歌从性情的写照变成性情之和或性情之正的自然流露。考察了宋代主流性情论的特点及其对诗学的影响和渗透,并展示性情之正要求在为人与为诗上的一致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华兹华斯《序曲》第五卷的“阿拉伯之梦”中,大海的崇高审美风格烘托着梦境的崇高精神气质,而梦境的崇高感又是诗人崇高心灵世界的表现。“阿拉伯之梦”作为全诗中“最崇高的部分”体现了自然审美经验与诗人精神气质的彼此渗透。它一方面联系着自然对诗人的“教化”,自然的教化塑造了诗人对待知识和人生的通达气质和良好直感;另~方面也联系着人文世界对自然的影响,展示出自然的精神内涵由于诗人的生命介入而逐渐丰满的过程,是理解诗歌中诗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关系的极佳切人点。“在大自然中读好书”既是诗歌中,也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共在”的一道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4.
“物”在里尔克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物”是人的存在之所,是人的生命家园,人和“物”之间有一种原始的本原关系。但随着对象性思维的发展,人与“物”的天然关系被破坏了人和“物”无家可归,因此,他们提出要看护“物”,维护“物”的圆满自足,让“物”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但在世俗的功利活动中,“物”的物性消失不见了,只有艺术作品中,“物”才能得到看护,才能成为“纯粹之物”,秉有它的全部光辉与尊严,拥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文道关系是理学美学的核心问题,两宋理学家虽然普遍具有重道轻文的倾向,但同时也认为“道”本体必须通过“文”形式而体现,离开“文”,所谓“道”就没有着落,成为“有体无用”之学。为文要求明白自然,质朴平易,反对架空细巧,刻意雕琢。  相似文献   

6.
“孝”作为一种德性,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其消极、积极意义之显现都与社会制度有着密切关联。现代社会对“孝”价值的选择,一方面基于对“孝”文本意义的发掘,另一方面则取决社会制度自身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山水诗的“清”之美主要与其山水诗中的自然山水景物相对应,呈现为清新、秀丽、雅致、静谧、幽寂等美学特征;“旷”之美主要与谢氏山水诗中的说理部分相对应,且不期然而然地形成了谢氏山水诗独具特色的以“旷达”人生境界为根基的“旷”之诗歌美学风格。呈现为一种并未被前人所认识到的诗歌美学风格,即:“清旷”之美——清新空旷之自然山水环境与具有“旷达”胸襟之诗人主体紧密结合的产物,是物与人结合之后在山水诗中所生发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王维享有“诗佛”之美誉,华兹华斯被称作“湖畔派”之魂,二者都是各自所在时代自然诗人的杰出代表。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王维与华兹华斯都返回到自然之中,都到宗教之中去寻求心灵的慰藉,自然与宗教成为两位诗人解脱苦难的途径,这是相似之处。但王维与华兹华斯由于受到中西方不同宗教的影响,二者的自然诗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境界,即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其自然诗呈现出空灵之神韵;华兹华斯则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其自然诗呈现出神性之意味。  相似文献   

10.
余光中先生的诗浸染着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是诉说不尽的忧国怀乡的赤子情怀和解不开的中国情结。本通过对余光中最具代表性的“乡愁诗”的解读,来探寻诗人的“乡愁”之源,“乡愁”之境以及“乡愁”之情,一展诗人浓郁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钟嵘《诗品》陆机条中有“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一句,“尚规矩”主要着眼于陆机五言诗在继承诗歌“风雅”之旨方面有诗人本身的儒学修养和时代风尚等因素的推动;“不贵绮错”的根本原因在于诗人崇尚的诗学标准是“缘情而绮靡”,对诗歌创作的要求在于“会意尚巧”、“遣言贵妍”;“有伤直致之奇”的评价源于钟嵘认为陆机的拟古之作过于拘泥古诗的情绪,而非由己出,兴、比不尽自然,加之语句华丽略过逞才雕饰,妨碍了诗作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2.
黄俊贤 《大自然》2009,(5):56-57
非洲的火烈鸟、美洲的雪雁、韩国的花脸鸭均能呈现万鸟群舞的壮观画面,每年都吸引无数的摄影爱好者。殊不知在台湾也有足以与之媲美的自然奇观,那就是台南县北门潟(xi)湖(浅水海湾的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闭而形成的湖)近3万只须浮鸭(在台湾被称为黑腹燕鸥)的“黄昏之舞”。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中国传统古典文论的概念,王国维的“古雅”以西方美学范畴为基础。在《古雅之在关学上之位置》一文中,王国维区别了“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其“古雅”概念主要是指“第二形式”,是对美的对象的表现形式,是双重形式,也就是“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古雅”和“优美”、“崇高”的互补性。对“古雅”的判断是经验的、后天的,个人和时代的不同也同样制约着对“古雅”的判定。而这种判定同时又需要一种“修养力”。  相似文献   

14.
从刘辰翁的创作与文学评点实践看,崇尚“自然”可以说是他的文学创作观。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创作主体(作者)情感之自然:“不平则鸣”、“真”;其二,文章思想(内容)之自然:“兴寄深厚”、“风雅”;其三,文章行文(语言)之自然:“诗无改法”、“天籁”。  相似文献   

15.
古代以“医”的起源为“王天下”的基础之一,中华文明引导着“医”的发展,而“医”也对中华文明有着重大贡献。在中华文明的哺育下,“医之道”的核心观念即“保性命之术”的以人为本、日常生活的顺应自然、“施医于未病之间”,“医”者之心为“仁心”,“医”者之术为“仁术”。中华文明哺育下的“医”,与治国理政紧密相连,或以“医”从政,朝廷要关心民众疾苦;或以“医”喻政,所谓“医国”,即为国除患祛弊。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医”,突出的是中华文明精神。医学教育,注重中华文明的指引,对当今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相似文献   

17.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18.
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记梦”的诗归纳为写报国之壮志、兴亡之感伤、相思之苦情、悼亡之悲思、揽胜之旷怀、游仙之幻想、思乡之愁绪、念友之挚意、忆昔之深慨、生命之咏叹十个层面,认为这是古代诗人思想的反射,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折光,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白日梦”观点的最佳诠解。  相似文献   

19.
诗人陈恭尹对“雨”意象情有独钟。他在诗中刻意营构多姿多彩的“雨”意象,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陈恭尹笔下的“雨”,既有冷暖之分,又有粗细疏密、新旧、动静之别。诗人赋予“雨”以人格化,在情景的交融中使读者获得美感。  相似文献   

20.
"有我"、"无我"费思量--《人间词话》中"无我之境"一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我之境”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少论者认为其间包含着“有我”的矛盾。其实,“无我之境”中确实包含着“有我之情”,但这同“无我”并不矛盾。因为“无我之境”中的“无我”是从创作主体的心性修养及观照方式方面而言的,而“有我之情”中的“有我”则是从具体文本的呈现状态方面来看的;前者是创作主体的旨趣和追求,后者则是前者情趣之自然流露,是前者追求的形象化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