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吕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1):66-68,91
本文对<新疆女性移民口述实录>一书内容进行评析,通过西部女性移民口述历史,探讨在新疆当代开发建设中,在历史的书写深处被忽略被遮蔽了的女性移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翟爱华 《科技信息》2011,(1):200-200
本文针对目前职高学生英语课堂的现状及英语口述课文这一教学手段在职校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索一条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独特方法,并阐述了此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呐喊》、《彷徨》的意象设置与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的本分析中,鲁迅小说的意象研究略显不足。试图以意象分析为研究契机,探讨鲁迅小说意象与深层情感的内在联系;并在小说意象的艺术凸现中,探索鲁迅的精神世界和独异的化思考,以形成对鲁迅小说价值的又一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4.
萧红的散文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情感色彩也比她的小说浓郁得多。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隐含着一条爱的缺失与不懈追求的情感线索。这条情感线索贯穿于萧红散文创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鬼子作为一名以书写“人民当下的苦难”见长的作家,其小说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情绪。从小说文本的语言入手,分析研究鬼子蕴藏在小说语言中的情感情绪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口述史是一个二重概念。它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日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但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口述史学是“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料是文献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唐代唐临《冥报记》所述内容分作当事人口述及他人转述两类加以考述。《冥报记》54条中的47条,记述了口述者的名姓、身份,有的还记录了口述的途径、环境或场景。《冥报记》不是一般的访谈录,而是作者抱有明确目的,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采访撰写而成。《冥报记》可以说是体例严谨的唐代口述历史著作范本。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艺心理学及文艺社会学角度论述了施蛰存小说创作道路的主要特点及成因,认为施蛰存走过了一条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创作道路,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开放心态是其主导性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9.
《史通》是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其内容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关于散文,刘知几主张内容要“实录”、风格要简约,模拟古人以“貌异心同”为上;关于小说,刘知几就文言小说的分类、小说与史诗的关系、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小说的社会功能等万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成书在梁天监十三至十四年间的殷芸《小说》是一部“容纳众体的小说通选集”,它第一次以“小说”命名,在小说发展史和研究史上占有重地位。作为编采各家的选集,《小说》思想丰富,内容驳杂。预言部分是其较有特色的地方,《小说》共有预言26条,其中鬼神预言9条,人事预言17条,这些预言数量不多,篇幅不长,但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承接和对人自身力量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