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完整的,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的概念表明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进程:人类从以血缘和种族关系为基础的封闭世界向开放和社会化的世界转变,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向市场化的社会转变。这个进程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被表述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也要适应这一转变。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明确教学目标,拓宽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也要适应这一转变。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明确教学目标,拓宽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周梅森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大量历史小说。作为历史文学的一种.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主观意识上存在特定的历史文学观念。在历史文学的功能论方面,周梅森经历了由。以史鉴今”、“以史警世”转向。以史娱今”的转变;在历史文学的真实观方面,周梅森坚持以虚构的人物表现历史精神的真实;在历史文学的现实性方面,周梅森从反恩现实出发在历史中寻找现实悲尉的根源,真诚地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本性与解读--谈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通过对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解读,揭示出世界历史的本性就在于逻辑与历史矛盾的对立统一,它不只是我们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可靠、有效的依据和线索,同时也是历史借以表达自己、实观自己的途径和内在动力;由此对历史的合理性解释,便演绎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观念与热情之间矛盾对立的纵横经纬,而人类对自身自由的追求也正是在逻辑与历史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展示和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不是将(历史)哲学家对历史的解读仅仅看作是一种自觉理性形式的历史,而是更进一步强调,世界历史(理性)本身,也正是通过这种自觉理性的形式不断地显明自己、实现自身的自由,从而达到了自觉理性与存在(于世界历史中)理性之和解。这就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本性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性视界。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在普遍交往的推动下,整个世界开始形成为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统一的整体世界的历史。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域历史而言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与生产和分工密切相关的交往的发展必然使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进入全球化时代;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才可能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伟大的世界历史性事业。全球化虽然具有二重性,但它在本质上同社会主义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最终将主导全球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展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丰厚的时代意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走向结合,并沿着世界历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拾级而上,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创造,一步步走向了世界历史的深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世界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世界历史的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昭示了世界历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石侠 《咸宁学院学报》2002,22(1):104-105
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对教育目的的这种阐释,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国民的人文素质则是综合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而言,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并不称得上上述意义的教育。广大师生被教材牵着团团转,学生被备考的题海所淹没,历史本身已经窒息,教育实践的主体亦成为“木乃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历史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现实的产物而不是纯粹思想的产物,否定了历史是人们按照头脑中的观念创造出来的论断,确定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唯物论。马克思指出,由于人类生产与交往不断突破民族与地域的限制,所以人类历史最后必将走向联合。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阅读,研究了马克思提出的"世界历史"一词不同层面的含义,同时对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进程与路径进行了概述与总结,论证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实质是人类对自我本质的把握,是各个人在私有制与分工消灭基础上的联合,是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威廉·沃尔什的著作《历史哲学导论》在西方世界很有影响,本文立足于其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这一核心问题,进行阐释,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模式上逐步实现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是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各学校类型和定住不同,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学校资源环境的差异,实行学分制不可盲目照搬,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特点的学分制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科举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就是“开科举止”,它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从隋初到清末,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I例举的评价,论者毁誉不一,而近人的评论言其非而不言其是,似觉有些偏颇。其实,任何一种制度若是离开具体的历史背景来讲,利弊得失很难说得清楚,因此,对科举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有必要作一番历史考察,阐明其产生的缘由,指出其兴盛和衰败的原因,以还其历史的真面目。科举制度的兴起,决非偶然,它是对以往人才选拔制度的一大改革,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在隋以前,曾经实行过“世卿世录制”、“养士军功制”、“察举征辟制”和“九品…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科,应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历史教学具有三项任务: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的培养。其中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那么,历史学科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又有哪些方面呢?修改后的《考试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分为四大类: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二、材料处理;三、历史阐释;四、文字表达。“再认再现”属于低层次能力,“材料处理”属于中层次能力,“历史阐释”与“文字表达”则属于高层次能力。这些能力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16.
如果您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伟大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如此灿烂辉煌,正是因为它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生活在这个版图之内的多姿多彩的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缘故。而在这其中,藏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重要成员,在构筑世界东方这一伟大文明的历史过程中,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的。这一点,除去史书有记载之外,至今,散布在祖国各地的藏族文物古迹,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一、首都北京的藏族文物古迹别看我国的藏族同胞居住在遥远的西南边陲,可首都北京,作为几朝古都,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藏族文物古迹,使不少…  相似文献   

17.
王燕飞 《科技信息》2010,(21):342-342,256
文章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对教育功能的转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常用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学界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有关论点的爬梳,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进程,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纵向上指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总体历史进程,横向上指人类进入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以后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专指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根本动力,由生产力发展导致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推动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几何学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壮丽史诗,它发源于四大文明古国,历经了由感性上各到理性的曲折,几何学历经千百年沧桑,却依旧生机勃勃,其根本性原因就在于它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最有价值的教科书,其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是其生命源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运用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构建起起基础教育的几何课程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模式上逐步实现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是深化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各学校类型和定位不同,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学校资源环境的差异,实行学分制不可盲目照搬,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特点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学分制实施后,在教学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