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九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对数学的贡献如何?他的生平如何?本期科技史专栏目中发表了沈康身和莫绍揆的两篇论文、沈文注重秦氏的主要数学成就,并与同时代西方数学发展水平作了比较,得出他远远领先于西方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谁是幂和公式的开山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晓勤 《科学》2002,54(3):53-56
数学难题之于数学家,犹如未被征服的高峰之于登山者,常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自然数幂和1p+2p+…+np=n∑r=1 rp(p∈N) (1)就是这样的古老课题之一.在这个课题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数学家都作出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它是数学多元文化的精彩一例.瑞士数学家伯努利(Jacob Bernoulli)、日本数学家关孝和、中国数学家李善兰都各自独立地作出过重要贡献,其中伯努利的名声最大,他给出了幂和的一般公式,公式中的一系列常数后来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也许,你会毫不犹豫地说:伯努利是幂和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国际数学领域中,有两位光彩夺目的华裔数学家享誉世界,一位是去世不久的陈省身,另一位就是世界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丘成桐。说起这位丘成桐,令所有炎黄子孙钦敬不已。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把当今世界数学科研的最新成就,推向了中国,推向了整个华人世界。因为他培养的50位博士,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其中许多人不仅已成为国际上的知名学者,而且也是我国科研院校数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军人物。笔者曾有幸目睹他的动人风采。前几年,他应邀来杭作学术报告时,我曾在浙江省科协的演讲厅里,听过他作的学术报告。他对国内数学发展的垂注关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数学比19世纪有哪些进展?对于非数学家来说,这是个难以搞清的问题;对于职业数学家,这也是个难以概括准确的问题.本世纪的数学发展迅速、分支林立,体系博大精深,远非一般人所能把握.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作了一项有益的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凭着自己对众多数学分支的通晓,把75年来数学的进展概括为22个主题,对我们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颇有借鉴意义.哈尔莫斯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曾给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当过几年助手.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遍历理论、代数逻辑、希尔伯特空间算子等等.《数学译林》1985年4期曾译出他的影响很大的论文《应用数学是坏数学》.  相似文献   

5.
可能除了理论物理学家之外,数学家则是需铅笔、纸,有时需图书馆以外而无须其他任何研究设备的唯一科学家了。大多数数学家至少有安定的家园。数学家的家庭,一般希望有稳定的收入,把他们的生活装扮得象科学院士世俗的富裕生活。数学家保罗·厄尔多斯,他充分利用数学家生涯赋予的自由散漫,数学研究完全占据他整整的一生。人们却称誉厄尔多斯是在生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这没有一点夸张,因为据说称誉厄尔多斯的在  相似文献   

6.
刘徽——中国第一代知名数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徽,是我国古代的大数学家,人们对他在中国传统数学上的贡献,近年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刘徽——中国第一代知名数学家》一文对此作了介绍,可供对中国古代数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7.
波利亚的数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亚是当代颇具特色的一位数学家兼教育家,他关于数学及数学教学和研究的思想丰富而深刻,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波利亚的数学思想》一文对此作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育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家苏步青年近八旬,今年是他从事数学教育的五十周年。苏老为本刊撰写了《数学教育五十年》一文。文中作者的回顾和体会,对我国年青一代的数学工作者将是会有启示和鞭策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张维 《自然杂志》2007,29(4):244-248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前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吴文俊院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及数学史家,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成果,在拓扑学研究和数学机械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2006年获邵逸夫科学奖。勤奋求学的少年时代1919年5月12日,吴文俊出生于上海,他是家中的长子,4岁时就被送进弄堂里的文蔚小学读书,学一些很简单的课程。他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次,活泼好动的幼弟文杰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当时表面看好象伤得并不重,没想到几…  相似文献   

10.
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凡业绩,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经历告诉所有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过数学考试,你仍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学家。如果我说一位造诣精深的数学家从小讨厌考试,你也许并不诧异,可我要接着告诉你,他痛恨考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数学成绩屡屡不合格,很多人一定会觉得纳闷:这怎么可能呢?数学家会考不好数学,这简直令人难  相似文献   

11.
米纳·里斯系美国一位女应用数学家。此文以回忆录形式叙述美国数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战争服务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战争对数学发展的促进,可作为数学史读,也可供我国数学家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最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可能也是外国人最熟知的法国科学界的人物——曾要求加入美国数学会而遭到拒绝。不是因为他的功绩不被承认,或者因为法国数学家应该受到某种排斥,而是因为尼古拉·布尔巴基(Nicolas Bourbaki)是作为个人会员请求加入的,但是这个人并不存在!布尔巴基是代表一个集体事业的假名,它通过自行遴选而不断更新,因而使它能永葆青春。可是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观察,会发现这并不妨害它变老。自从布尔巴基出版它的第一批书以来,已经四十年了。今天它还在继续出版。这是一个美好的事业,人们已经可以对它作出暂时的总结。总结无疑是肯定的,纵使它这二十年来的成绩不如过去。这些从事于一种不可能的、狂妄的、不理智的工作——这是前辈们的评价——的热心创业的青年数学家还没有达到他们的全部目的。但是他们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的外貌和语言。  相似文献   

13.
丘成桐先生是著名数学家,长于微分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领域,成就显著,1982年获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先生对数学家有偏见,未设诺贝尔数学奖)。在1983年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颁奖仪式上,一位数学界名人对丘先生评价道:“他的工作涵盖了整个微分几何的全部,展现了强有力的技巧、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他的勇气与视野。”  相似文献   

14.
正如十九世纪数学由于高斯而得以进一步提高一样,使本世纪数学得以飞跃是由于希尔伯特(DavidHilbert,1862~1943),那是并不过言的。事实上,尽管与他相匹敌的数学家为数众多、人才辈出,然而,正是由于受希尔伯特影响,二十世纪的数学的特征多少显示了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秦九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对数学的贡献如何?他的生平如何?本期科技史专栏目中发表了沈康身和莫绍揆的两篇论文。莫文则对秦的生平作了考证,并对秦九韶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两文又互为补充。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的专家和一般读者来说,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正>保罗·沃尔夫凯勒(1856年-1906年)是一位业余数学家。他生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在他父亲死后,沃尔夫凯勒成了一名药师。后来或是为了在精神上寻找寄托,又或是他在神奇的数学世界中得到了快乐,总之他决心研究数学,并设立了沃尔夫凯勒奖。保罗·沃尔夫凯勒进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求学期间,他痴狂地迷恋上一个漂亮女子,开始狂热  相似文献   

17.
杨雯 《科学通报》1957,2(10):311-311
中国数学会拟于今年8月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数学大会。大会将宣读数论、代数、几何、拓朴、函数、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数学、数理逻辑、数学基础、数学史、力学与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等论文。这次大会除邀请国内提出论文的及各大学和研究单位选派的数学家外,还准备邀请外国的数学家参加。在国外的我国数学家,也将通知他们来参加大会或把论文寄来代为宣读。中国物理学会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召开第二届全国  相似文献   

18.
汪晓勤 《科学》2003,55(6):58-60
尽管诗歌与数学在今天看来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和解答、运算法则以诗歌形式来表达,数学家本人也可能是诗人,数学家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诗歌,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歌颂数学家的业绩,诗歌中融入了数学的概念或意象,等等.自然,第一种情形乃是数学教育史研究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在一部分人中间似乎形成了一种看法:凡数学家,必定深居简出,性情孤僻,关在书房里摆弄常人不能理解的数字和符号。事实上就绝大多数数学家来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本期刊出的《当代富有色彩的数学家——斯梅尔》一文向读者介绍了活跃在数学多个领域的当代著名数学家斯梅尔,他的学术成就及他那色彩斑斓的生活。或许斯梅尔那不安天分的秉性,正是他成功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那么多美国研究机构的一个分水岭,也是美国发展应用数学的分水岭。在战前,大多数的数学家把应用数学视为第二流的脑力劳动,把应用数学家视为二等公民。尽管两位带头的美国数学家白科夫和维纳是卓越的应用数学家,他们在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