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主干线管道停气碰头焊接问题。因施工时停气会给燃气用户带来一定的损失与不便;必须缩短停气时间,以保证工程优质、安全、快捷。本文采用了带气切割、静态燃气、氮气隔断焊接方法。1压力控制因为城市主干线燃气管道一般为次高压管道,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帅  付雪松  崔嘉  董瑜 《科技资讯》2013,(28):70-73
X70管线钢在输气管道停气连头施工的特殊状况下,容易产生根焊裂纹缺陷.结合输气处某干线停气连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根焊裂纹问题,进行了产生原因分析和应对对策论述.  相似文献   

3.
理论和实验证实凝析气藏多孔介质表面润湿性由液湿性转变为优先气湿可显著提高气井产量,且气湿程度对气井产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气体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传统的液湿性定量评价方法((USBM法和Amott法))不适用于气体润湿性评价。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润湿性实验研究,整理并提出了气体润湿性评价的新方法:停滴法、气泡捕获法、表面能法、毛细管上升法。本课题组首次提出应用停滴法和气泡捕获法分别建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的方法,确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指标,为气湿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理论和实验证实凝析气藏多孔介质表面润湿性由液湿性转变为优先气湿可显著提高气井产量,且气湿程度对气井产量影响较大。但是由于气体具有较强的压缩性,传统的液湿性定量评价方法((USBM法和Amott法))不适用于气体润湿性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和润湿性实验研究,整理并提出了气体润湿性评价的新方法:停滴法、气泡捕获法、表面能法、毛细管上升法。首次提出应用停滴法和气泡捕获法分别建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的方法,确立了气湿性定量评价指标,为气湿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考虑气体滑脱对气窜速度的影响,从停泵/启泵两阶段中气体的流动特性入手,提出了离散滑脱滞后时间法气体上窜速度计算模型。在多相流气体滑脱速度计算中,提出了时间滑移网格的算法。以四川元坝某井为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经现场验证,该模型可满足作业需求。结果表明,采用离散滑脱滞后时间法计算深井气窜速度是可行的;深井段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超临界态气体滑脱现象不严重,对气窜速度影响不大,临近井口段气体滑脱较大;不考虑气体滑脱与考虑气体滑脱相比,气窜速度误差高达76.36%;随停泵时间延长、监测气体显示时间延长、油气层顶界位置上移,迟到时间减小,气窜速度均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6.
结合天然气置换过程中涉及的用户停气、低压放散、工作量大等实际问题,对焦炉煤气与天然气的燃烧速度和气体流速进行了理论计算及燃烧试验,得出了在一定压力范围内焦炉煤气与天然气低压混烧技术。  相似文献   

7.
韩丽 《科技信息》2012,(20):62-63
本文基于GIS技术,通过工程项目实例,结合燃气管网的特点,利用网络追踪算法,建立了爆管分析系统,即在燃气管网发生爆管后,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准确地搜索出停气调压器、关闭阀门以及停气用户等信息。  相似文献   

8.
引青设(口,.甄P)是一概率空间,(.乡几)。》:是少的上升子。一代数列,(.乡几)。》;的简单停时和有限停时全体。X~(叭,忆气)。):表示适应序列。T.和T分别表示 为叙述简洁常省去“。>1,,记号而把(乡气)。)1,(二。)。》,,(二,,.少几)。,;记成C气),(。,)和(二。尸乡二)。记 T(了)~{云〔T:E二,存在}定义适应序列X称为T(了卜subpramar七,若T(X)是定向集,且hm,uP_P(二,一刀(‘。!式)>8)一o,才〔T(万)t‘.e少,(尤〕VS)O;若X与一X~(一气,乡吸)均是T(x)一犯饰ramar七,则称X是T(了)一p1’amar七。若存在t0任T,V云。《,〔T,有:任T(X),则T(J卜…  相似文献   

9.
由于燃气的易燃易爆特性,一旦埋地燃气管道发生大规模泄漏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在埋地燃气管道阀门上安装远程控制机构,当发生大量泄漏时及时关闭阀门则有助于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燃气管道阀门数量众多,为便于远程控制机构安装点位的选择,建立了一种城市燃气管网阀门远程控制机构优化布设方法。从风险的视角结合远程控制机构数量与停气负面影响,构建了停气单元效益函数,基于相关规则对停气燃气管道进行合并,获得了远程控制机构布设最佳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水合物浆液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油-气-水多相安全混输的方式逐渐受到油气生产和集输部门。利用一套近中试规模的模拟水合物循环管路,研究了在水合物阻聚剂存在条件下,不同初始含水率(20.0%~30.0%)水合物浆液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颗粒的形成,体系流量伴随着波动逐渐下降,最终趋于稳定;而体系压差呈现先剧烈增加,而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与初始原料气组成相比,水合物浆液形成后体系内平衡气中轻烃组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从而导致平衡气水合物生成条件曲线向着低温高压区域偏移。由水合物浆液宏观形态演化过程可知,随着水合物颗粒的形成,原有的油水乳液结构遭破坏,最终形成的水合物浆液为固(水合物)-液(柴油)分散体系。另外,由不同时间(2 h、4 h和8 h)的停输/重启实验可知,水合物浆液表现出明显的触变性流体特征,且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加,其触变性特征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