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交网络配流有平衡配流模型和非平衡配流模型,两者各有适用范围。根据乘客选择乘车路径的心理特征,分析了最少换乘下的路径选择和阻抗计算,然后根据Logit模型提出了公交网络配流的非平衡模型和算法。最后给出具体算例得到了每一路公交车的OD矩阵,计算速度较快,可适用于大型网络。  相似文献   

2.
考虑站点泊车容量和运送能力双重限制条件下的公交网络系统随机平衡分配问题,建立了与其相等价的数学规划模型,并提出有效的迭代算法.由于线路容量的限制,会导致乘客的过载延迟,车辆排队会使过载延迟进一步增加.在该模型中,乘客的过载延迟时间可由相应容量约束的拉格朗日乘子计算得到,车辆排队延误时间由排队论的理论求得.最后,实例表明该模型和算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首先提出一个刻画交通配流演化的动态系统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路径流量日复一日的动态调整过程,而且其稳定状态对应于Logit随机用户均衡状态.随后分析了该模型的几个特征,包括模型稳定状态与随机用户均衡状态的等价性、模型稳定点的唯一性和模型收敛性.所提出模型被刻画作一个离散的动态系统,且具有一般的形式,文中也给出了它的一个具体形式.最后,利用一个数值算例对该动态系统模型的应用及性质进行了说明.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路径流量日复一日的动态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4.
考虑出行者路径选择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参考点依赖,以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路径选择决策规则为基础,建立随机网络用户均衡及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力图展示现实中的交通流分布形态.提出了求解模型的算法,并通过简单的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进行验证.考虑到日常出行路径选择是一个重复的学习与更新过程,通过模型描述出行者路径选择过程中的学习、选择和更新行为,进一步建立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动态交通系统,最后通过算例说明动态交通系统演化到用户均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动态用户均衡配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个动态用户均衡配流模型 ,它能够预测多 OD对交通网络中交通流的动态变化 ,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出该模型最优解的条件 ,并证明了该条件与动态用户均衡相一致 ,该模型可以调控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量 .  相似文献   

6.
OD分布与随机均衡分配的组合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交通规则实践缺乏考虑交通信息的随机性,从而降低了它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为此,通过分析出行路选择和目标选择的随机性,建立了交通网络OD分布与随机平衡(或均衡)分配的组合模型,通过引入拉格朗日函数,证明了模型最优解满足随机用户平衡条件和OD分布的要求且最优解是唯一的;最后给出了模型的方向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城市\"城外居住、城内上班\"这种生活-工作模式的普及,居民出行距离延长引起公交半径的增加,换乘就不可避免。针对这一现实需求与公交网络的特性,提出了符合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广义公交路径定义,重点分析了乘客出行行为符合马氏决策过程的\"无后效性\",详细给出了出行过程中涉及的状态-行动空间及状态转移概率,建立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非平衡公交客流分配模型,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最后,以成都市部分公交网络的实际运营数据为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实例验证,并根据配流结果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交通分析模型的路径选择过程中,Logit模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模型对误差项的IID假设既是简化计算的原因也是其致命的缺陷。为了弥补模型的不足,分别从两个层面构建Logit模型,即考虑选择肢之间的相似度和用户对路径长度的敏感度。用数学推导证明该模型的解与随机用户平衡的解是一致的,以及解的唯一性,并采用MSA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了引入不同因素对Logit型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分配结果的影响方式与程度。结果表明,公共因子使得路径选择概率更离散,但路网的总行程时间最小;而路径长度敏感系数使路径间流量分布更均匀,两者同时考虑时模型的各项指标均居中。  相似文献   

9.
公交网络换乘矩阵的分析与算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居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时,换乘次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公交网络中的换乘距阵的建立方法,给出相应的算法,并分析其数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后悔视角下的多用户多准则随机用户均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用户多准则的交通网络中,假设出行者的出行时间价值是异质的,服从某一连续分布函数,且考虑出行者的后悔厌恶水平,建立了基于后悔理论的logit形式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然后,给出了与该模型等价的变分不等式问题,并使用相继平均法求解.最后用一个算例来说明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算例结果表明,后悔厌恶水平确实影响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并且随着后悔厌恶水平的增加,高出行时间价值的出行者选择路径的变化幅度先大后小,相反低出行时间价值的出行者选择路径的变化幅度先小后大.  相似文献   

11.
多类型弹性需求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路网中存在的混合路径选择行为。基于出行者对路网状况熟悉的不同程度,对出行者进行分类,建立了多类型弹性需求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并提出基于对角化算法和MSA算法的组合求解算法。用一个简单的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弹性需求用户平衡分配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具有弹性需求的交通网络随机用户平衡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将其描述为一个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拥护公交网络系统的平衡分配问题,并针对公交网络系统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求解算法 法。实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公交网络车费设定问题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城市公交网络系统车费的合理设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考虑到乘客对公交收费变动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改变网络上乘客的流量分布,运用Sackelberg博弈理论,将这一问题描述为一个两级数学规则问题,在一定的公交网络收费结构下,乘客在网络上的流量分布可由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进行估计,鉴于两级规划问题的非凸性,提出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最后,给出一个仿真算例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变分不等式的双层平衡表示及其在交通流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Hartm an-stam pacchia 变分不等式的一种双层平衡等价表示,指出了变分不等式与系统平衡之间的深刻联系,并讨论了它们在交通流分配用户平衡(UE)和随机用户平衡(SUE)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停车换乘作为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以及城市停车问题.合理的停车换乘没施选址和停车费用都将大大提高停车换乘设施的作用和完善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功效.本文以通勤廊道的停车换乘系统为对象,分别考虑政府经营和企业经营两种模式,提出了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停车换乘条件下停车换乘选址及停车费用优化问题.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分支定界算法求解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可以为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对停车换乘设施的建设方案的评价提供决策支持,对停车换乘系统的发展和规划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基于运输量提供运输费用折扣的情况推广至运输问题.对求解折扣运输问题的遗传算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生成随机可行解的方法以及两种能够保持可行性的遗传算子,并用数值例子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交通诱导中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的博弈协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是交通分配中的两种均衡思想,代表着交通分配时的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两种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在分析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引入博弈论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的思想,建立了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并给出一种启发性的路网分配求解算法.在不同交通需求条件下分别设计用户最优、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协调、系统最优3种均衡思想下的一组试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验证了系统最优与用户最优之间协调的博弈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