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黄山岩体是含有较大型铜镍硫化矿床的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本文通过岩体主要造岩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岩体化学成分特征与含矿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新疆哈密黄山南含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侵位于下石炭统干洞组片岩中,岩体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其原始岩浆具富镁贫钙、碱质钛略偏低特征,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是上地幔经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成岩温度为1900~750℃,压力为223.8~285.4MPa,氧逸度为10~(-13)~10~(-14)。  相似文献   

5.
新疆黄山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热侵位于下石炭统干洞组变余砂岩、砂质灰岩、细碧玢岩中。杂岩体分为三个侵入期,其中第二期岩石构成了黄山岩体主体。分异较好,由下向上、由西向东可分出辉石橄榄岩相、橄榄二辉岩相、二辉岩相、苏长辉长岩相、辉长岩相。杂岩体是原始岩浆经过深部液态分异和金属硫化物熔离后的派生岩浆结晶形成。这种派生岩浆具富镁、贫碱、低钙特征,归属于橄榄拉斑玄武岩系列。杂岩体结晶温度为1500—860℃,压力为0.26—0.250GPa,fo_2为10~(-11)—10~(-13)。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Hawk Ridge铜镍成矿带内铜镍硫化物矿床和矿(化)点均受一套古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火成堆积岩体控制;该成矿带从北向南已有4个矿床圈定了矿体和资源量,分别为:Faclo7矿床、HA矿床、Gamma矿床、Pio Lake矿床。通过对该成矿带矿床Cu、Ni元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了解了该成矿带内Cu、Ni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佐证了岩浆活动带侵入方向和顺序,揭示岩浆源应该分布在该成矿带南部;也表明下一步寻找富矿体应该集中在成矿带南部区域。根据该成矿带矿床Cu/Ni比值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成矿带矿床属于与溢流玄武岩型铜镍矿;并且该带内各矿床为同一岩浆演化过程成矿,但Pio Lake矿床经历了岩浆后期含矿热液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白家咀子含镍超基性岩体各类岩石中成矿元素镍的分布状态、元素间的相关性及组合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对岩浆中镍富集成矿的某些特征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褐铁型红土镍矿中提取有价元素,对我国镍、铁、钴等战略金属资源供给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其镍含量低、元素赋存状态复杂,一直作为“呆矿”堆存。硫酸加压浸出工艺是目前处理该矿的主流工艺,但还存在浸出渣难以处置、高压釜易结垢等问题。因此,亟待一种新工艺能够从根本上避免硫酸法所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褐铁型红土镍矿湿法处理工艺研究进展,并特别介绍了非常规湿法介质处理方法,如硝酸加压浸出、硝酸常压浸出、盐酸浸出工艺,以期为红土镍矿技术研究和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甘肃、新疆、西藏等地十一个超基性岩体中附生铬尖晶石化学成分的统计推断,发现在成矿岩体中附生络尖晶石五种主要成分的(?)值均小于2.04,而非成矿岩体中附生铬尖晶石的Cr_2O_3和 Al_2O_3的(?)值大于3.且(?)(Cr_2O_3)>(?)(Al_2O_3)>(?)(Fe_2O_3)>(?)(FeO)>(?)(MgO).这一结果可以用来预测超基性岩体的含矿(Cr)性.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萨德伯里(sudbury)地区分布一种成因上与萨德伯里陨石撞击事件无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该类矿床的形成受古元古代尼帕辛(Nipissing)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套控制,其中以莎士比亚(Shakespeare)矿床和奈恩(Nairn)矿床为典型。奈恩岩体在地表出露Ⅰ号和Ⅱ号两个岩体,呈北东走向岩墙式分布,在深部二者合并为一个整体。奈恩岩体的岩浆分异性良好,从岩体底部至顶部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下部辉石岩相和中部苏长辉长岩相为主要含矿岩相。辉石岩中发育块状-半块状铜镍硫化物;苏长辉长岩中发育浸染状-星散状铜镍硫化物。奈恩岩体中各岩石单元属于钙碱性系列。根据(Mg/)对(Mg+)/Si变异图、(Mg+Fe)/Ti-Si/Ti图解、(Na2O+K2O)对SiO2变异图、Al2O3对SiO2变异图、FMC图解,奈恩岩体属于镁铁-铁镁质、低铝、弱碱质和低钙(贫钙)岩体。奈恩地区成矿机制概括为四个岩浆演化阶段,第一、第二阶段中的含硫围岩混染作用、双扩散对流作用,对岩浆分异和含硫岩浆的熔离起了重要作用,铜镍硫化物的最终形成主要是在第三和第四阶段完成。  相似文献   

11.
运用多元离子复合渗镀合金的方法,采用自制的二元复合靶对Al2O3陶瓷表面进行Ni-Ti复合渗镀,实现了Al2O3陶瓷表面的合金化。采用EDS,SEM,XRD分析方法和声发射划痕试验对Al2O3陶瓷表面的沉积层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沉积层成分、物相以及界面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沉积层中含有镍、钛、铁等元素,各元素分布较为均匀,没有明显的成分聚集现象;沉积层由镍钛的氧化物Ni[TiO3]、镍钛化合物Ni4Ti3、镍单相组成。沉积层与Al2O3陶瓷基体界面成分过渡连续,没有显著的微观和宏观缺陷;声发射划痕实验结果表明,沉积层与陶瓷基体结合得较好,在100N的最大载荷下,沉积层没有出现剥离和崩落现象。这一方法为Al2O3陶瓷表面合金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221铀矿床位于黄沙铀矿区中部,其深部及外围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系统采集矿床坑道内矿石及围岩样品,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矿石与围岩中微量元素的分类明显不同,相关性上也有较大差异。与该矿床铀迁移、富集密切相关的元素有Sc、Ni、Y、Nb、Sr、Cs、P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特征显示铀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上、下地壳混合的特点,成矿流体具有幔源性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Al-Mg合金直接氧化合成Al/ Al2O3存在Mg的挥发及线性生长动力学特点的分析,在把表面MgO形成过程看成是Al2O3向MgO中的溶解过程并认为MgO部分为n型氧化物时,氧化过程有利于Al2O3的形成:Al-Mg合金直接氧化过程中,Mg的挥发满足Al2O3形成的两个条件,Mg挥发促进表层P型MgO的生长和内层n型MgO中Al2O3的形成,促进MgO向MgAl2O4的转变过程;MgAl2O4在Al2O3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MgO向MgAl2O4转变过程中,生长应力导致MgAl2O4中形成间隙,Al熔体通过此间隙向氧化前沿进行渗流输运;Al2O3的生长动力学取决于MgO向MgAl2O4转变的速度,MgO向MgAl2O4转变速度加快是Al/Al2O3生长动力学呈线性关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IR技术研究了双金属Rh-Co/Al_2O_3催化剂的Rh-Co相互作用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Rh_2CO_2(CO)_(12)簇合物制得的Rh_2CO_2/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强,使其在673KH_2还原后产生一种新的线式CO吸附的Co中心。此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不同于Co_2/Al_2O_3(由Co_2(CO)_8制得)上的Co中心。由金属盐共浸制得的(Rh+Co)/Al_2O_3中的Rh-Co相互作用弱,Co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性能与单金属Co_2/Al_2O_3相同。Rn_4/Al_2O_3(由Rh_4(CO)_(12)制得)上3种CO吸附的Rh中心对CO和NO的吸附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孪生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强于NO;在线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与NO相近;在桥式CO吸附的Rh中心上,CO弱于NO。CO在Co_2/Al_2O_3上不产生分子吸附态。  相似文献   

15.
酸溶法是目前对蒙脱石进行活化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酸溶速率的主要因素,并在得出的最佳溶出条件下对Al2O3的溶出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结构中Al2O3的盐酸溶出过程适用平板-内扩散控制模型,其浸出率X对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表示为(1-X)2=-kt;其表观活化能约为24.3 kJ/mol。  相似文献   

16.
以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Al2 O3 和聚四氟乙烯 (PTFE)填充聚醚醚酮基 (PEEK)复合材料 ,利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纳米Al2 O3 和PTFE填充PEEK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 ,纳米Al2 O3 使PTFE填充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其改善程度与纳米Al2 O3 的填充量有关 ,当纳米Al2 O3 的含量较低 (3% )时 ,纳米Al2 O3 PTFE PEEK复合材料与钢对偶面产生的磨损模式以磨粒磨损和犁削为主 ;而当纳米Al2 O3 的含量较高 (10 % )时 ,纳米Al2 O3 填充PEEK的磨损模式主要是粘着磨损 ;纳米Al2 O3 的含量为 5 %~ 7%时 ,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最低。随着载荷的增加 ,纳米Al2 O3 PTFE 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将因纳米粒子效应和表面摩擦温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不同Al2O3厚度的Co/Al2O3/FeNi隧道结,并在77K温度下测量了其输运特性。发现随着厚度的增加,TMR下降。但是当Al2O3厚度降为2nm时,磁电阻不再出现典型的双峰曲线,而是呈现高阻和低阻两个状态。测量了隧道结的TMR随外加电压的变化、伏安特性曲线、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综合所有因素,在文中制备条件下,Al2O3厚度为4nm时,隧道结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用硝酸铝和碳酸铵为原料,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Al2O3溶胶.用液-液混合分散法将制得的纳米Al2O3溶胶分散于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丙酮溶液中,得到无色透明的纳米Al2O3/PVAc复合溶胶,将溶胶刮涂制膜,得无色透明的Al2O3/PVAc复合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表明,Al2O3在PVAc粒径在30~35 nm范围内,平均密度31.2 nm、体积平均27.5 nm、数均25.3 nm .Zeta电位值为-42.5 mV.并对Al2O3/PVAc复合溶胶进行紫外吸收测试,结果显示,与纯PVAc溶液相比,最大吸收峰蓝移10.4 nm,且吸光度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19.
分子筛催化剂结晶度和硅铝比的X射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分子筛催化剂的硅铝比(SiO2/Al2O3)是通过准确测定分子筛晶体的点阵常数来完成的。分子筛晶格骨架中,硅氧四面体(SiO4)中SiO键长小于铝氧四面体(AlO4)中AlO的键长,分子筛晶体的组成不同,其晶胞的点阵常数将随之变化。点阵常数与硅铝比的变化关系可用经验公式表达。测定分子筛晶体的点阵常数采用内标法,该法比化学分析法要简便、快捷。由于分子筛催化剂的不稳定性,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结晶度和硅铝比,必须对分析样品进行稳定性处理。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严格控制测试条件,以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用积分计数法测量结晶度,其结果优于峰高法和半高宽法。CRC1分子筛催化剂随老化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分子筛的点阵常数则随之减小,硅铝比则随之增大。在老化温度为750℃以下进行处理时,结晶度和硅铝比的变化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丹巴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型 Cu- Ni- Pt族元素矿床中 ,含有多种铂族元素矿物。通过显微镜下矿石结构构造等特征的研究 ,将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四个成矿阶段 ,铂族矿物均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期。文章还讨论了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