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化学修饰与酵母菌对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化学修饰-酯化前后啤酒酵母对Pb^2+的生物吸附作用。酵母菌能结合Pb^2+,酯化后其能力下降,用盐酸--甲醇酯化,其吸附能力下降35%,表明酵母菌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时,表面的羟基着较重要的作用。在强酸性条件下时,甲醇酯化和未经修饰的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一样,盐度和Ca^2+,Mg^2+对生物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经甲醛处理的绿茶对水中的Pb ̄(2+)和Cu ̄(2+)及Fe ̄(3+)的吸附性能,采用示波极谱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测试手段,测得Pb ̄(2+)、Cu ̄(2+)和Fe ̄(3+)的吸附率平均值分别为83.72%、83.56%和81.89%。还考察了绿茶用量、金属离子浓度及pH值等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并对绿茶吸附全属离子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自制黄原酯棉对CU(Ⅱ)和Pb(Ⅱ)的动态吸附条件及模拟量共存元素对吸附的干扰程度,拟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绞股蓝及其浸泡液中Cu和Pb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pH=3、黄原酯棉用量为0.2g、流速为3mL/min时,浓度不低于0.02μg/mL的Cu(Ⅱ)和Pb(Ⅱ)能被定量吸附;用HNO3或1∶1HNO3(2mL)可完全解吸;当有Ca2+、Mg2+、K”、Fe3+(40mg)、Al3+、Cm4(10mg),Mn2+、Cr-(5mg)和Na+(500mg)之一共存时未出现干扰;模拟消化液中共存离子对校正曲线影响很少;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7(Cu)和0.996(Pb);消化法标准回收率为96%~104%(Pb)和97%~103%(Cu),浸出液法标准回收率为95%~102%(Pb)和97%~101%(Cu)。  相似文献   

4.
以蟹壳为原料探讨壳聚糖的生产条件,分别研究了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和絮凝剂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及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蟹壳种类不同,制备工艺中所需的酸碱浓度及处理时间也不一样.在静态条件下,体系的pH值、吸附时间、壳聚糖用量和金属离子浓度对壳聚糖的吸附性能有较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壳聚糖对Pb2+ 、Cr(VI)、Cu2+ 的吸附去除率均可达到98% 以上.在pH值为4~5时,壳聚糖对rafafix red 和m atafixblue 两种染料模拟废水的色度去除率也可达到95% 以上.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链段中含有-NH2,-OH活性基团,与重金属离子形形茂配位化合物,可制成高分子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以Cu^2+和Pb^2+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界因素温度、PH、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并从等温吸附方同发,研究了吸附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6.
白庙子斜发沸石经化学改性为Na、NH4、K、Mg、Ca型矿样,室温下与Pb2+、Cd2+静态离子交换.试验发现,Na、NH4、K型矿样对Pb2+交换容量提高20%,对Cd2+提高3~8倍,Mg、Ca型提高不显著.P2+交换容量与配位阳离子价数直接相关,Cd2+交换容量与配位阳离子价数、离子半径均有关.矿样对Pb2+的分离选择性能优于Cu2+、Cd2+.  相似文献   

7.
用蛭石吸附法脱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蛭石作为吸附剂,处理水中的重金属(Cd、Cu、Fe、Pb、Ni).对70℃的中性水,吸附时间3h,蛭石对浓度为10mg/L的镉、铜、铁、镍、铅的脱除率为99%左右。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蛭石在所选条件下达到吸附平衡时对上述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对金属离子混合溶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蛭石对Cd、Cu、Fe、Pb、Ni的吸附容量分别为2.0,3.5,5.5,1.0,2.5(mg/g).采用固定式吸附柱脱除石油污水中的重金属,镍脱除率为34.2%,铅脱除率为43.6%,其余三种脱除率均在70%以上。若消除其他被吸附物质的干扰,可将水中上述金属离子的含量处理至生活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8.
黄孢展齿革菌菌丝球上铅的解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Pb^2+从黄孢展齿革菌菌丝球上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HCl、HNO3、NaCl、Na2S2O3、EDTA和柠檬酸都是有效的解吸剂,以硝酸的解吸效果为最好。考察了解吸剂浓度、解吸剂用量、解吸时间对解吸效果的影响,当硝酸浓度为0.1mol/L,解吸时间为10h,解吸剂用量为50mL时,解吸效果最好,解吸率达98%以上。菌丝球重复使用四次,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向被测水样中加入适量Bi^3+和Na2S,使水样中Cd^2+、Cu^2+、Pb^2+与Bu^3+一起形成硫化物的共沉淀。将沉淀物用热稀硝酸溶解,定容后,直接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通过沉淀富集,可以测定水样中用直接火焰吸光光度法无法测定的低浓度Cd^2+、Cu^2+和Pb^2+。  相似文献   

10.
文中研究了七种重金属离子对球形红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该菌对Pb3+和As5+有很强的抗性,重金属化合物浓度达20mg/100ml时仍不影响该菌的生长;对As3+、Cd2+、Cr5+、Cu2+、Hg2+的抗性较前述三种重金属较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体中Cd2+污染问题, 采用生态安全型火山渣进行吸附低温水体中Cd2+的实验研究, 分析火山渣吸附Cd2+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火山渣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Cd2+吸附剂, 1.00 g火山渣对10 ℃,0.5 mg/L水体中Cd2+的去除率达97.10%; 接近中性环境有利于吸附Cd2+; Ca2+,Mg2+,NO-3对火山渣吸附Cd2+有抑制作用, Fe2+和 Mn2+的抑制作用较小; 当NH+4和NO-2的质量浓度低于50 mg/L时, 对吸附无影响, 当其质量浓度大于50 mg/L时, 对吸附有抑制作用; SO2-4对吸附作用无影响; 质量浓度较大的HCO-3对吸附Cd2+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氨替比林-2,4-二氯苯酚酶偶联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及一部分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Ag+、Hg2+离子是该酶催化反应的较强抑制剂,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5μg·L-1及4mg·L-1,I50分别为20μg·L-1及77mg·L-1。  相似文献   

13.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腐殖酸FA和HA与金属离子(Ca2+、Mg2+、Co2+、Ni2+)的络合作用,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比较稳定,在溶液中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 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形成常数比HA的大 腐殖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农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火山渣为吸附材料, 研究其对低温水体中SO2-4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火山渣对SO2-4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当SO2-4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1 000 mg/L时, 吸附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ρ(SO2-4)=1 000 mg/L时, 火山渣最大吸附量为6.24 mg/g, 平衡时间最短, 为4 h; 吸附过程的最佳pH=7; Ca2+,Mg2+对火山渣吸附SO2-4有一定促进作用, 而Cl-与NO-3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中Na+、K+、Ca2+、Mg2+、Fe2+、Fe3+六种离子对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的影响和溶解氧、阳离子、粘土矿物以及细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采出污水配注聚合物的参考控制指标和限度。研究结果表明,高价金属阳离子是影响聚合物水溶液初始黏度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Fe3+>Mg2+>Ca2+>Na+>K+。配制用水的基本要求是不含铁离子,Ca2+离子含量控制在2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mg/L以下;Mg2+离子含量控制在1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30mg/L以下;Na+、K+离子含量应该控制在20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0mg/L以下。高价金属离子和溶解氧是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Mg2+(Ca2+)>Fe3+>Na+(K+),一价阳离子和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细菌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非稀土掺杂的Li6(La2Ca)Nb2O12∶Mn4+远红色发光荧光粉, 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光谱技术研究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 在Li6(La2Ca)Nb2O12∶Mn4+的荧光光谱中, 以327,494 nm为中心出现2个宽激发带, 在700 nm远红光区出现Mn4+2Eg4A2g跃迁发射峰, 其活化能ΔE=0.437 eV, 即该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用光助Fenton体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几种不同的氧化体系对水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进行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降解效率依次为:UV/FentonUV/H2O2无光Fenton>UV/Fe2+UV>H2O2;紫外光与Fenton体系之间存在协同效应;UV/Fenton体系是高效的降解体系;pH值、H2O2浓度、Fe2+浓度是光化学降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均相共沉淀法, 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pH值和尿素浓度, 经700 ℃烧结后合成一系列Y2O3∶Er3+,Yb3+上转换微纳米晶颗粒. 用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ITR)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物相结构、 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 并分析上转换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前驱体溶液中的pH值对Y2O3∶Er3+,Yb3+粒径影响较大, 随着pH值的升高, 粒径明显增大, 样品在绿色(500~600 nm)和红色(650~700 nm)的上转换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红绿比逐渐减小; 尿素浓度对Y2O3∶Er3+,Yb3+纳米颗粒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发红光的荧光粉SrGdGa3O7:Eu3+。漫反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中Eu3+的电荷迁移带、Eu3+离子f→f跃迁以及Gd3+离子8S7/2→6I7/2的跃迁相互吻合;监测Eu3+离子的特征发射,激发谱中有Gd3+离子的激发线表明存在Gd3+→Eu3+的能量传递。发射光谱中以5D0→7F2 跃迁为主,表明Eu3+离子所占据的晶体学格位没有对称中心的Cs格位。根据低温下的发射光谱计算了7F17F2 能级完全解除简并后的每个分裂能级的位置。Eu3+的发射发生明显的温度猝灭现象,同时发射谱线的分辨率也逐渐降低。Eu3+离子的5D07F2 跃迁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衰减曲线相似;随着温度的升高,荧光发射强度衰减越快,但是仍然处于毫秒数量级;5D0 → 7F2 跃迁是宇称和自旋禁阻的跃迁,所以荧光衰减时间比较长。  相似文献   

20.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Li1.18Ni0.15Co0.15Mn0.52O2, 并对其进行Cu3(PO4)2表面修饰. 用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测试样品的表面形貌, 并对样品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及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结果表明: Cu3(PO4)2均匀包覆在材料表面, 以非晶态存在, 修饰后Li+在过渡金属层中的有序排列被破坏; 表面修饰后富锂材料的首圈库仑效率由77%提高至94%; 表面修饰前后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均为244 mA·h/g, 100圈循环后经Cu3(PO4)2表面修饰的富锂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为203 mA·h/g, 容量保持率为83%; 表面修饰后的材料在3.0,2.7 V出现了一对氧化还原峰, 相对应在充放电曲线出现新平台; Cu3(PO4)2修饰后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阻抗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