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用离子导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其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清洁的发电而被广泛研究。其中电解质--离子导体材料是影响固体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热力学稳定性的关键。作为所期望的电解质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高的离子导电,(2)低的电子导电,(3)在使用条件-热力学稳定,(4)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一些荧石相关结构和钙钛矿塑结构的氧化物中通过掺杂和取代形成氧空位可得到高的氧离子导电性。本文介绍了一些这类离子导体材料,并讨论了它们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SOFC用固体电解质薄膜制备方法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电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脉沉积法、流延法、溅射法、等离子喷涂法,压制法等。  相似文献   

3.
以稀土复合氧化物La_0.7Sr_0.3CoO_3为阴极材料,YSZ为电解质,Pt为阳极,组装了H_2-O_2燃料电地.测试了电地的V-I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在1000℃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08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的工作电压为0.54V,电流密度为150mA/cm ̄2.  相似文献   

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其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清洁的发电而被广泛研究.其中电解质—离子导体材料是影响固体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热力学稳定性的关键.作为所期望的电解质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高的离子导电,(2)低的电子导电,(3)在使用条件一热力学稳定,(4)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一些荧石相关结构和钙钛矿塑结构的氧化物中通过掺杂和取代形成氧空位可得到高的氧离子导电性.本文介绍了一些这类离子导体材料,并讨论了它们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全固态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它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且其尾气中的有毒成分含量极低,是未来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的理想选择之一。SOFC 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450~1000℃。高温下(800~1000℃)尽管SOFC 在燃料选择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但是材料性能衰减的加快、运营成本的提高,以及系统的开关速度变慢等一系列缺点也愈加明显。因而,SOFC 主要朝着低温化的趋势发展。降低SOFC 工作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固体电解质的电导率,以尽量减少电池的欧姆阻抗。本文综述了萤石型、钙钛矿型和复合型3 类固体电解质材料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未来中低温SOFC 电解质材料的研究方向。钙钛矿型电解质材料在中低温下具有较高的纯离子电导率,且具备丰富的改性空间,有望成为将来中低温SOFC 电解质材料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概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原理,综述了ZrO2基固体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少量氧化钴对YSZ粉体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YSZ粉体中添加0.5 mol%氧化钴后,YSZ电解质1 200℃即可烧结致密,比未掺杂时降低了200℃。利用空气喷涂法制备的添加氧化钴的YSZ薄膜在1 280℃制作的单电池,在800℃时OCV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1.02 V和353 mW/cm2,结果表明薄膜已经完全致密。  相似文献   

8.
唐维来  张强  杜金凤  刘欢 《科技资讯》2013,(32):126-126,128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电解质支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数学模型,基于此模型发现当pitch和接触电阻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优rib宽度使输出电流密度最大。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当pitch一定时,最优rib宽度与接触电阻近似成线性关系。最后给出了最优rib的优化公式。  相似文献   

9.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分析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电介质和电极材料面的性能和特点,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目前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全固体结构的燃料电池,是当前新能源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阳极做为燃气的电化学氧化场所对于电池性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各向异性择优取向薄膜的椭偏光谱术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出一组具有特殊择优取向的各向异性薄膜的椭偏公式,并以光轴沿着薄膜表面及光轴垂直薄膜表面的各向异性薄膜为例,分别在透明和吸收波段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椭偏谱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固体表面上形成的蒸发薄液膜,对微细空间内的传热有重要强化作用。论文对平面蒸发薄液膜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从汽-液界面上的边界条件得到无量纲液膜厚度随时间变化的发展方程。还探讨了液膜的稳定性特性。这种稳定性特性对热边界条件不敏感,但对工质扩散常数、界面温度梯度(Marangoni效应)的依赖较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 在n型(100)Si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54~124 nm)的纳米氮化硼(BN)薄膜.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BN薄膜结构为六角BN(h-BN)相(1 380 cm-1和780 cm-1)结构. 在超高真空系统中测量了不 同膜厚的场发射特性, 发现阈值电压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厚度为54 nm的BN薄膜样品阈 值电场为10 V/μm, 当外加电场为23 V/μm时, 最高发射电流为240 μA/cm2. BN薄膜场发射F-N曲线表明,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电子隧穿了BN薄膜表面势垒发射到真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个考虑毛细压力对液膜在垂直平板上蒸发影响的模型.导出了此过程的控制方程组并用可变步长的Runge-Kutta方法进行数值积分.数值结果与Nusselt膜冷凝理论的分析解进行比较,当液膜变得足够薄时,结果与Nusselt膜理论产生显著偏差.这可能是由于Nusselt膜理论没有考虑毛细压力对液膜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激光分子束外延制备薄膜是在传统分子束外延和普通激光淀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原子层、原胞层尺度研制薄膜的技术和方法.简要介绍了激光分子束外延的装置和工作原理、特点与优势及其研究内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al Study on Photoemissive Thin Films With Ultrafine Partic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3,38(15):1262-1262
  相似文献   

17.
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铁电薄膜研究的新进展,分析了铁电薄膜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铁电薄膜在铁电存储器及热释红外探测器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铁电薄膜及器件设计研究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就真空镀膜机内几何配置对薄膜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对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调整真空室内的几何配置可以获得最佳的薄膜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 FED场发射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陈述了非晶金刚石薄膜特殊的优点后 ,对用金刚石薄膜制作场发射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还介绍了利用金刚石薄膜和阳极选择的方法对Spindt FED作了改进 ,从而使平面 FED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