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利用自补图的性质和自补图的构构[1]证明阶数p≌0,1(mod4)>9的自补图其周长最大为 p,最小为 p—2.  相似文献   

2.
通过剖析4n阶和4n+1阶自补图之间的关系,应用度序列的方法,以4n阶自补图为基础,给出了构造4n+1阶自补图的递推方法。  相似文献   

3.
木素磺酸铁(Ⅱ)螯合反应特征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磺化木质素与Fe^2+离子反应的反应特征及其产物木素磺酸铁(Fe-LS)的水溶性、紫外吸收光谱和分子量分布等性质的研究。表明,Fe-LS中的总铁含量高达23.4%(W/W),且表现为Fe(Ⅱ)形态,其水溶性pH而变化,在碱性条件下不生成F3(OH)3沉淀紫外吸收淡谱显示,Fe_LS在205nm处有一明显上峰,在260~280nm间有一肩峰,电观察Fe-LS聚合分子为球形和块状,其主要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4.
自仿射曲线的维数(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仿射分形理论研究自仿射贡线,得到自仿射曲线dimHF=dimBF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锌(Ⅱ)、镉(Ⅱ)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及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竞争吸附及其解吸特征,以及初始pH、可溶性腐殖酸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随初始pH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溶性腐殖酸的存在可以增加金属离子的吸附量。腐殖酸的浓度越高,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增加越多。无论是单组分吸附还是竞争吸附的的吸附量次序都是: Zn2+Cd2+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Zn2+和Cd2+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模型。计算得到Zn2+和Cd2+在伊利石上吸附的Ea分别为4104和3915 kJ/mol,表明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在伊利石上的Cd2+和Cd2+在水、HCl、NaOH和NaCl中的解吸量的关系是:HCl>NaCl>NaOH> H2O。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法及计算机平衡模拟研究了瑞香素(daphnetin,H2D)与锌(Ⅱ)、镉(Ⅱ)、镁(Ⅱ)、钙、(Ⅱ)、锶(Ⅱ)、钡(Ⅱ)在0.15mol/LNaCl溶液中的配位反应.建立了各体系的最佳化学平衡模型,测定了M(Ⅱ)-H2D体系中有关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绘制了Zn(Ⅱ)-H2D及Cd(Ⅱ)-H2D体系的物种分布图.在pH滴定条件下,分离出组成为CdD·2H2O的固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花鼠种群生态学研究(Ⅱ)——繁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山西省隰县地区花鼠(Eutamiassibiricus)种群的繁殖特征.对繁殖期、年繁殖次数、性成熟速率,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和繁殖指数等做了分析研究.花鼠种群的总性比(♀/♂)为1.07,雌性略多于雄性,但是也随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刚出生的仔鼠性比为1.00,而幼年组则升为1.41,到成年组Ⅰ、Ⅱ组则降为0.92和0.88,老年组则为1.33,说明雌性仔鼠的成活率较高,怀胎、产仔等行为会增加成年雌鼠的死亡率,但雌鼠比雄鼠寿命长.花鼠年繁殖一次,交配、妊娠时间在3月-6月上旬.当年鼠越冬后(从出生开始计算月龄10个月左右)参与繁殖.成年Ⅱ组繁殖力最强,繁殖指数(5.50)高于成年Ⅰ组(4.17)和老年组(4.16).花鼠胎仔数3~7只,平均为5.04±0.13只.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钴(Ⅱ)、镍(Ⅱ)、铜(Ⅱ)和锌(Ⅱ)与水杨醛缩异烟肼Schiff碱的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磁矩以及差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组成可表示为M(HL)_2·xH_2O(M=Co(Ⅱ)、Ni(Ⅱ)、Cu(Ⅱ)和Zu(Ⅱ),x=0-2).  相似文献   

9.
经四年试验研究,利用二龄母鸡进行外源激素(HCG)处理结果,试验群较对照群可提高产蛋水平25.9-29.3%;同时蛋只枚重也有明显增加.蛋只增重范围0.7-3.3克;平均每枚增重为1.1克.投资与收益相比,为1∶6.0-1∶9.6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瑞香素与锰(Ⅱ)、钴(Ⅱ)、镍(Ⅱ)及镉(Ⅱ)的相互作用进行了PH电位法研究。采用SCOGSZ计算机程序处理实验数据,确定了各二元体系的最佳化学模型,求得了有关参数。本文还提出了各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和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PEG—EBT—(NH_4)_2SO_4体系对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指出在pH7~10(NH_3H_2O~NH_3Cl)的水溶液中,有(NH_4)_2SO_4存在下,Cu(Ⅱ)、Co(Ⅱ)、Ni(Ⅱ)、Zn(Ⅱ)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d(Ⅱ)与Cu(Ⅱ)、Co(Ⅱ)、Ni(Ⅱ)、Zn(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μ=0.1(K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法测定了正辛烷基亚氨二乙酸与Mn(Ⅱ)、Fe(Ⅱ)、Co(Ⅱ)、Ni(Ⅱ)、Cu(Ⅱ)和Zn(Ⅱ)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Mn(Ⅱ) Fe(Ⅱ) Co(Ⅱ) Ni(Ⅱ) Cu(Ⅱ) Zn(Ⅱ)1gK_(ML) 5.79 7.05 8.07 8.72 10.94 7.731gK_(ML_2) 4.84 6.01 6.04 5.78 6.01 5.981gK_(MHL)~(HL) — 1.02 1.92 1.26 — 1.41 采用过量金属离子中和曲线法和过量配体中和曲线法以及它们联合求解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数据井对处理方法作了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黄河泥沙与重金属污染物铅(Ⅱ)、铜(Ⅱ)、镉(Ⅱ)的液—固界面交换吸附作用,得到一系列E%-pH曲线,曲线均为正S型.结果表明:①重金属离子铅(Ⅱ)、铜(Ⅱ)、镉(Ⅱ)在水体中主要以 M(OH)+ 形式存在,与黄河泥沙在液—固界面发生一价阳离子交换反应; ② 3 种金属离子在天然黄河水 pH 值范围内(8.0~8.5)与黄河泥沙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均达到75%以上,绝大部分离子被黄河泥沙交换吸附; ③在体系中加入0.2 mg·L-1的组氨酸,3种金属离子的离子交换率均有所增加,且 E%-pH曲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左移,表明一定量的组氨酸对3种金属离子与黄河泥沙表面的交换吸附起促进作用; ④比较 3 种金属离子的 E%-pH曲线可知,它们与黄河泥沙交换吸附作用的大小顺序为:Cu (II) > Pb (II) > Cd (II).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在500oC氮气保护的无氧气氛下热解生成玉米秸秆生物炭(BC)和牛粪生物炭(DMBC),分别探讨两种生物炭对水溶液中4种二价重金属离子(Cu~(2+),Pb~(2+),Ni~(2+)和Cd~(2+))的单一吸附效果,并进行4种重金属在生物炭上的竞争吸附实验,探讨金属离子间在生物炭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两种生物质原料具有不同的元素组成,B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DMBC的平均孔径更大。在单一吸附过程中,BC对金属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具有相似性,而DMBC对不同金属的吸附速率差异较大。4种重金属离子在生物炭上的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较好地拟合,吸附容量的顺序为:Pb~(2+)Cu~(2+)Cd~(2+)Ni~(2+)。通过金属之间的竞争吸附实验,发现在生物炭上Pb~(2+)的竞争吸附能力最强,Cu~(2+)次之,而Ni~(2+)和Cd~(2+)竞争吸附能力较弱,其吸附过程容易受到其他二价金属离子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光合作用的氧释放机理迄今仍是一个尚未研究清楚的理论问题.在绿色植物中有关水的光氧化释氧机理的学说主要是基于动力学研究提出的“S-状态”模型.目前国外正致力于具有释氧活性的色素蛋白质复合体的分离提纯及其功能的研究. 我们用温和的去垢剂胆酸钠增溶菠菜叶绿体,经过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提取了具有释氧活性的PSⅡ球囊体.这种球囊体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囊套囊的结构,有些呈比较规则的半球形.冰冻蚀刻电镜可清楚地观察到PSⅡ的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推测在离体条件下得到的这种具有释氧活性的球囊体在活体内可能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PSⅡ结构单位,或者是类囊体膜上含有PSⅡ活性的结构在分离过程中的某种重组.  相似文献   

16.
在水溶液中,Pd(Ⅱ)与溴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配合物,此三元配合物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溴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浓度分别为1.5×10-2mol.L-1和2.0×10-3mol.L-1,pH 2.0时,Pd(Ⅱ)被定量浮选.Ir(Ⅳ),Cu(Ⅱ),Fe(Ⅱ)和Ga(Ⅲ)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Pd(Ⅱ)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Pd(Ⅱ)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2种草酰胺桥联的新异双核配合物[Cu(Me2oxpn)Mn(tment)2]ClO4)2(I)和[Cu(Me2oxpn)Zn(bpy)2](ClO4)2(Ⅱ),其中,trnen和bpy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2,2′-联吡啶,Me2oxpn为N,N′-双(3-氨基-2,2-二甲基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摩尔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pH电位法测定了硫代脯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Ni(Ⅱ)、Co(Ⅱ)、Zn(Ⅱ)-硫代脯氨酸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用量热法测量了硫代脯氨酸的离解热以及它与上述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焓变,进而计算了各络合反应的吉氏自由能、熵变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25±0.2℃、I=0.15(NaClO_4)条件下,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的吉氏自由能递变顺序为Ni(Ⅱ)>Co(Ⅱ)≈Zn(Ⅱ).基本上符合Irving-Williams序列,而且络合物稳定性可能主要取决于焓变大小.这些实验数据可为深入研究硫代脯氨酸金属络合物在体液中的性质和行为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9.
邻羟基苄胺、邻羟基苄胺-N,N-二乙酸及其二价金属络合物已有研究,但邻羟基苄胺-N,N,O-三乙酸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研究则未见报道.邻羟基苄胺-N,N,O-三乙酸(HBATA)为兼有氨羧酸和苯氧乙酸的新型络合剂,本文合成了HBATA并用pH滴定法测求了它在0.1M KCI水溶液中30.0℃下的三级酸离解常数及其与Mg(Ⅱ)、Ca(Ⅱ)、Sr(Ⅱ)、Ba(Ⅱ)、Ni(Ⅱ)、Co(Ⅱ)、Zn(Ⅱ)、Mn(Ⅱ)等二价金属的络合物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逐步加入抗坏血酸与硫酸亚铁盐到蒙脱石浆液,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抗氧化型还原功能矿物材料(AFe(II)-Mt);同时制备了单独加入Fe(II)离子改性的蒙脱石Fe(II)-Mt,比较这2种还原功能材料对Cr(VI)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p H为2~7时A-Fe(II)-Mt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量为34.9 mg/g,而Fe(II)-Mt为26.8 mg/g.反应在90 min内趋于平衡,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A-Fe(II)-Mt对Cr(VI)的去除过程:首先Cr(VI)阴离子被吸附到亚铁改性蒙脱石表面,接着被还原为低毒的Cr(III),之后Cr(III)可能形成氢氧化物或被蒙脱石吸附而固定.这种去除六价铬的治理方法对于铬的稳定化处置具有高效和安全性,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