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分析了谣言传播的心理学机制和敌我双方的对抗策略, 引入谣言属性变量并藉此建立了平均场下的谣言传播新模型. 借助严格一阶随机占优和严格二阶随机占优的概念分别讨论了谣言属性、敌我双方干预强度、网络结构特征和谣言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提出并证明了具有重要管理意义的4个命题. 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命题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Preventing rumor spreading on small-world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ce the spreading of harmful rumors can deeply endanger a society, it is valuable to investigate strategies that can efficiently prevent hazardous rumor propagation. To conduct this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s modify the SIR model to describe rumor propagation on networks, and apply two major immunization strategies, namely, the random immunization and the targeted immunization to the rumor model on a small-world network. The authors find that when the average degree of the network is small, both two strategies are effective and when the average degree is large, neither strategy is efficient in preventing rumor propagation. In the latter case, the authors propose a new strategy by decreasing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umor and applying either the random or the targeted immu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is strategy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rumor spreading on the small-world network with large average degree.  相似文献   

3.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人际谣言传播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芳  司光亚  罗批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9):1772-1775
利用博弈理论研究了谣言实现的社会机制。引入了谣言重要性和模糊性等参数建立了个体间的沟通函数,以此为基础利用演化博弈机制实现了一个人际谣言传播的Agen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谣言会改变个体的预期收益使个体错误地选择相信谣言,尽管相信谣言会带来实际的损失;由于此行为存在一定风险,实际上个体相信谣言与否除了取决于自身预期收益的判断,还取决于他人的选择。利用演化博弈对谣言传播机理的研究为谣言传播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标度网络中遗忘率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在无标度网络中研究了遗忘率随时间变化的谣言传播模型,推导出了对应的平均场方程,并在社交网络人人网中就遗忘率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遗忘率对谣言传播的最终规模有重要影响,初始遗忘率越大或遗忘速度越大,谣言的最终传播规模越小;与遗忘率为常数的谣言传播模型相比,谣言在遗忘率随时间变化的模型中传播规模更小.研究还表明,网络结构对谣言传播也有重要影响,谣言在无标度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均匀网络中更快,最终传播规模更小.  相似文献   

5.
BA模型的三种扩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禹  宗骁  郝杰  许彦 《系统工程学报》2005,20(2):120-127
无标度网络的发现,使人类对于复杂网络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BA模型是对于这种新认识的第1个抽象模型.由于考虑了系统的成长性和连接的择优性,BA模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发.但是BA模型的两个基本假定,对于解释许多现实中的现象来说过于简单,与现实的网络还有较大的距离.所以,作者试图对BA模型进行扩展,即根据现实中的网络,增添某些假定,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观察,以便进一步探索复杂网络系统的规律.对BA模型的扩充考虑了3个因素:择优选择的成本;边的重新连接;网络的初始状态.实验结果表明,在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BA模型的基本结论并没有变化,它们的影响在于演化过程的某些方面,例如在某些极端条件下的演变趋势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网络谣言滋生的温床,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以及即时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谣言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远远高于现实社会网络,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及"反沉默螺旋"理论,构建了考虑辟谣行为及网络结构的社交媒体谣言传播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无谣言平衡点和谣言存在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计算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利用MATLAB对模型中各参数变化对谣言传播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部分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利用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验证;最后,给出了控制社交媒体中谣言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基于混合模式的BA无标度网络的同步问题,首先,定义了虚拟领导节点和实体领导节点,提出了混合模式领导节点的概念。然后,用有向图表示BA无标度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根据该拓扑结构建立网络系统的一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准周期的离散控制器对领导节点进行复位,通过对领导节点的控制来控制整个网络的同步过程。最后,采用11个节点组成的BA无标度网络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同步理论的正确性,并分析了网络的同步速度与实体领导节点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A rumor spreading model for the web forum based on the heterogeneity of web forum user behaviors and SEIR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 according to the mean-field equations of the model on inhomogeneous networks, the critical threshold of the spreading of rumor is deduced, the resul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in trust mechanism between users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umor spread in the network with limited velocity of propagation; Then the simul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odel itself and the influences of trust mechanism to the model is given, which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rust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umor influence, the velocity of rumor spreading and the rumor size;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 conclusions and the high-influence limited tru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web forum users, a high-influence immunization strategy is giv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tegy able to reach better effect than traditional immunization strategy. © 2016, The Journal of Agency of Complex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cience.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了由线上社交网络和线下物理接触网络构成的双层社会网络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稳态时的舆情传播者比例,得到双层社会网络上的舆情传播阈值大于单层线上网络舆情传播阈值,而小于单层线下网络舆情传播阈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线社交网络能够扩大舆情传播范围、加快舆情传播速度.各层子网的传播率对另一层网络中传播者比例几乎没有影响.此外,来自于线下网络的传播者转移率对舆情传播过程的影响作用小于来自于线上网络的传播者转移率.  相似文献   

10.
一个基于沟通函数的谣言传播仿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芳  司光亚  罗批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1):2482-2486
人际谣言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个体的记忆是谣言传播的主要因素。引入了个体对瑶言态度的不确定性、谣言的重要性和模糊性等参数建立了个体间的沟通函数,以此力基础实现了一介基于有限记忆的人际谣言传播的Agent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谣言内容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人际间的信任程度以及个体传播谣言的倾向概率以及个体基于有限记忆的态度选择是形成谣言及传播的重要因素。此结果能够与社会学、传播学对谣言形成与传播的研究结果相印证,反映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地使用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考虑了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与复习效率对知识传播的影响,建立了员工线上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动力学模型.利用下一代矩阵法计算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并对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无标度-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小世界-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随机-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与规则-均匀混合双层耦合网络四种不同结构的线上-线下双层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依次递减.此外,节点的复习效率越高,知识在耦合网络中的最终传播范围越大,传播速度越快.研究还表明,在线上和线下传播率系数较为接近的情况下,当有知识节点线上交流的频次与线下交流的频次较为接近时,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范围较大,传播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2.
On the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complaints about the public policy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rise largely.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frequent interaction, word-of-mouth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 these information will lead to the outbreak of the network complaints. It bring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public management. China is under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re are various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Emergency can easily arouse group complaints on online network, and it will lead to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rough inducing social emotional resonance, which is harmful to soci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has buil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four dimensions with complaint text's quality, transmission timeliness, user interaction degree and emotional resonance excited by emergency. Then, we establish the dynamic influence measure model of online netizens complaint theme based on an entropy weight model. The measure model is proved to b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by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Sina Weibo data. The mode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measure problem of group complaints influence when the emergencies arouse social emotional resonance.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public policy decision-maker on listening to online group complaints, understanding public opinion, and making public policy.  相似文献   

13.
谣言传播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简要介绍了自二战以来谣言现象的研究成果及不同领域的谣言传播模型,综述了现有模型的特点及进展.指出谣言传播模型建模过程中要对谣言传播的复杂性、心理特征、蝴蝶效应、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借鉴舆论传播等多学科的现有成果,以建立基于Agent的复杂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统筹考虑线上社交网络与线下社交网络在舆情传播中的作用,首次提出了一种包含"媒体层-线上层-线下层"的多层同步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舆情仿真系统框架.基于对人类社交网络拓扑结构的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多层同步网络的缺省设定.通过案例仿真,分析了线上网络与线下网络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比了舆情事件目击者数量在多媒体传播、自媒体传播这两种舆论传播模式中的作用差异.最后,讨论了多层同步网络模型的兼容性与可扩展性,并指出了该模型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普及,给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在网络空间,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传播,极易引发网民的群体情绪,并由此可能导致极端和对立行为以及群体性事件等严重的次生社会问题.论文从信息传播所引发的网民群体情绪传播及其群体行为出发,研究了突发事件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网民群体的情绪传播机制,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间的情绪传播模型,并以著名社会特大事件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突发事件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研究异质消费者的社会学习效应和创新扩散模型对于创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社会学习的主体认知过程和消费者网络结构的线上线下差异性, 构建两阶段社会学习(TSSL)模型和线上线下(O2O)学习模型, 探索多层次网络叠加条件下的扩散规律, 弥补传统扩散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仿真方法缺陷. 针对我国图书发行扩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较好地拟合样本数据; 在图书发行扩散中消费者的社会学习效应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消费者网络的创新扩散模型表明, 各图书产品面对消费者网络拓扑结构的非一致性, 揭示各产品消费者群体创新采纳的学习影响机制差异性, 研究结果有益于深入了解创新产品扩散的内部规律及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微信群与线下交流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微信群中知识交流次数的变化对线下子网络中知识传播率的影响.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并验证了传播阈值始终是一有限数,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耦合网络中线下子网络层的传播阈值大于等于单一的线下网络的传播阈值,而小于等于耦合网络的传播阈值.与各层子网络传播率均为正常数的耦合网络模型相比,在线下传播率随微信群中知识交流次数变化的模型中知识的传播阈值和最终传播规模更大,研究还表明,网络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相比于均匀网络,如果线下子网络是无标度的,即使初始时刻知识拥有者数量较少,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阈值与最终规模也会更大,传播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8.
葛新  赵海  张君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8):1723-1727,1732
针对复杂网络中相连节点之间的度相关性与病毒传播之间的关系,基于经典病毒传播模型SIS和SIR,研究了BA无尺度网络、ER随机网络及技术网络、社会网络等真实世界网络上的病毒传播行为。通过连续改变已知网络的度相关系数,来观察病毒传播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异配网会络加速病毒的传播,而传播速度对同配网络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且同配网络传播临界值较低。此外,目标免疫对异配网络具有更有效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突发疫情具有扩散边界模糊、情景动态时变等典型非结构化特征,相应的应急物流网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救援效果.基于此,本文从数据驱动的视角,构建了一类创新的应急物流网络动态调整优化决策框架模型.其中,应急响应时间被划分为多个连续的决策周期,每个决策周期中蕴含了疫情扩散分析、应急物流网络设计、数据收集处理和参数调整更新等循环递进的4个环节.在该决策框架下,整个疫情的应急响应过程转化为数据学习与资源优化配置交互演进的协同决策过程.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决策框架模型能够为疫情应急管理提供许多实时有效的政策调整建议,也可为其它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Agent动态小世界网络的HIV同性传播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agent动态小世界网络仿真模型,结合了小世界网络结点和agent的双重特性,研究了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在同性人群中传播扩散的动态过程。为了适应社会网络上HIV传播的动态特性,模型在小世界网络基础上增加两个个体之间的偶然关系和固定关系以及个体从系统中的移入和移出。介绍了HIV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疾病参数,考虑了个体的自主性和检测对HIV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动态社会网络和个体自主性行为对HIV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