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檃括的本义是矫正曲木之工具,其本质在于改,也就是不断追求事物的简化.类书的编纂实际上是不断追求简化的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具体部类的划分,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以标题隶事事对等来简括纷繁复杂的事物上.李峤的120首咏物诗将所简括之标题在音律、对仗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一定的格式,与类书的编纂有相似之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百咏可视为唐代的檃括体诗.考其成因,科举考试的帖经和试策为其成诗的社会因素,而初唐文人争以藻饰相高的文风则是百咏成篇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唐朝服饰最是绚丽多姿,雍容大度。从敦煌壁画的服饰文化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3.
唐人小说中隐含着唐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复杂画面。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的《玄怪录》,虽以记录精灵粉怪、嗜奇记奇为主,但作品中包涵着深厚的政治文化意蕴,折射出作者对唐代政治的特殊观照。这部传奇极力彰显了京都皇权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详细描摹了城市司法机构为市民声张正义提供的庇护与安全的权威,细腻刻画了科举制给应试举子所带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4.
对“四大奇书”之一《金瓶梅》的研究,历来以其文意、历史、名物、方言等为重,鲜及建筑。依据张竹坡评本及词话本二书,初步论证了西门住宅的位置、建筑规模、平面布局,以及其中的更道、人流交叉路线等,并纠正了“张评本”关于该书建筑的个别错误。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我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及历代封建统治者组织编纂类书的政治目的,列举了我国历代书目中对类书的归部分类情况,并提出了在古籍书目的各部类和当代图书书目的各学科及综合性图书类均设立相关类书类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敦煌唐代经变画的兴盛,在空间表现方面形成了人物群像、建筑等综合表现的方法,使唐代的经变画成为全新的中国式的佛教绘画.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而这种反映以塑造典型形象为其特征。研究文学方面的问题,首先就要抓住艺术形象这一突出的特征。张金桐博士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在李剑国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广罗史料。泛收例证,搜索典型,透视背景,写就了博士学位论文《唐代妇女与唐代小说》,导启了研究古代女性文学研究分析的先河。在论文答辩通过后毕业工作的课余时间里.又在原先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主题。整梳条理。斟酌字句。修补误陋。付梓出版。以此力作填补了该研究领域内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8.
进士科作为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世人的重视。进士科应试要考诗赋,场外又盛行行卷之风,而《文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应进士科举子们人手一册的范本。同时还因为它具备了举子们所需要的“习骈俪”、“看文体”、“检事”等功用,倍受青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爱伦,坡的小说《鄂榭府的倒塌》的粗略分析,旨在展示作品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以及作家怪诞写作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继汉晋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研究《孟子》的重要时期,唐代《孟子》研究的复兴与其时经学风气的转变、古文运动的展开紧密相连。孟子升格运动肇始于中唐,这不仅体现在开始出现将《孟子》升格为经的议论,也体现在对于《孟子》的具体研究之中。在《孟子》的注疏方面,陆善经撰《孟子注》,张镒撰《孟子音义》,丁公著撰《孟子手音》,时间都集中在安史之乱前后,即唐代古文运动和经学变古初起之时。在《孟子》的阐释方面,有李景俭《孟子评》、刘轲《翼孟》、林慎思《续孟子》等三部著作,而三人全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孟子》研究在唐代的复兴,是经学变古和文学转向共同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嘉靖初的诗风转向,即由学习盛唐诗转向初唐诗。从三个方面论述唐顺之初唐诗的特点。提出了研究唐顺之的初唐诗,可以更加具体的了解此一时期的诗风转变。  相似文献   

14.
唐代陕西陵墓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陕西陵墓在陕西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品位高成为罕有的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旅游文化为旅游主体增添了旅游情趣和探幽访古的激情,同时也为今天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唐代小说中大都贯穿着某种政治、伦理、宗教、哲学等方面思想,但是唐代趣味性小说作品中并没有明确的思想含义和明确的情感趋向。文章拟对唐代小说中部分趣味性小说的文本分析,来揭示这趣味性小说的趣味性所在,以及产生的社会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16.
唐朝前期空前繁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上层女子可以凭借其特殊社会地位和卓越才干登上政治舞台,参与社会管理,涌现出诸如武则天、平阳公主、太平公主等一系列女政治家和女阴谋家,在政治决策的制定及社会稳定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封建社会女性群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7.
论南诏与唐朝关系的动因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是中世纪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重要一页。南诏与唐朝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从唐朝积极扶持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到天宝战争,而后又重新走近、实现贞元会盟,再到后期的和战,利益所在是导致双方关系演变的动因。在这一过程中,唐朝西南边吏的个人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南诏虽在对唐朝的战争中胜多输少,但并没有打出西南、逐鹿中原的想法,这一点有着深刻的历史、现实与西南地区世居民族特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等原因。  相似文献   

18.
唐代宫廷通过征收赋税、内官进奉、外官进奉和外蕃进奉等手段使得国库丰盈,这样唐代宫廷就有余财频繁地举行宴饮活动。唐代宫廷宴饮的主要类型有节日宴会、皇帝游宴、皇家醣宴、庆功宴、朝会及伴随祭祀活动而举行的宴会、宫廷内宴、皇帝为任命的外官饯行宴、皇帝迎接外蕃的宴会。唐代宫廷宴饮中主要的佐乐活动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表演等,这些活动一方面有效地调节宫廷宴饮气氛,另一方面也使得唐代宫廷宴饮风俗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宫廷宴饮风俗作为一种上层丈化,为唐代社会各阶层所效仿,同时这种风俗也被五代直接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