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56例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78例患者使用铬制肠线与丝线缝合为对照组,178例患者使用华利康双线缝合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征、伤口疼痛、术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硬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利康双线可明显缩短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加速伤口愈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美容效果.对2012年6月-11月期间168例会阴侧切伤口进行了改进缝合技术与局部特殊护理,对其观察总结.168例采用快吸收线美容缝合,并配合局部冷热敷加0.4%替硝唑溶液外敷护理,心理护理,会阴伤口均甲级愈合,达到了外阴美容效果.采取改进缝合技术与局部特殊护理,明显提高了会阴伤口甲级愈合率.对减轻患者痛苦、达到外阴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皮内缝合技术应用于会阴正中切开术中,以提高接产技术。方法:对适宜会阴正中切开术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2/0铬制医用羊肠线皮内合层缝合组(羊肠线组)和3/0太合医用可吸收聚乙醇酸线皮内缝合组(聚乙醇酸线组)各100例,通过自制问卷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伤口愈合、近、远期随访。结果:两组伤口愈合均好,疼痛小,产妇一般情况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两种缝线两种缝合法,伤口愈合均好,疼痛小,操作简单易行,勿需拆线,有利于接产技术的提高,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良的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与传统的分层间断缝合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前者优于后者,两者间的缝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连续缝合法还具有伤口止血快,出血少,线头少,机体无明显的排异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手术,对缝合线及缝合方法的选择,与伤口的愈合有直接的关系。以往临床上应用肠线缝合阴道粘膜层。皮下组织肌层,再用丝线缝合皮肤层,3层均应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临床上术后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感染、切口裂开、Ⅱ期缝合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壁与会阴伤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5年收治的14例腹壁与会阴伤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术切口、阴道分娩侧切及会阴裂伤后形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多为子宫内膜种植所致.异位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差,应早期首选手术治疗.结论:避免子宫内膜组织脱落、遗留在伤口是预防和减少医源性EMT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断皮下、真皮内缝合方法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缝合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比分别采用间断皮下、真皮内缝合方法和传统缝合方法的两组同期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瘢痕大小、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间断皮下、真皮内缝合方法的一组患者伤口愈合好、瘢痕小、无蜈蚣腿瘢痕、感染率低。结论:间断皮下、真皮内缝合方法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缝合,其效果优于传统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80%的产妇在初产时都要进行会阴侧切手术,为了进一步促进产妇会阴侧切术后伤口的有效愈合,根据近两年泾川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初产妇会阴侧切术的护理现状,泾川县妇幼保健院护理部2017年开始对收治的产妇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结果发现采取干预性护理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性护理,干预性护理对促进产妇会阴侧切术后伤口愈合速度较快,能有效减少产妇疼痛天数,避免了伤口感染,对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手术操作中对组织的游离、缝合、结扎是最基本和最频繁的操作步骤,手术的质量和效果与进行此类操作的方式、技巧密切相关。按目前常规的操作方式,每完成一次缝合后打结或绕线后打结的基本操作,熟练的手术者约需4~6 s,而一台完整的手术,这样的基本操作少则数十次,多则数百乃至上千次,使得打结在手术中占去了较多的时间,成为提高外科手术速度的“瓶颈”。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一种器械辅助下的快速缝线成结新技术,大大缩短了打结时间,现介绍如下。(1)缝线选择:与目前外科手术普遍使用的1、4、7号医用丝线完全兼容,也可选用其他一些规格型号的医用缝线。(2)辅助器械及操作方法:该技术使用专用的手术缝合结扎及绕线结扎器(器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器械外观造型类似普通外科手术钳。方法为预先将所需的缝线一端编成各有两个交叉线圈的两部分(图1-1),然后将两部分的线圈对合(图1-2),再将编织后线圈套在塑料线座上拉紧(图1-3)(该线圈可在术前通过手工或机械化批量生产)。缝线及线座连接在辅助器械的一侧钳端的进针纳线成结装置上,缝线另一端在对侧钳端的配线装置上卡入后下拉夹紧并蓄能(图1-4)。将辅助器械对准需要缝合结扎(绕线结扎)的组织钳合...  相似文献   

10.
应莉 《杭州科技》2001,22(4):35-35
在作者单位台州市中心医院临床工作中,发现红外线照射会阴切口可促进会阴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肠线吸收,减少硬结,减轻疼痛,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有明显好处。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A组取 2000年 6月~12月顺产62例,其中会阴侧切58例,II度裂伤4例。B组取 1999年 12月~2000年5月顺产80例,其中会阴侧切68例,II度裂伤12例。两组无明显差异。 方法 A组阴道壁连续缝合,皮肤行皮内缝合,24小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会阴部,每大二次,一次20分钟,给予抗菌素口服。B组阴道壁连续缝合,皮肤行皮内缝…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医用缝合针缝合过程产生的刺穿阻力会对软组织造成损伤且刺穿阻力越大损伤程度越高的问题,提出了低阻力医用缝合针仿生模型。以鼠李科植物酸枣树(Ziziphus jujube)钩刺为仿生原型设计针尖锥度/半径、针体曲率等,并在针体表面设置竖条纹凹槽,形成仿生低阻力医用缝合针;采用LS-DYNA软件与库伦摩擦模型进行仿生低阻力医用缝合针刺穿皮肤软组织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竖条纹凹槽针体可使仿刺尖锥度/半径与刺体曲率的低阻力医用缝合针的刺穿阻力降低34.24%~58.48%,仿刺尖锥度/半径的低阻力医用缝合针的刺穿阻力降低30.26%~49.86%;采用数控精细加工技术制备仿生低阻力医用缝合针并进行功效测试,其刺穿带皮猪肉过程的刺穿阻力可降低43.02%。研究结果明确了医用缝合针形貌结构特征对刺穿阻力的影响规律,为低阻力医用缝合针仿生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颜面新鲜裂伤伤口良好愈合,瘢痕轻微、无畸形;避免因处理当形成明显瘢痕和畸形需二次手术整容带来的痛苦。方法:应用整形外科的剥离、缝合技术和修复原则修复创口。结果:修复颜面新鲜裂伤65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者59例,其中57例(96.6%)瘢痕轻微,2例(3.4%)瘢痕稍明显。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颜面裂伤瘢痕轻微、无畸形,效果好,此技术易掌握,宜推广。  相似文献   

13.
医用注射针是现代医疗诊治过程中的常用器械,但注射针头刺穿皮肤时产生的疼痛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国内外学者就如何减轻注射过程对人体造成的疼痛感开展了广泛研究。蚊子、蝉、蜜蜂等昆虫的刺吸式口器因具有低阻力刺入动植物表皮的功能,已被视为仿生原型用于研制无痛注射针头。从注射针头刺穿皮肤疼痛的产生机制入手,概述了疼痛测量方法以及仿生原型刺入机理,重点分析了低阻力医用注射针头的减阻机理,介绍了微针阵列在材料选择与制备方面的研究状况,展望了低阻力医用注射针头研制的应用前景,指出未来在仿生无痛注射针的制备中,应基于高精度3D打印技术和激光微纳加工技术,获取加工精度更高的仿生无痛注射针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少见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关键问题。方法对19例病人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前确诊,7例术后确诊,其中17例施行手术,16例成功行根治性切除,1例因肿瘤广泛生长粘连无法切除只行活检,2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肿块大小从微小结节状到20cm×25cm×30cm,重约20~5000g。恶性肿瘤者术后行放疗或化疗,随访1年以上生活质量好。结论全面的术前准备最重要,治疗上首选手术探查,争取根治性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5.
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法"对磷铁掺钴制备磷化二钴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298~1600 K的范围内,FeP、Fe2 P与Co反应制备Co2 P可行,吉布斯自由能分别由-60.96、-27.55 kJ/mol升高至-33.40、-15.48 kJ/mol.对应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分别为:lg Kθ1=34...  相似文献   

16.
在酸性介质中,Fe3+-过氧化氢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强氧化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与邻氨基酚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罗丹明6G能够增敏化学发光信号,为测定邻氨基酚的含量,建立了灵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可能的机理.邻氨基酚浓度在1.0×10 4~1.0×10 2、1.0×10 2~7.0×10 1和7.0×10 1~3.0×100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σ)3.0×10 5g/L.对1.0×10 3g/L的没食子酸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9%.应用本方法测定模拟样品中邻氨基酚的含量,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用微创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用微创针取双额部无大血管区向外上斜行,脑表面切线进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结果:本组病例22例,18例血肿全部清除,4例基本清除,全部患者术后颅内高压及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迅速好转,1例在1mo后复发,行钻孔引流后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本治疗方法创伤小,在局麻下进行,引流通畅,出血风险小,并可避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疗效及预后。结果患儿均经手术切除病灶一期缝合伤口方法治愈。其中5例在外院误诊,2例已破溃流脓,1例切开引流后复发。术后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发生同侧腋下淋巴结结核较少见,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手术切除彻底清除病灶,是快捷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导引体是喷气涡流纺喷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导引体结构参数对纺纱的影响,对导引体的结构参数(螺旋角α、导引针长度L)进行了研究,选择5种螺旋角α/(15°,30°,45°,60°,75°),4种导引针长度L(0.5,1,1.5,2mm),以粘胶纤维(39mm×1.23dtex)为原料在喷气涡流纺纱小样机上进行纺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OL=30°~45°,L=1~1.5mm为导引体的最佳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