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PAN-ACF为绒毛,真丝电力纺、涤纶乔其、富春纺3种织物为基材,采用静电植绒方法,研制出PAN-ACF静电植绒织物,并测试其拉伸性能、植绒牢度和洗后外观.结果表明,在绒毛长度0.5mm、粘合剂A:B=1.7:1、静电场电压50kV、焙烘温度1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真丝电力纺基材的植绒效果最好,富春纺基材次之,涤纶乔其基材较差;PAN-ACF静电植绒织物的植绒牢度良好;除涤纶乔其基材外,其余基材植绒织物的经纬向断裂强力和洗后外观均达到了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绒毛长度对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效果,设计了一种室内试验装置,排水管坡度3%,水流速度2.92 cm/s,选择直径1 mm的尼龙丝作为绒毛,在直径100 mm普通PVC半圆管上指定位置处用微型钻机钻孔,将不同长度绒毛插入孔内,同时做好PVC管外侧防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水流速度下,绒毛长度15 mm时植绒管比普通PVC管防除结晶效果好;结晶量变化规律与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联系;植绒排水管绒毛纵向间距、环向间距与防除结晶效果有显著影响。可见利用绒毛的蠕动效应设计的植绒排水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有较好的效果,而绒毛长度、绒毛直径以及植绒间距对防除结晶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充分发挥植绒排水管除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充水状态下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的效果,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充水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在半管流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植绒PVC管结晶量有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或者减小的趋势;普通PVC管基本上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到某一阶段结晶量显著增加而到另外一阶段又显著减小,满管流条件下变化规律相似;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满管流情况下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排水管充水状态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充水状态下隧道植绒排水管防除结晶的效果,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充水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在半管流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长,植绒PVC管结晶量有先增大后逐渐稳定或者减小的趋势;普通PVC管基本上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且到某一阶段结晶量显著增加而到另外一阶段又显著减小,满管流条件下变化规律相似;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满管流情况下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排水管充水状态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化学方法分解降解、填埋焚烧废旧混纺织物分离回收效率低、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采用强静电吸附分离涤纶/粘胶混合纤维的物理分离方法.对长度为0.6 mm的涤纶和粘胶纤维采用同种电着工艺同时处理,分别考察了电场电压、极板距离和通电时间对单组分涤纶和粘胶纤维飞升量的影响,获得了适宜的分离回收工艺:电压50 V、极板距离15 cm、通电时间15 s;再用涤纶与粘胶混合纤维进行实际验证,结果显示二者分离度达到85,分离后粘胶纤维质量占比98.8%,达到了预期的物理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MMA为硬单体,EA、BA为软单体,NMA和AA为交联单体,OP和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可低温固化的聚丙烯酸酯胶黏剂.探讨了各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及温度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使用该胶黏剂植绒时,100℃下固化7 min,所得植绒产品柔软度佳,各项指标均达到FZ/T64011—2001《静电植绒织物》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的作用。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mm和0.8mm,在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mm植绒PVC管以及0.8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植绒的PVC管结晶物重量呈先增大后减小或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普通PVC管结晶物重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水流速度或者水压越大,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水流速度或者水压大小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防除结晶的作用。通过在普通PVC管内壁,采用热处理,将植绒膜光滑一侧紧贴PVC管内壁;选取绒毛长度分别为0.4 mm和0.8 mm,在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对比分析普通PVC管、0.4 mm植绒PVC管以及0.8 mm植绒PVC管结晶物变化规律。利用电镜扫描绒毛上的结晶物,分析结晶物与绒毛的粘结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有植绒的PVC管结晶物重量呈先增大后减小或趋于稳定的趋势;而普通PVC管结晶物重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对于普通PVC管而言,水流速度或者水压越大,管道内壁越不容易附着结晶物;对于植绒PVC管而言,结晶物附着的难易程度与绒毛长度有着密切关系。可见植绒PVC管对隧道排水管除结晶有一定的作用;绒毛长度应根据水流速度或者水压大小选取以充分发挥绒毛除结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技术转让     
新一代大功率立体多彩静电植绒机 立体多彩静电植绒机能将彩色(颜色可达百种)化纤绒毛(最长2mm)均匀地、立体地喷植在墙壁、天花板、三合板、木竹、塑料、泡沫、纸布等不同表面上,形成多种彩色花纹图案。各种彩色绒毛均匀混合后还可成多彩植绒,经植绒后的表面犹如绒毯,立体感强、手感柔和、色彩鲜艳、耐水洗,可保持10年之久,可广泛应用于室内装潢、工艺美术品(如玩具、字画)、产品包装(如首饰盒、礼品盒)等。综合成本6元/m~2。  相似文献   

10.
立体多彩静电植绒机能将彩色(颜色可达百种)化纤绕毛(最长2mm)均匀、立体地喷植在墙壁、天花板、三合板、木竹、塑料、泡沫、纸布等不同表面上,形成多种彩色花纹图案.各种彩色绒毛均匀混合后还可成多彩植绒,经植绒后的表面犹如绒毯,立体感强、手感柔和、色彩鲜艳、耐水洗,可保持10年之久,广泛适用于室内装璜、工艺美术品(如玩具、字画等)、产品包装(如首饰盒、礼品盒等).综合成本6元/m~2.本公司研制的植绒机已成系列化.Ⅰ型机1000元/台,Ⅱ型机2000元/台,Ⅲ型机3000元/台,Ⅳ型机(自动供绒)6800元/台.该机操作简单(10分钟即可学会),使用220V电源,2人~3人即可施工,可固定于室内生产,也可携带外出施工,安全可靠.由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培训植绒技术,提供各色绒毛的生产厂家以及植绒胶的配方和生产厂家.机器保修1年.经销单位价格从优.  相似文献   

11.
白冠长尾雉集群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野外观察结合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 ,河南董寨鸟类保护区白冠长尾雉在非繁殖期倾向于集群活动。雄性集群、雌性集群和两性混合集群是其常见的 3种集群方式 ,但以单性集群为主 ,并且性别隔离现象明显 .繁殖期观察到亚成体仍集群活动 ,但发现成体也有集群行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繁殖的需要 .观察期内平均群体大小为 (3 87± 2 2 4 )只 ,而雄群、雌群和混合群平均群体大小依次为 (2 54± 0 31) ,(3 81± 0 4 0 )和 (6 4 2± 1 2 5)只 ,三者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群体活动对研究区内 7种生境类型的利用有明显选择性 (χ2 =93 545,d =6 ,p =0 ) ,其中混交林、幼林和茶灌是集群活动利用的主要生境 .集群活动对坡位的利用存在时空变化 .冬季和繁殖前期对坡位的利用相似 (z =- 0 36 ,p =0 79) ,而与繁殖期和繁殖后期存在明显差异 (χ2 =0 0 2 8,d=3,p =0 0 2 8) ,表现在对坡下位的利用方面 .白冠长尾雉集群个体的组成相对稳定 ,群体内个体间关系多样化 .遥测结果表明 ,雄性集群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独立活动、靠近、尾随、一起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以某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连续的三维空间.在空间中,依据3个行为规则,将个体的感知范围划分为排斥区域、一致区域和吸引区域3个行为区域,并分别得出了各行为区域对个体速度方向的影响公式.将3个行为区域对个体的影响抽象为3个作用力,个体总的速度方向由各作用力产生的速度方向分量共同决定,分别给出各作用力权重因子,最终计算出迭代至第t步时个体总的速度方向,进而推算出t+1步时个体的位置向量和速度向量.最后,利用Matlab仿真模拟了群集运动行为在三维空间内的运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动物的群集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备高导热、低热阻的大面积导热界面材料,使用静电植绒法在高电压静电场下垂直取向石墨微鳞片,取向后的石墨微鳞片阵列在平面方向上呈现无规且紧凑的结构。通过微粉灌注法向石墨微鳞片中填充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氨酯微粉,或者通过液态刮涂法填充低黏度硅橡胶前驱体,加热固化后,形成大面积高导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微鳞片阵列(粒径1 000 μm)与柔性聚氨酯微粉复合形成的导热膜在68.95 kPa和689.5 kPa的压力下测得的垂直方向导热率分别为4.3 W/(m·K)和8.7 W/(m·K);与柔性硅橡胶复合形成的导热膜在68.95 kPa和344.75 kPa的压力下测得的垂直方向导热率分别为2.0 W/(m·K)和4.1 W/(m·K);与硬质HDPE微粉复合形成的导热膜由于表面过于粗糙和坚硬,无法测得可靠的导热率。实际散热效果显示,柔性硅橡胶导热膜与石墨纸贴合的散热结构能够将热聚集点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石墨纸表面,并通过石墨纸层均匀散开。  相似文献   

14.
对具有二次积分动态的智能群体(flock/swarm),在固定通信网络取得的群集运动(flocking/swarming)进行了研究.根据传统势场法的思想给出虚拟力函数的数学化定义,提出了邻域感知算子的概念,解决了智能群体数量增大时每个智能体受到影响过多而合力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运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和代数图论相关知识对控制算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智能体速度大小和方向渐近收敛,最终趋于一致;2)智能体之间的距离渐近趋于期望距离,并最终保持相对稳定;3)有互连关系的智能体之间不会有碰撞发生.理论分析显示,网络图的连通性和对Laplacian矩阵元素的平滑性处理保证了群集效果的优秀性.最后,给出一个Matlab算例仿真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群体机器人迁徙系统的速度可控,研究了在软控制的干预下使群体达到期望速度的方法。在基于局部信息交互的分布式系统中引入软控制干预群体的运动形式,在不改变群体局部规则的情况下,实现速度可控的群体迁徙。利用代数图论和LaSalle不变原理,分析了该系统在软控制干预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实现稳定的群体迁徙行为。  相似文献   

16.
具有动态拓扑有领航者的多智能体群集运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二次积分的动态多移动智能体在动态拓扑下跟随领航者取得群集运动编队进行了研究.引入了光滑的邻接矩阵以及光滑的势场函数,提出了多移动智能体群集运动的光滑控制器设计方法,运用现有群集运动理论和经典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多移动智能体系统群集运动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智能体网络在切换的情况下,该方案设计得到的控制输出仍然是光滑的,最终智能体群在领航者的带领下取得群集运动.计算机仿真实例验证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一类改进的Cucker-Smale模型进行研究,通过设置新型的连续、非Lipschitz控制器和基于构建Lyapunov函数,得到改进的Cucker-Smale系统达到固定时间集群的充分条件。利用不等式和图论相关理论,得到集群发生过程中免碰撞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静电场为例,紧扣物理在印刷上的应用,阐述了喷墨打印机、静电植绒印刷和压电喷墨的物理原理,计算了静电复印机硒鼓表面的电荷面密度,给出了电容测油墨量、电容测纸张厚度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