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以及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降以及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和现象,其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环境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本文初步调查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无谋段)生态环境退化的特点,认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植被破坏、不良耕作、过度放牧等人为干扰是该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生态意识薄弱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经济落后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最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退化生态环境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民营水土保持是当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出现的一种新模式,是水土保持走向市场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元谋干热河谷区民营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价。研究显示,目前民营水土保持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导,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户的思想开放程度、经营模式和理念、技术水平、市场等因素是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提出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鼓励民营水土保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技术措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和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长远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失败教训,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的具体对策和工程技术,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以及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机理的分析得出,植被对水土流失有抑制的作用.在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和评价的过程中,作为诸多影响因子之一的植被因子,不论是在小尺度的试验研究中还是借助“3S”技术的大尺度研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大尺度研究所涉及的各种模型中,USLE模型及其各种修正形式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岷江源头区水土流失模拟计算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卫星遥感图片的解译以及ArcGIS软件的应用,借助已有水文数据和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模拟计算了岷江源头区1974年、1994年以及2002年的年水土流失总量。同时,按照国家水利部公布的水土流失强度标准,将该区域分为无流失区、轻度流失区、中度流失区和强度流失区四个水土流失等级。结果表明:(1)该区域年水土流失总量从1974年到2002年呈下降趋势,1994年~2002年减少的速度远远大于前20年。(2)研究区域的水土流失强度有从流失严重的等级向流失轻微的等级转化的趋势,从转化面积来看,主要是由轻度流失区向无流失区转化以及中度流失区向轻度流失区转化。从转化比例来看,强度流失区减少得最多,大多转化为中度流失区。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的缓冲带,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也是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保护三峡水库,使三峡工程有效运转,是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消落带为研究对象,依据消落带功能及生态环境特点,论述了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消落带固土护岸的重要性,总结了固土护岸的植被技术及其与小型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消落带分区固土护岸模式,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为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经验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威胁水库水安全,影响当地的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有效控制当地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本文结合绿色流域建设理念,从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坡耕地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分散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和流域自然沟渠及库周缓冲带截留等技术层面,探讨了建立"策源地控制、流通区削减、缓冲带截留"的综合治理体系的模式,分析了当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补偿标准偏低、静态、管理体制不健全、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采用系统研究、文献分析、实证检验等方法,揭示了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流域协调与管理机制;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多元融资机制;公众参与、监督机制;动态补偿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机制。基于秋浦河上游生态服务主导效应因子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实际,2009年下游补偿上游金额为41448.0277。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有利于促进秋浦河流域上、下游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可为我国小流域生态补偿构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