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武陵山片区127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最近邻指数法等分析了片区博物馆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片区博物馆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型,集中分布在县级行政区域;4大类型博物馆数量相对均衡,每个类型都存在高密度分布区;以国有博物馆和无级别博物馆为主,其中无级别博物馆呈集聚型分布.影响片区博物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度、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为了优化武陵山片区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从深入挖掘资源、响应市场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借助旅游产业优势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黄河流域1868座博物馆为研究样本,借助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2012-2018年黄河流域博物馆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8年黄河流域博物馆数量呈上升趋势,占全国博物馆总量比重不断增长,增长率达到20.05%;黄河流域博物馆密度呈现不均衡的特点,随着年份的增长,密度高值不断增加且显现,分布呈现“多中心”模式并不断集中演化;黄河流域博物馆重心居于东部,椭圆空间形态具有“西南—东北”的分布,重心移动轨迹逐年向东移动,椭圆转角呈现出持续增大的态势;黄河流域博物馆整体呈正相关,极化作用明显,聚集格局愈发突显;黄河流域博物馆时空分布演化的影响力有差异性,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为次要因素,资源因素为一般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索博物馆空间格局演变规律,运用数理统计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考察了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博物馆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博物馆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12年后增长速度变缓;江苏省博物馆数量居于首位;长三角地区41座城市中,上海市博物馆数量最多。(2)长三角地区博物馆总体为空间正相关,呈集聚态势。以上海市为核心,极化作用不断增强,整体呈“多核串珠状”,省会城市作用突出。从局部尺度来看,各省城市间差异显著,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北部城市。(3)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显示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城市资源禀赋、城市经济水平、人口因素和政府财政等因素共同影响长三角地区博物馆的空间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4.
选取渝西地区为研究区域,以5年为间隔提取1988—2018年该区域内多期道路数据,并通过统计道路格网密度、道路格网密度的莫兰指数,建立了道路密度与经济、人口的相关函数模型,分析了渝西地区近30年道路信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渝西东南部地区的道路分布疏密程度总体上大于西北部地区,道路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渝西地区道路空间分布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且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自相关性增强,东西部道路建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差异的原因与各区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等有关;道路密度时空变化与人口数量、GDP呈高相关性,其随GDP和人口数量的增长而增加,这表明经济与人口数量是道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山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水平,以重庆市74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与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山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重庆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从县域尺度来看,重庆市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酉阳最多,秀山次之,主城区数目寥寥无几;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呈南多北少、四周多中心少的态势,主要集中在渝东南,存在2个一级集聚区,即黔彭酉交界处和酉秀交界处,次一级的集聚区有涪陵西南部、忠县西南部、江津西部等;山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传统村落分布的最重要的基础,人文社会因素是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综合发挥旅游业的产业辐射功能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以全国特色小镇中216个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类型、空间分布方向和空间格局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推动形成这一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旅游特色小镇总体上呈现空间集聚分布,其中资源依托和特色产业类呈均匀分布,其他4类呈集聚分布;(2)空间分布方向呈“西南—东北”走向,其中资源依托、民俗风情、康养度假等类型与总体走向近似;(3)空间格局呈现以1个高密度集聚区和3个次级集聚区为主,各类差异较大;(4)旅游资源、交通条件、政府支持对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旅游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对历史文化类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旅游特色小镇空间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江西省567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SPSS20.0和ArcGIS10.5分析其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市域分布特征、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时间演变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结构类型上主要以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传统舞蹈类为主;数量上主要分布于赣南、赣北地区;空间分布类型趋于集中分布,有1个极核密度区、1个高度密度区、3个次级密度区;各市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由分散式团状向非均衡扩散式演化并趋于稳定;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越多,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分布于丘陵地区,邻近河流水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重庆市统计年鉴资料,选取人口老龄系数作为人口老龄化指标,运用泰尔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空间自相关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0—2018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时空分布规律,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解释其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并逐步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人口老龄系数空间上整体形成"西高东低"的格局;重庆市人口老龄化重心呈现由中部向西方向逐步迁移的趋势,标准差椭圆呈现"东北-西南"空间分布特征;重庆市人口老龄系数空间集聚态势明显,空间扩散效应在渝西片区增强,渝东北片区有所弱化而渝东南片区基本保持不变,形成了"西热东冷"、"三极分布"的格局;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净流入率与人口老龄系数呈负相关,人均GDP、每千人口卫生机构床位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与人口老龄系数呈正相关;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在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净流入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成为促进全市老龄化加深、加快及养老负担加重的首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两类已有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并探讨两者间的异同。采用GIS空间分析中的最邻近距离、基尼系数、核密度等指标, 利用SPSS及地理联系率等地理分析方法, 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 探讨国家级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得到如下结论。1) 两类国家级湿地公园不同发展过程与各自主管部门的决策及政府政策环境密切相关。2) 两类国家级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类型均属于凝聚型, 区域呈集中分布, 分布均衡性低, 区域间差异大; 但呈现不同的分布密度特点。国家湿地公园在苏南?浙北、鄂东?湘北和鲁西南3 个地区形成高密度圈,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则在苏南和鲁东北地区形成两大高密度圈。3) 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不仅受湿地资源等自然条件影响, 还受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及政府理念、资金投入、法制建设等人文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博物馆功能演变的角度出发,以重庆不同时期的3个博物馆为例,从总体布局和空间营造两个方面来分析博物馆外环境的变化,最后总结了新形势下重庆市博物馆外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后面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市615个休闲旅游点为例,按资源性质与休闲方式将其分为自然游憩类、文化休闲类、康娱游憩类和专项休闲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总体呈主城区密集周边城区稀疏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集聚,4类休闲旅游资源空间集聚程度差异明显;(2)全市休闲旅游资源整体呈大聚集、小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康娱游憩类主要沿传统商圈布局,文化休闲类在空间上分布较为稀疏,自然游憩类总体集聚度不高,专项休闲类具有小聚集、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3)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依赖性,且各类休闲旅游资源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格局不同;(4)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和空间集聚等因素对南京市休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博物馆功能演变的角度出发,以重庆不同时期的3个博物馆为例,从总体布局和空间营造两个方面来分析博物馆外环境的变化,最后总结了新形势下重庆市博物馆外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后面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受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异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针对贵州省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4类自然保护地,综合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与其余3种自然保护地在数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但4种自然保护地在面积的空间分异特征上均表现出离散化分布的特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同影响因素的解释力在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上差异较大,在数量上主要影响因素呈现出趋异性,而面积上主要影响因素则呈现出趋同性.任意2个影响因素交互后其解释力均增强,交互的特征呈多维度复合影响的态势.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的差别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呈现出趋异性和趋同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7-2018年OMI甲醛数据产品探讨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个主要经济区的大气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因素对主要经济区大气甲醛浓度演变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8年主要经济区大气甲醛年均柱浓度总体呈增长趋势,变化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回落、平稳发展和迅速反弹四个阶段,多年甲醛平均浓度表现为: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甲醛浓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夏秋高,春冬低。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京津冀地区大气甲醛东南高、西北低;长三角中部和西部地区甲醛柱浓度较高,并由内陆向沿海地区递减;粤港澳地区广州、佛山两地大气甲醛柱浓度较高,同样表现为内陆向沿海递减。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是影响大气甲醛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降水和植被与大气甲醛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有较强的关联。影响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大气甲醛变化最主要的人为因素分别为工业活动、交通运输和第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中心城区快递站点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的讨论和分析,为该区域快递站点的合理分布与选址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8年重庆市中心城区菜鸟驿站和邮政速递的兴趣点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法、平均最近邻分析法和缓冲区分析法,探究重庆中心城区快递自提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快递自提点具有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渝中半岛及周边区域,且菜鸟驿站的分布较邮政站点更为集中,绝大部分布局在两江交汇(嘉陵江和长江)的渝中区;2)快递自提点分布大致呈现沿"偏北-偏南"方向延伸的趋势;3)服务范围特征,快递自提点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两江新区,此外,菜鸟驿站还服务于大学城、北碚和南坪商圈区,而中心城区的其他区县零散的被邮政站点所覆盖.[结论]快递自提点分布的空间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综合分析发现经济、人口、用地类型、交通对快递自提点的布局选址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结合ArcGIS软件的核密度、反距离加权等方法,揭示了兰州市主城区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整体上,兰州市主城区酒店分布极不均衡,城关区最多(占68.3%),西固区最少(占6.4%);空间上呈"东密西疏"和"多中心组团"的分布特征;类型上四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差异最大,二星级以下及经济型最小.具体而言,五星级酒店呈点状分布、四星级酒店则以簇状分布为主、三星级酒店呈串珠状分布、二星级以下及经济型酒店具有明显的片状分布特征;城市形态、交通网络、土地价格、功能分区是影响酒店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人才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基于县(区)级行政单元,以创意人才和高学历人才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刻画珠三角人才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两种类型人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整体上,创意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空间分布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但集聚趋势逐渐减弱。在县(区)级层面上,两种类型人才主要集聚在珠三角中心的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顺德区等,而东西两侧县(区)级单元人数较少;②创意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分布均受到经济(地方发展水平、工资水平和城镇化)和舒适物(如房地产、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但影响两类人才空间分布的因素存在差异。其中,地方教育水平和包容性因素对高学历人才空间分布具有正向影响;而金融因素则对创意人才空间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对河南省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时间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以传统戏剧、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类居多,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在空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呈带状、团状分布,表现出非均衡性.团状分布主要在豫西北和豫中地区及豫南地区,西部呈线状、离散分布态势.在河南境内的海河、黄河流域,遗产分布密度较大,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较少.影响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非遗的评定标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收集2018年7月份南昌市主城区的720个住宅小区的平均房价数据,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南昌市主城区房价的空间分异以及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南昌市主城区的房价显著聚类,且呈多中心分布的模式;各影响因子对房价的影响存在空间变异性;总体而言,建筑特征中容积率对房价影响最显著,区位特征中地铁因素对房价影响最大,邻里特征中重点中学对房价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以江西省境内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6年)江西省境内博物馆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江西省境内博物馆发展按增长曲线特征,可以分为5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1949-1966),停滞阶段(1966-1976),高速发展阶段(1976-1992),平缓发展阶段(1992-2008),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2008-2016); 2)江西省境内博物馆分布集聚特征显著,总体沿浙赣线呈现出"北密南疏"的非均衡空间格局,其分布高度集聚在南昌市和景德镇市; 3)江西省境内博物馆空间重心呈"Σ"型轨迹位移,总体由西南向东北方变迁,在东北-西南方向上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 4)江西省境内博物馆分布主要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基础、政府发展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