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场对毛细管内电解质浸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超声场强化化工分离过程的机理 ,以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短毛细管中溶质的浸出模拟固液分离体系 ,通过测定浸出动力学曲线 ,探讨了超声场对这一浸取过程的强化作用机理 ,分析了微扰效应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空化的微扰效应强化了溶质在毛细管内部的扩散 ,且强化作用随毛细管径及超声场强的增大而增大。与升温的强化效果相比较 ,超声场的微扰效应和湍动效应兼顾了强化内外扩散的两个方面 ,与升温浸取过程相比 ,超声场的强化手段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的关于超临界萃取过程的几个假设基础上,由Navier-Stocks方程求出了溶质颗粒周边的湍流流场,结合Higbie的溶质渗透模型,建立起了流速与传质系数的联系.通过比对超声场作用前后的传质系数,提出了传质系数超声强化因子这一新参数。传质系数强化因子表达式给出了超声波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过程的数理模型。模型给出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频率及溶质颗粒半径同传质系数强化因子的关系。通过比较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超声强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两种方法在薏苡仁中提取薏苡仁油和薏苡仁脂及在海藻中提取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实验结果与本模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传质系数强化因子这一数理模型的合理性。模型为超声强化超临界萃取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超声场对毛细管内电解质扩散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封闭于毛细管内的溶质扩散模拟固液分离体系中深层溶质扩散过程。采用液相色谱毛细管法测定毛细管内的二元扩散系数 ,通过分析温度、超声场 (排除热效应 )、直接超声场的影响 ,探讨了超声场对微孔深层扩散的强化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超声场对毛细管内二元扩散系数的影响是热效应和管内流体扰动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排除超声场热效应的条件下 ,随超声功率的增大 ,毛细管内的二元扩散系数随之增大 ,相对二元扩散系数与测量的流速无关 ;在无超声场作用时 ,毛细管内的相对二元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呈线性关系。直接超声场的影响可采用超声场的热效应、管内流体扰动及相互作用参数叠加的方式表示。  相似文献   

4.
超声场对锆溶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场分布、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锆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还表征了超声场分散溶胶所制的非担载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扩散场处理的溶胶粒径分布比驻波场处理的溶胶粒径分布略窄;提高超声功率有助于减小溶胶粒径,超声时间的增加,溶胶粒径逐渐减小,且超声处理过的溶胶稳定性得到提高;超声处理的溶胶和未超声处理的溶胶所制得的非担载膜最可几孔径均为4nm,但前者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超声场-静电场协同防垢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自行设计的超声场-静电场协同防垢实验装置进行模拟蒸发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声强0.53W/cm^2、场强32kV/m时有很好的协同效果,防垢率为78.46%.碘释放法研究表明,在静电场中,超声空化增强.经过超声场处理后,过饱和溶液吸收超声空化产生的微观能量,缩短了CaCO3晶体的成核诱导期,加速了晶核的生成,使晶体稳定于文石的形态,悬浮于溶液中,不易沉积,达到防垢目的.  相似文献   

6.
超声场中湿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超声波应用于湿法制备氧化铝纳米粉工艺过程,探讨了超声作用机理,研究了超声辐射对颗粒的形成和团聚以及干燥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超声能量能加速前驱体的形核,超声分散可控制晶核的长大和团聚;超声振动还能影响陈化过程中的沉淀向凝胶的转变,易得到疏松三维网络状结构,这样的凝胶结构有利于最后得到疏松、少(无)团聚的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7.
超声场参数对强化铝酸钠溶液种分分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超声场的输出电功率、频率、超声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强化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在15,20,33kHz 3种频率下,当输出电功率超过空化阈值(96W),在超声波中处理铝酸钠溶液2min,都能达到很好的强化效果,即分解率为45%的反应时间由30h缩短至15h,但不同频率下对种分影响的具体过程不同。并对比了有无超声场时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  相似文献   

8.
应用微波萃取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已成功用于多种中草药成分的提取。本文采用微波法提取姜黄素,旨在为其工业化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75%乙醇,时间30s,功率390W,料液比为1:30,在该工艺条件下,其得率为5.12%,与传统的提取工艺相比,有较高的姜黄素得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把传递过程中的流和力扩展为传递过程空间的流场和力场,通过各种场之间的恰当配合和相互作用强化传递过程定义为场协同。在线性非平衡热力学的流和力的唯象方程的基础上,本以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为例分析了传递过程中流场和力场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机制及其控制,提出了描述场之间作用的场协同因子,给出了传递过程强化的场协同分析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mmander和Prosperetti的理论,考虑大功率超声场中空化泡作用的阻尼效应,计算了常见矩形槽体内的超声空化场. 为了使计算更接近实际情况,模型的声源边界条件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得出. 计算结果与铝箔腐蚀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结果是一致的. 这对于掌握不同超声场的声场特性和设计高效的超声液体处理设备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双频超声强化提取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由40kHz槽式超声与25kHz探头式超声组成的双频超声装置进行实验.提出了双频超声的物理模型方程,利用碘量法研究了不同频率下超声的空化效应,并将双频超声应用于黄柏中小檗碱的提取过程.通过对物理模型的模拟计算得出:双频超声(25kHz+40kHz)的空化概率高于单频超声;双频超声辐照碘化钾溶液,碘的释放量高于单频超声时的释放量;双频超声提取黄柏中的小檗碱,提取率为64.1%,高于单频超声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2.
强化传递过程中场协同效应的机制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把传递过程中的流和力扩展为传递过程空间的流场和力场,通过各种场之间的恰当配合和相互作用强化传递过程定义为场协同.在线性非平衡热力学的流和力的唯象方程的基础上,本文以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为例分析了传递过程中流场和力场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机制及其控制,提出了描述场之间作用的场协同因子,给出了传递过程强化的场协同分析的初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两种常见医用微泡的实验材料为计算参数,利用修正的Rayleigh-Plesset方程,对粘滞流体中不同半径的医用微泡在非线性超声波驱动下的空化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一定驱动声频下,声压越大,医用微泡的空化概率越大,且向半径减小的方向移动,其空化概率受微泡材料参数影响也较大;同时,声作用周期个数越多,空化概率越大.当声作用周期个数增到一定数量时,其空化概率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4.
对Altmann等人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沉积层空隙率随操作参数变化的观点,较好地拟合了陶瓷膜非强化过程的实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湍流促进器强化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反映了操作参数对过滤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N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微波辅助正丁醇、正丙醇两种混合溶剂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姜黄素的提取率及溶剂的回收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正丁醇与正丙醇最佳体积比为4:6;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微波辅助混合溶剂提取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为1:35,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功率为200W.在此条件下姜黄素含量达到4.10%.  相似文献   

16.
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等特质,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根本利益。随着建筑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当代建筑项目管理也面临众多的挑战。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成本管理息息相关,必须严格依照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素类化合物中姜黄素的含量.姜黄素在0.450~4.049 g/L内峰面积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精密度RSD=1.25%(n=6),平均回收率为99.8%.适用于含姜黄素的样品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声场对胶体物系絮凝分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亲水胶体-果胶溶液和原糖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声声对胶体物系絮凝分离的强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空化效应能使亲水胶体水化层减薄,双层层电位降低,在适宜的参数条件下,声场能显著地促进胶体絮凝分离。这为物理场絮凝分离胶体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是姜黄(Curcuma longa L.)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炎、心肌保护等多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通过综述姜黄素提取分离、药理作用及应用新进展,以期为今后姜黄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回转窑内物料颗粒的运动特点,推导了颗粒团在贴壁运动过程中的非稳态导热系数及界面处的接触传热系数,进而得出了物料与封盖窑壁间的换热系数;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建立了回转窑的传热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未考虑物料与窑壁间歇接触对回转窑传热过程的强化效应时,物料温度偏低;温度越高,强化效应对物料温度的影响越大;考虑物料与窑壁间歇接触对回转窑传热过程的强化效应,有利于提高回转窑煅烧熟料的质量和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