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表于1976年的《复活节游行》是美国现代作家理查德·耶茨的"女性小说"。在作品中,耶茨从一个男性作家的视角,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都市普通家庭两姐妹,用犀利但满含怜悯的笔触展示了以主人公艾米莉一家为代表的孤独的女性群体,是作家在其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之后所描述的"第十二种孤独"——女性孤独。从孤独的女性主题着手,以《复活节游行》的分析为突破口,结合存在主义探讨作家对女性孤独的理解,并试图找到破解现代人孤独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文学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璧莲三位女性作家尤为引人注目。三位女作家及其主要作品的主题和创作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由叛逆到认同并最终趋于淡化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文学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璧莲三位女性作家尤为引人注目.三位女作家及其主要作品的主题和创作风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由叛逆到认同并最终趋于淡化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习惯于以幽默文体折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目的是让人们通过幽默更充分地了解当时的现实世界。他的代表作《苦行记》是19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它运用轻松的西部黑色幽默,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的尔虞我诈现象,表现了欺骗这一严肃主题。  相似文献   

5.
著名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其代表作《五号屠场》中采用了大量独特的创作手法,如大量运用历史和文学典故,戏仿其他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以意识流为主的叙事手法等.本文将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其创作手法进行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坛之所以精彩纷呈,少数族裔作家功不可没。而其中,女性作家因其匠心独运的写作方式和视角,在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如著名的加勒比海裔女性作家珀尔·马歇尔(Paule Marshall)、奥瑞德·洛德(Audre Lorde)、米歇尔·克里夫(Michelle Cliff)和朱莉娅·阿尔瓦雷斯(Julia Alvarez)等。本文拟结合美国加勒比海裔的历史和生存境况,分析这几位加勒比海裔女作家的作品特征,让读者对美国加勒比海裔女性文学特点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付思 《科技信息》2013,(23):34-34
纳撒尼尔·韦斯特的经典之作《寂寞芳心小姐》通常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黑色幽默的代表作,竭力渲染美国梦之沉沦的黑色主题。而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从狂欢化的文学特征和狂欢化的场景来欣赏《寂寞芳心小姐》。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都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起的.相比较而言,颠覆父权体制的文化秩序、颠覆男权制度是张爱玲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文学创作的共同点;不同的是,两者的叙事角度、叙述方式大相径庭张爱玲是远离自身地用旁观者的眼光来关注旧式家庭中旧式妇女的命运,而90年代女性主义作家的写作是一种纯粹的女性写作,她们只关注女性自身,把那些极端的女性经验作为叙事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而约瑟夫.海勒证明,他作为小说家的主要才能就是制造语言的混乱,他是胡搅蛮缠、东拉西扯的大师,是诡辩、悖论、强辞夺理的大师,他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全力以赴地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那个非理性的世界上,一个人只有靠着他以语言制造混乱的能力才能确认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延安时期,陈学昭并不是最为人关注的女作家。在整个文学史中,并没有看到她美丽的印记,甚至是在女性文学史中,谈到三四十年代女性作家时,也不见有关她的只字片语。陈学昭是有着"五四"作家、留法作家、解放区作家三重身份的杰出女性。不论是在其生活优越的年轻时代,艰难困苦  相似文献   

11.
女性文学在新疆的崛起,对女性文学的发展是一种进步,但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识所产生的影响不同。两位作家创作的年代属于女性文学、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热潮的年代,但她们的创作词语和意识还没有像内地的女作家那样开放和大胆,相比之下,少数民族女作家还缺乏这种强烈的女性主义观点,她们对女性主义的伸张和表现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  相似文献   

12.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8-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她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小说《纯真年代》中,她塑造了两个互为对照的女性形象:梅和埃伦。为了避免女性作家身份给创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华顿采用了以男性人物纽兰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以后者的眼光来刻画两位女性人物。同时,她又通过对(故事外)叙述者叙事声音与人物叙事眼光之间关系的巧妙调节,在文本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汤亭亭与赵健秀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华裔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由于赵对以汤为代表的部分华裔作家作品中“女性化的男性形象”颇感不满,因此两者多有针锋相对的舌战,并逐渐形成了美国华裔文学人物形象批评的性别对立。从“双性同体”的视角人手,尝试消解美国华裔文学中男女性别的二元对立,并以《女勇士》《典型的美国佬》《蝴蝶君》三部作品为例,指出“双性和谐”是消解性别矛盾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的哲学影响力、战争的破坏力以及高新科技的奴役力等三种"力"共同构成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中幽默之所以成为黑色的原由.对黑色幽默小说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反战热情,对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反战功能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起人们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重新认识.所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谭恩美、茱帕·拉希里以及玛格丽特·狄洛威皆是当代著名的亚裔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着重描写亚裔美国女性在美国大熔炉里生活以及由于身份二元性所带来的困扰。此外,亚裔美国女性的婚姻生活也是这些作家作品的共同主题之一,体现了亚裔美国女性在婚姻里所受到的歧视与束缚。而这种状况是由于社会环境、民族政策以及民族文化等多种因素一起所造成的。新一代的亚裔美国女性在与第一代乃至第二代亚裔美国母亲的冲突交流中,逐渐理解了母亲的行为,并与母亲达成了和解。  相似文献   

16.
简洁 《科技信息》2011,(13):220-222
伊迪丝·沃顿(1862-1937)是美国20世纪较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出版于1920年的《纯真年代》为她赢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为读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上流社会生活图。本文通过对小说两位女主人翁详细的分析,揭示沃顿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反映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相似文献   

17.
蒋晓琦 《科技信息》2013,(8):194-194
汤亭亭是美国华裔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女勇士》反映了华裔女性在美国面临多重创伤。一方面是传统父权制的压迫,另一方面还要忍受美国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与压迫以及中美不同文化带来的文化困惑。本文结合创伤研究中的文学性创伤分析《女勇士》中的多重创伤以及创伤对华裔女性造成的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品钦(1937-)是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作品《拍卖第四十九批》(1966)中,品钦意在揭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被信息爆炸、大众媒体以及政府等各种无形力量控制的现状。在这部作品中,品钦巧妙地在多处运用隐喻,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是她呼唤中产阶级女性挣脱男权社会制度的束缚,实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扛鼎之作。小说主人公埃德娜不屈不挠的探求自我,实现从"真女性"向"新女性"的自我转变过程,反映了美国转型时期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四十年代是个特殊的年代,而期间女性作家文本中的性爱书写也同样突破了以往女性书写的模式与常规,显示出了别样的书写风格,她们更直白、袒露地言说着自身在尘欲罗网中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