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壮族巫信仰源于先民的巫术观念,壮族民众日常生活中普遍笃信各种巫术行为。而壮族通灵巫师实施的各种巫事仪式都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晓强 《科技信息》2003,(11M):56-59
据张紫晨《中国巫术》说:台湾的雅泰人自述,在他们民族中,在他们民族中,古代巫师秘密养一种名叫“浩奈”的魔鸟,人如见到这种魔鸟会立即死亡,巫师往往受人雇佣,放此魔鸟害人。后来,养魔鸟的巫师被杀死,这种害人的黑巫术就消失了。此魔鸟是蛊物,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的“巫术与宗教”篇说:“苗妇能巫蛊  相似文献   

3.
“巫、舞”的原初形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原始巫文化而产生的“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从原始兼通人神的首领 到专司祭祠鬼神的巫师。“巫”与“王”也由统一走向了分化。“巫”“舞”同源,舞也由娱神的巫术方式变为 娱人的舞蹈。“后边”在历史中的功用和变化为“巫”的发展演化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4.
屈原《九歌》,近人多以为其中有对唱。《九歌》中到底哪些篇是对唱,哪些篇是独唱;哪些诗句是男唱,哪些诗句是女唱;哪些诗句是巫唱,哪些诗句是神唱;对唱是巫与神的对唱,还是神与神的对唱,抑或是主巫与群巫的对唱;各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定,纯粹“以意为之”,没有什么客观标准。事实上,《九歌》本是祭歌。祭歌中所反映的全部乐神活动,都是由巫师执司其事的。巫师在祭祀鬼神时、一身二任,既代表他(她)自己,又装神弄鬼.诡称鬼神已经附体,代表着鬼神。同样的,巫师所唱的祭歌,则时而以巫师的口吻唱,时而又以鬼神的口吻唱,但都出自巫师一人之口。作为祭歌的《九歌》,正是巫师的独唱或合唱(独唱者一人而兼神、巫两种角色),而不是男与女、神与巫或主巫与群巫的对唱。  相似文献   

5.
巫信仰是中外各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形式,壮语对通灵巫师有多种称谓,灵魂信仰是巫信仰产生的前提,壮族通灵巫师最早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6.
"巫师"由"巫尸"演变得名,表明巫与死丧紧密相联。三峡丧礼是在三峡巫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是巫文化在三峡民间的重要表现和主要传播方式;巫文化制约和影响着该地区的殡丧礼俗,形成了招魂、送魂、抹汗、穿老衣、守灵、闹丧等多种形式的丧礼习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宏观角度,对三峡远古巫文化进行了研究。主要论述了两个层面:古代巫师集团;巫师集团的共同信念、传统、知识、技术等形成的巫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父亲留下的财产”,这是《城市发展史》作者美国人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对遗产的直观定义,而其引申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的遗产观念亦显而易见。巫术及其相关的巫文化活动便是这样一种财富。中国作为华夏文明的载体,巫文化源远流长,从《山海经》的记载到现代文明的今天,巫文化的踪迹仍然或隐或显存在于民间,研究巫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巫术揭秘     
哈利·波特神奇的巫术是不是让你五体投地?巫术是怎么起源的?霍格伍茨辉煌的城堡是不是令你心驰神往?是不是真有巫师学校?E探008带你拜访民俗学领域的权威刘魁立教授,我们听听刘爷爷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0.
巫、尸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表演构成了仪式的主要内容。《诗经》中除了祭祀诗之外,其他一些描写盛会、舞蹈场面的诗歌也间接反映了巫、尸表演的仪式过程。传统的巫的职能在《诗经》中呈现出隐形化特征,巫术仪式也民俗化为歌舞欢会的形式;祝作为巫的一类,其职能相较于传统意义的"巫",有所区别,其祝辞表达已呈现出礼制化特点。与之相比,尸在仪式中的职能得以较为充分地展现,祭祖敬尸显然已成为礼制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窥见《诗经》时代原始宗教的巫术文化向政教制度下礼制文化的递嬗。  相似文献   

11.
巫术与足球     
秘鲁足球队和喀麦隆足球队将在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一轮比赛中交锋。双方球队除了投入紧张的赛前训练外,正祈求“神助鬼佑”,展开一场“巫术战”。据报道,秘鲁巫师施展“魔法”,将上至球队教练,下至每一名入选队员的照片数张,浸于乌鸡血中“沐浴”,然后埋入地下,据说这样就可以“祛邪除恶”。秘鲁一位女巫师说,他们只不过是想“唤来佑护神以抵挡非洲巫师施展的魔力”。许多人对这种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巫术的作法,颇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巫术的内幕     
"蛊"惑人心巫术,一般被用来实现人们的祈求或诅咒。虽然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不同,但巫术的表现形式和用途却都差不多。蛊,可以算是巫术中最神秘的一种,过去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甚广。具体方法是,将几种毒虫养在瓮中,待时机成熟后,施加于目标人身上。这种巫术据说功  相似文献   

14.
西汉马王堆 T 形帛画的主题思想并非是引魂升天,汉代流行的是活着的人通过修炼达到成神成仙,没有死后成仙的观念。此图应该是死者进入祖地的路标,是死者在阴间生活环境的表现,具有巫术性质。由于巫术是古人通往灵魂的主要手段,所以 T 形帛画应该是用来行使巫术的一件工具,它的作用有两种:一、把灵魂引到新的住地——墓室;二、由于中国民间有人死后要到祖地去见祖先的观念,所以帛画又具有死者在阴间的路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巫师服饰作为物化的仪式元素,发挥着影响巫术仪式成败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巫师服饰作用实现的主要功能途径,清晰地展现原始着装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进而亦可为研究现代社会中的许多服饰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与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6.
在清代小说中,经常有描写巫术活动害人和恶鬼吃人的情节。其中的巫术活动有独特的操作方式,或借助于巫师的超能力,或通过念咒语来实施。而恶鬼吃人的情节则表现出古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体现了"鬼即邪恶"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7.
《九歌》的意旨基本上是巫术宗教的,《离骚》则是屈原作为一个尘世诗人的自述。但巫文化同样是我们进一步理解《离骚》浪漫主义特征的关键。《离骚》里所表现的大胆夸张、丰富想象、奇诡幽深的意境及宏伟气势,实际上都根植于巫文化传统之中。因此,《离骚》浪漫主义艺术具有亚文化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是经济总量、经济增速均位居前列的现代化国家,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这个现代国家还有另一面——至今仍然隐藏着令人惊异的"马来巫术"。社交媒体"脸谱"不久前流传着一组令人将信将疑的图片:败选后深陷腐败案泥沼的马国前总理纳吉布礼聘马来巫师到家中施术作法。此前,马来西亚各媒体曾在大选后集中报道大马"巫师王"易卜拉欣·马特·载因在纳吉布官邸附近现身。联系此前这  相似文献   

19.
壮族民间麽教与巫文化——壮族麽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麽教从越巫发展而来,虽然已逐步脱离原始宗教,并向人为宗教过渡,形成壮族特有的民间宗教形态,但是,麽教仍保留有浓厚的巫术、巫医、巫卜、巫法等原始巫文化观念及信仰,具体表现在麽教超度亡灵、禳解祈福法事仪式以及麽教经书中.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原始宗教在灵魂观念、图腾观念、祖先崇拜、宇宙观念、巫师与巫术等诸多方面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可见青藏地区的本教是在本地土著居民中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并不是东北地区萨满教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