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阎连科的耙耧世界,是典型的对于乡土中国的荒野想象;而生存主体为反抗生存困境,采取了诸种手段,包括肉身、权力、知识、流浪等,由于自身以及外在的种种因素,反抗不免归于失败。面对内中体现的人物的悲哀、无奈、奋起以及无路可走,作家传达的是情感的复杂。  相似文献   

2.
《野草》从个体生命在时间流中生存的状态以及个人与他者的关系两个方面写出了个体生命生存的无意义,流溢出一种找不到立足点而漂浮空中的惶惑情绪。本文试着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去探讨这种生存的困境,以及对这种困境所做的绝望反抗及反抗中的绝望情绪。  相似文献   

3.
在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角下解读<红字>中规训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及主人公对规训权力的反抗,进一步反映了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霍桑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心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简.奥斯丁是一位集传统与反抗于一身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男女平等的人生价值观、崭新的爱情婚姻观念,展示出其鲜明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从女性贞洁的道德理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立场来看九丹的小说<乌鸦>,无疑它是一部邪恶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本身就是对所有道德观念和爱国主义情绪的抵制.当然作为一个批评者自然有着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一部作品所表现的现象超越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并与我们的道德标准发生抵触时,我们既不能说它是不真实的、虚伪的、或者说是谎言,也不能说它是邪恶的,所谓的真实和道德标准只能是相对的,批评者并不是真理在握的人,也不能把小说中特定情境下的事件和生存问题抽取出来,放在批评者的常态生活中进行道德的判断.民族和国家意识在小说的叙述以及小说中的人物身上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缺失的.问题是,在面临生存问题时,所有固有的道德观念和国家意识都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红字>中女主角海斯特·白兰经历了从懵懂无知、不了解爱情和婚姻到冲破禁忌追求爱情,再到反抗清教社会成为独立女性的成长过程.海斯特的成长是基于她违反清教主义所犯下的罪恶-通奸.罪恶是她成长的开始.是促进她成长的动力,是完成她成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朱淑真在宋代是一位多产的女性作家,她的诗词在宋之后影响很大,其作品反映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具体而言,自我意识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对自我生存困境的沉思和反抗;二是对女性存在价值的深度审视.  相似文献   

8.
回族人民数百年来,为了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和生存的权利,反抗民族歧视,反抗外族侵略,反抗压迫和剥削,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清代后期,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三次大规模的人民斗争。这三次斗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之一,并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存在是痛苦的,人会不择手段地寻求生存,反抗和死亡是人摆脱困境的两种途径。阎连科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存在主义的思想特征,表现出了对人类,尤其是对农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论文从存在与苦难的荒诞性、人的自由选择、反抗与死亡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阎连科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蕴,并指出了其存在主义表达的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的作品《能干的法贝尔》反映了西方世界精神文明的危机,这种危机也体现在对两性关系的反思上。作品在两性关系上遵循了马克斯.弗里施一贯的模式,即女性形象的意义在于反映和支撑她们所从属的男性角色。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这部作品又对两性关系作出了新的诠释。作品从主人公法贝尔对女性的主宰,到女性在以男性权威至上的社会中的屈服以及反抗,反映了一幅富有意义的两性关系图并给现代的两性关系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于连&#183;索黑尔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笔下的艺术形象,也是世界文学之林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总的说来,于连既不是一个大资产阶级野心家,也不是投机钻营的小人,更不是一个悲剧英雄。作为小资产阶级分子的于连,性格复杂,既有仇恨和反抗上层社会的一面,又有投靠和向贵族阶级妥协的一面。可以说,在他身上同时集中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抗性、妥协性。  相似文献   

12.
《白宫管家》以交叉叙事的方式书写了西塞尔·盖恩斯在种族主义语境中的摇摆人生,以及与之相随的柔软黑人性和坚硬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棉花田里的舞勺之年,未谙世事的西塞尔以反抗彰显着其黑人性;第二,私刑下的而立与不惑,失去父亲的西塞尔用忍耐守望着自己的主体性,尽量不谈政治;第三,后政治秀的耄耋期颐,失去儿子的西塞尔凭反抗坚守着长期以来其族裔所需的黑人性。实际上,这三段从反抗→忍耐→反抗的人生,是当时黑人在“主人”宰制下的策略生存,旨在以迎合语境所允许个体“奴仆”承载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守护集体的黑人性。  相似文献   

13.
于晓晶 《科技信息》2009,(15):203-203
《简·爱》因塑造一位虽相貌平平却勇敢、自尊、自强的女性形象而享誉世界文坛。尤其是简于逆境中的反抗精神以及在爱情中对自己尊严的维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透过预楼上的疯女人进一步对简的这种性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面对绝望和荒诞,鲁迅和加缪都主张正视生存困境,并诉诸于反抗的行动去赋予无意义的世界以意义,其人生哲学都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由于二人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加缪的反抗最后走向纯粹的抽象,而鲁迅的反抗则始终具有历史具体性。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伟大壮举,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反抗侵略的历史画卷中,中华民族没有一个阶级、也没有一个阶层投降日寇,为了中华民的生存,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都是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为抗击日寇的侵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甚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的鲁迅杂始终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鲁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要求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的鲁迅杂始终关注现代中国人的生存问题。鲁迅认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要求是争取生存权、温饱权和发展权,三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他希望人们正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抗一切妨碍现代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黑暗,致力于现实中国社会、人生与人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本事批评是时间上的历史哲学批评范式,亦是空间中人类本体生存方式.鲁迅本事批评"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断裂,致使鲁迅时间汰变"感旧",空间侧身"碰壁",从而铸就了一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鲁迅本事批评观念不仅成就了鲁迅生存论的特异诗学,而且还典出了"故事新编"的文本诗学.  相似文献   

19.
艾薇菊·丹提卡在《息·望·忆》中成功塑造了两个海地黑人女性形象,母亲马汀及女儿索菲。马汀遭人强暴,远走他乡,但仍然无法逾越父权文化管制下的道德樊篱,最终精神分裂。索菲游离于现实与梦境的边缘,母亲的经历和“验身”行为使她趋于崩溃。马汀和索菲在异己的世界里生存,无法取得社会认同,难以倾诉,强烈的荒诞感使她们窒息。面对荒诞,马汀选择逃避,在绝望中自杀。索菲则立足现实,直面荒诞,在反抗中寻求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20.
周萍在《雷雨》的故事脉络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不仅推动了剧情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而且是造成繁漪、四凤以及整个家庭悲剧的最直接动力。无论是着眼于精神因素还是伦理因素,周萍是个始终在挣扎抗争的人物,他两次乱伦并反抗失败的痛苦体验才真正体现了剧作家的创作意图———生存的焦虑,存在的荒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