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连续发生了几起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难,数以百计的旅客殒命苍穹,而马航失联与韩亚空难中的主角波音B777也备受议论。事实上,飞机空难的历史,几乎和飞机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从简易的老式小型飞机,到集成了大量现代技术的巨型喷气式客机和超音速客机,都无法逃脱空难的魔掌。100多年来,形形色色的空难构成了航空史上一座座黑色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语晴 《科学之友》2005,(10):38-38
要想知道飞机为什么要装“黑匣子”,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黑匣子。多年来,随着空难事故频繁发生,记录飞行情况的黑匣子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它里面装的是什么仪器?它怎么能帮助人们判断事故的原因呢?飞机的飞行情况千变万化,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更是错综复杂。事故经常在瞬间发生,当飞  相似文献   

3.
要想知道飞机为什么要装"黑匣子",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黑匣子.多年来,随着空难事故频繁发生,记录飞行情况的黑匣子的作用便凸现出来.它里面装的是什么仪器?它怎么能帮助人们判断事故的原因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引进了波截面的概念,磁单极子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磁单极子本身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悬案。1975年Price等曾宣称他们在宇宙线中找到了一个磁单极2卷2期子,但未得到公认。我们的工作在于考察是否有磁单极子存在的别的迹象。磁单极子难于被观察到,主要原因在于其质量十分巨大。我们曾求解了磁  相似文献   

5.
正核,有人趋之若鹜,有人避之不及,但它是祸是福,其实还是由人类决定的。哪怕是它的废料,只要我们愿意,也可点石成金。核技术的出现,既代表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跃,也揭开了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的疮疤。人类最初的愿景,是想让"原子能造福千万人"。在欧洲大陆的高卢山区,耸立着近百座核电站,它们提供了法国所有电力的76%,让法国成了欧洲电力最便宜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选择这篇文章时,我也曾有过深深的担忧:究竟是否应该告诉你们一个尚未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观点呢?不过,想到科学的真谛就是在辨析中发展,在辨析中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我还是决定与大家一起分享——森林并不是"地球之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有些已经完全推翻了旧有的知识体系,而有些则正在向过去宣战。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恐怕会令大家咋舌,毕竟这是一个几乎已经被全人类推崇的观点——森林是"地球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航线失事的悲惨航迹里,事故调查人员最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收回失事飞机的黑匣子。联邦航空局要求所有大型商业飞机都应装备两种装置:记录飞机乘员和其他声音的飞机座舱声音记录仪和监控飞机高度、飞行速度、航向和其他仪器读数的飞行数据记录仪。由于这些资料对空难调查至关重要,记录仪必须设计成能在任何实际空难中保留存储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上最大的空难谈起 世界上最大的一次空难发生在1977年,位于大西洋的旅游胜地特纳里费岛机场发生两架大型飞机相撞,造成582人死亡。当时机场各种情况良好,升降起落的飞机井然有序。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逼近人们。 当时的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员正指挥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同时又接到另一架客机要求着陆的请求。该管制员的工作记忆(“内存”)立刻被新任务所占据,他转而神情专注地望着机场上空那架即将降落的大型客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不出意外,一片湖泊往往应该呈现纯净的蓝色或清澈的绿色。然而,偏偏有些湖泊"不走寻常路",它们有的是红色,有的是褐色,有的甚至还是"斑点湖"。我们不禁要问——说起湖泊,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烟波浩渺的百里泽国,或是清澈见底的一汪碧水。但是,在地球上,并非所有的湖泊都是如此。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数以万计的湖泊大家庭中,总有那么几个"另类",它们有些是粉色的,有些呈现出七彩色,有些甚至还能不断地变换色彩。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那碧绿的湖水变了颜色呢?  相似文献   

10.
让我们都爱《世界科学》一位读者给我们来信.说他十分喜爱《世界科学》。原因是他从《世界科学》上学到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和知识。他拜《世界科学》为师,据他说已有13年了。这位读者叫薛广振,原是沈阳航空学院航空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研究所从事...  相似文献   

11.
彭桓武 《科学通报》1960,5(3):65-65
在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周年的今天,就是让我们极粗糙地回顾一下我国十年来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我们也明显地看到苏联在这方面对我国的帮助,正如其在现代工业建设或其他科学技术方面的帮助一样,已经起了非常互大的促进作用。譬如,根据苏联经验,要掌握原子能科学技术首先要在近代化的设备上进行实验研究。因此,苏联在1955年就决定帮助我国建立反应堆和加速器。在建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加加林空难已过去了45个年头了,或许加加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他确是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太空载人飞行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赛维奇·加加林刚满27岁,还是一名年轻的空军少校.他驾驶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载人飞行,在太空游历了108分钟后回到地球,圆满完成了人类首次的太空之旅,成为令全人类仰慕的英雄.然而他却在7年后,进行空军工程学院进修毕业考试时,遭遇空难,不幸离世.2013年,是加加林遇难45周年,回首当年的空难,令人痛惜.  相似文献   

13.
<正>从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谜团尚未解开,到马航MH17被击落,再到台湾复兴航空、阿尔及利亚航空先后发生坠机事件……2014年接踵而至的空难给人们乘坐飞机带来了巨大的阴影。春节将至,在外奔波的游子陆续回家过年,免不了坐飞机,但是,有一些人却对搭乘飞机产生忐忑、紧张、疑虑、恐惧等情绪,情形严重者甚至拒绝乘机,心理学家将这种表现称之为"恐飞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在民用航空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同时,"安全、效益、服务"也成了压在航空业头上的新三座大山.航企的这些目标最终都要通过每个航企的员工来实现.航空企业的安全压力和经营压力被层层分解到了个体的员工.特别是"8.24"空难后的民航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使得航企员工的压力达到了一个峰值.如何缓解员工压力成为和安全运行密不可分的命题.基于此种现状谈谈压力与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历史印迹     
这是在红海上的第三天,两天来海水的清澈,珊瑚的壮观,海豚的热情让我们目不暇接。与这些本来就生活在大海中的生物不同,今天,我们要探访的,则是被迫成为大海中一员的一艘沉船——Thistlegorm。它是在沉没15年后被发现的,因为沉没的深度不算很深,从那以后的50年里它接受了无数潜水人的探访和致意。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太阳的光芒,还略有风浪。考虑到晚一些风浪可能会更大,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沿着已经固定好的锚绳依次入水。也许是天气不好的缘故,让我觉得水也变得有些刺骨。入水后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潜水船就停在了Thistlego…  相似文献   

16.
发掘即破坏?     
很多人之所以反对发掘乾陵,主要原因是认为目前国内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对挖掘现场及出土文物进行妥善保护。不仅在中国,文物的“永久性”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对开掘乾陵者经常引用以下几个令人痛心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近期的一天,早晨6时40分,笔者随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的两名专家,乘坐了一回我国与韩国共同制造的最高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广深高速旅客列车。当时想象它在全程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突遭意外、紧急刹车时产生的那种排山倒海的巨大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心里多少有些警觉。的确,正如同行的黄研究员所说,就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而言,想提高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已  相似文献   

18.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同《世界科学》开始了交往。那是在1987年初,当时我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副主席、党组书记职务,接待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个代表团,他们赠送给我一本报告集,其中一篇“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报告’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众所周知,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事故,造成严重的核泄漏.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恐慌和全世界的关注。当时我国正处在发展核能的初期阶段,弄清楚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l,以便采取万全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1984年,美国"马丁202"运输机在正常航行中突然坠毁,找不到原因,1951年,英国一架"鸽式"飞机在澳大利亚正常飞行中在无任何故障的情况下坠毁,1952年美国"F-86'"歼击机在空中爆炸,接着英国"彗星"喷气客机又"无缘无故"机毁人亡,这一系列偶然发生的空难事件,震惊了世界,特别是航空界,这些空难同样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他们对不同时间、不同型号的飞机残骸反复研究,认真试验,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些空难事故是由于金属患了"疲劳症"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前,印度一线主力战机约1000多架,然而,由于印度自己的航空技术太差,因此,最新战机可谓是东西方的大杂烩,既有俄罗斯的新式战斗机,又有西方的新式战斗机,还有自己正在研制却难产的新型战斗机。因维修、使用、老化等问题空难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