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UV-B辐射对红球藻生长的影响.在培养的前8 d,藻细胞干质量、叶绿素a含量均升高,9 d之后均呈下降趋势.伴随辐射强度的增强,藻细胞叶绿素Fv/Fm值及细胞放氧速率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UV-B辐射增强对野生绿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野生绿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辐照度(10μW/cm^2,20μW/cm^2)UV-B对野生绿豆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处理抑制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降低叶绿素含量和PSⅡ反应中心传递电子的能力,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作为一种保护性适应,UV—B辐射诱导了叶片的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导致叶片的花青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上述抑制作用及诱导作用均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UV-B辐射对藻类的伤害效应,主要表现为影响藻类的存活率和生长,改变藻类的细胞形态,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刺激呼吸作用,改变藻类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糖类含量,破坏藻类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同时探讨了UV-B辐射对藻类的伤害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药用植物夏枯草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低(CK)、中(UV-B+)、高(UV-B++)不同强度UV-B辐射对材料进行处理,设置自然光照为对照,于处理后0~60 d进行测定,探究增强UV-B辐射对夏枯草幼苗不同发育期9种主要有效成分及有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类胡萝卜素在不同强度UV-B辐射下含量有显著增加,处理后期(≥40 d)增强UV-B辐射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不同强度UV-B辐射下的抗氧化酶活力均有显著增加。UV-B辐射可促进夏枯草中金丝桃苷含量积累、其他有机酸及黄酮类各成分在一定时间内对UV-B辐射有含量增加的响应,低强度UV-B辐射于处理后期(≥50 d)可显著提升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由此可见,夏枯草幼苗对外界UV-B辐射增强可产生适应与防御机制,适度增强UV-B辐射可促进药用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是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的一部分.20世纪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平流层臭氧层变薄,因而到达地表的紫外线B(UV-B)的辐射增强,对地球生物产生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紫外线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以及水稻的自我防护与修复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展望了今后紫外辐射增强对水稻影响的研究重点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了在接受增强强度为54μW/cm2的UV-B辐射处理3d后(每天处理8h),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相关参数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UV-B处理3d结束后,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均显著下降,同时气体交换参数也受到显著影响,表现出净光合速率(Pn)降低了35.42%,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分别下降了28.12%和20.25%,而胞间CO2摩尔分数(Ci)却上升了16.22%,较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同样,荧光参数Fv/Fm和Fv/F0均显著降低.但UV-B处理1d和2d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显示,叶绿体膜肿胀、基质类囊体解体,光合化产物淀粉粒数目和大小减少.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叶绿素体积质量分数和光合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冯蕾  潘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2):5860-5866
综述了UV-B辐射对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UV-B辐射对浮游动物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全面了解全球变化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从而制定减缓和适应全球变化影响的策略,以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四季小白菜为试材,研究不同剂量的吡虫啉溶液对小白菜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处理对提高小白菜的生长及抗性具有明显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吡虫啉溶液稀释倍数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根系活力升高,丙二醛、相对电导率降低,其中以5%吡虫啉稀释到600倍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UV-B辐射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增强紫外线-B(UV-B,16 kJ/m2·d和40kJ/m2·d)辐照"两优培九"水稻幼苗,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a/Cb以及反映植物光系统Ⅱ(PSⅡ)的荧光参数值,分析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a/Cb及荧光参数值变化情况以及对水稻叶绿体荧光参数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a/Cb及荧光参数值(除qN以外)低于对照组(CK),差异显著(P0.05).其中荧光参数Fv/Fm(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是对环境胁迫反映最为敏感的一个指标.低剂量UV-B处理组原初光能转化指标差异不显著,高剂量UV-B处理组原初光能转化指标差异显著.说明高剂量的UV-B导致了水稻荧光特性减弱,光合作用受损.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增强UV-B辐射的方法,研究了蚕豆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不同强度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强度UV-B辐射使幼苗植株矮化达50%以上,叶面积减小,干物质量减少23.3%~61.49%;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其中叶绿素a降低幅度比叶绿素b大;0.25W/m2的UV-B辐射使蚕豆幼苗叶片的Fv/Fm、Fv/F0、φPSⅡ、qP等荧光参数值显著下降.根据结果推测,增加不同强度UV-B辐射首先导致幼苗叶绿素含量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进而降低PSⅡ反应中心活性,最终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减少了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在本试验强度范围内,辐射强度为0.25W/m2时,其抑制作用最显著.幼苗植株的矮化及叶面积的减小是植物对增强UV-B辐射的一种适应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不同生长条件下UV B照射培养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UV B照射培养过程中,酵母细胞核酸含量变化明显;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出现凝集现象,酵母菌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接种量小于1×107 /mL时,酵母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实验,较高接种量时生长受UV B影响较小。使用pH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配制培养基,则可以降低UV B照射培养过程中的酵母细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孔石莼吸附重金属镉离子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廉价的多细胞绿藻孔石莼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了孔石莼不同粒度、溶液pH值,Cd^2 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溶液中的镉离子与孔石莼中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交换率占总吸附量的33%。pH值对吸附的影响不明显,即使在pH=1.11的酸性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吸附量(19.40mg/g)。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孔石莼的最大吸附量为137.4mg/g,并得出了适宜的吸附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紫外线B(UV-B,0.2 W/m2)辐射增强的情况下,硝普钠(SNP,一氧化氮供体)对地木耳的生长、抗氧化酶活性、蛋白质、色素和多糖含量的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下,加入NO,能够提高藻类的生长速率,刺激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提高蛋白质含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低温(4 ℃,3 d),干旱(0.4 mol·L-1 甘露醇和20%PEG-6000,3 d)和盐(0.2mol·L-1 NaCl,3d)胁迫对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糖 (WSS)、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小麦的WSS、Pro含量受低 温、干旱和盐胁迫的影响都很大,表现为极显著或显著升高,且半冬性小麦WSS、Pro含量增 高的幅度高于春性小麦和冬性小麦.各种小麦的丙二醛含量在各种胁迫下的增高幅度都比较小,且半冬性小麦的增高幅度低于春性和冬性小麦.总体来看,半冬性小麦的抗逆性强于春性小麦和冬性小麦.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不同浓度铁离子对栅藻生长和藻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分析测定了培养基初始Fe3+分别为0,1.2×10-3,1.2×10-4,1.2 ×10-5,1.2×10-6,1.2×10-7 mol·L-1时栅藻的细胞密度、生物量、蛋白质含量、总脂产量及脂肪酸组成,并研究了不同浓度铁离子对栅藻细胞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初始铁离子浓度为1.2×10-4 mol·L-1时最适合栅藻生长和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含量达到最大为97.33 μg·mL-1;当初始Fe3+浓度为1.2 ×10-5 mol·L-1时,栅藻细胞总脂占干质量最高达38.60%;C18∶ 2和C18∶3占总脂肪酸的比例随Fe3+浓度增加而降低.当Fe3+浓度达到1.2×10-3 mol·L-1时,栅藻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组(培养基不添加铁离子)相比,不同浓度铁离子使栅藻总抗氧化能力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羟自由基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铅、镉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离子浓度分别为0、5、10、20、50 mg·L-1的Pb2+、Cd2+处理液及离子浓度为0、5+5、10+10、20+20、50+50 mg·L-1的Pb2+、Cd2+复合处理液分别处理经过珍珠岩栽培后又在1/2 Hoagland培养液进行培养的小麦幼苗,10 d后对其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b2+、Cd2+单一及复合污染下,根系活力不断降低,细胞膜透性(CMP)不断升高,对SOD、POD及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温度对8种底栖硅藻生长及其理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均不利于细胞生长,同时也不利于胞内理化成分的积累.在15~25℃之间细胞比生长速率及主要理化成分(叶绿素、胞内蛋白和多糖、胞外多糖及总脂肪)含量均可达到最大,而不同藻种的理化成分最大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异,最高和最低叶绿素含量差值可达8.0 mg/L,胞内蛋白含量差约4.0%多糖含量差约14.0%,总脂肪含量差约为8.0%,胞外多糖浓度含量差约1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