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05,(21):32
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正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揭牌成立,有关方面同时公布了“北京人”遗失化石的清单。据悉,从2005年7月2日房山区政府宣布启动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至今,已经征集到63条有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的线索,其中来自北京的最多,有20条。专家认为,所有这些线索中比较有价值的至少有4条。  相似文献   

2.
近期,社会上流行一些关于北京周口店遗址的传言。为了澄清事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科院和法国电力公司10月29日在京共同举行周口店遗址保护新闻发布会。就寻找北京人头盖骨,龙骨山新探测的溶洞以及遗址保护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专家们——给予了解说。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离开北京后神秘失踪,成为世界级的文物疑案。近日,不断有北京人头盖骨去向确定的说法。有人认为北京人头盖骨还在美国人手里,有人认为头盖骨埋藏在日本皇宫底下。  相似文献   

3.
失踪64年之久的北京人头盖骨终于有了音信,近日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工作委员会透露,自今年7月以来,已经搜集到全国各地热心人士提供的线索63条,其中有4条属于重大线索。同时,遗失的北京人化石清单首次披露。  相似文献   

4.
<正>裴文中,河北丰南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成就:中国考古学奠基者之一"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者如果不是裴文中的坚持,那块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或许还要在地下沉睡多年。  相似文献   

5.
<正>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地质学家在我国考古学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三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1908年,贾兰坡出生于河北,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31年他在友人的推荐  相似文献   

6.
孙杰 《科学大观园》2006,(16):48-50
1974年,平凉市泾川县景明乡的一位干部发现了一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后将其送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后,专家初步断定其是3万-5万年前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属晚期智人,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  相似文献   

7.
正在科学家首次发现湖畔南方古猿化石遗迹近25年后,这个沉默的人类祖先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几乎完整的古人类(包括智人及其灭绝的近亲)的头盖骨。这块化石可追溯至380万年前,揭示了人类尚未见过的南方古猿面孔,这一人种此前主要通过颌骨、牙齿和少量头部以下的骨头而为  相似文献   

8.
美国蒙大拿州出土了块柠檬大小的头盖骨,它被证实是北美大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有角恐龙.这个头盖骨属于三角龙的远亲——安琪洛浦(意思是“美国秃鹰脸”),科学家称,这次发现能够帮助古生物学家理解有角恐龙凶猛面部特征的进化史.由于缺乏化石记录,重建北美角龙类(食草,鸟状嘴)的进化史让专家们困惑了几十年,因而这次发现可能会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向全世界宣布: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惊现距今8万至10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一环,为解开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之谜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4,(11):15-15
随着修订的《北京市周口店猿人遗址保护办法》纳入立法计划的消息发布后,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的关注。为此,央视《新闻夜话》栏目专门采访了著名学者李树喜,他透露了20多年来的一些最新发现。首次打捞寻到整3000吨锡锭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对“阿波丸”号很陌生,其实它是盟国间相互约定的一艘和平船,叫做绿十字船。“阿波丸”沉船时,船上装载了40吨黄金、12吨白银,40箱左右的珠宝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还有10千吨大米。在1977年第一次打捞时由于没有彻底打捞,结果只找到了其中一部分。比如当时找到了最大宗的锡…  相似文献   

11.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22):46-47
一块具有180万年历史的头骨化石,又重新引发了关于人类古老祖先的争论。这块化石发现于格鲁吉亚高加索山区的德玛尼西考古遗址,被命名为“头骨5号”,拥有最完整的下颚和头盖骨,代表了早期人类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在格鲁吉亚国家博物馆的人类学家大卫·洛尔德基帕尼泽带领下,研究团队于2000年发现了完整的人类下颚骨化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一个已消失的、或是全新的人种——"马鹿洞人".1万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马鹿洞人有着深色皮肤,看起来既具有某些现代特点,又有一些不寻常的特征.克诺伊博士通过对其头盖骨分析后描述其外貌:"他们长着圆脑壳,有突出的眉脊,厚的颅骨,短而扁平的脸,宽鼻子,突出的颌,缺少像人一样的下巴,大脑为中等大小,具有和现代人看起来类似的脑前叶,但同时顶叶短而原始,还有很大的臼齿." 以马鹿为食熟练用火 一份发表在PLoSONE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人们关注.这份报告是我国和澳大利亚考古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几年前,他们开始对我国西南境内发现的被称为"马鹿洞人"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者推测,"马鹿洞人"也许是此前从未发现的新人种,他们生活在距今1.45万~1.15万年前的东亚大陆,直到1.1万年前冰期结束时才消亡.  相似文献   

13.
是“人”2002年7月,法国米歇尔·布鲁奈特领导的考古小组发现了被称为“几十年来最震惊考古界乃至人类的考古发现”的“头迈”头盖骨。他们声称,这块头盖骨是人类或古人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14.
"请'七姐妹'帮一下我女儿吧,都30岁了'一谈恋爱就'吹',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人长得也不错,我觉得是心理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出版社(重庆市长江路205号)出版的<影响每一代学人的知识名著>丛书或<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之一--<知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翟飚、郭东编译,2006年11月第1版)--的"编译者语"全部剽窃抄袭自E.马赫著:<认识与谬误>(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2003年7月第2次印刷)中的"译者序言"--"马赫:'周末猎手'的智力'漫游'".不仅如此,该剽窃抄袭出版物在封四对该书内容的介绍,也是从"译者序言"中剽窃抄袭来的.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之城北雪平瑞典全境有着数不胜数的以"雪平"为结尾的城镇地名。这些城镇在古代往往是商业和贸易中心,而今这些以"雪平"为名的城市正以全新姿态示人,力图用创新与活力书写着现在与未来。土生土长的北雪平人Lena啜了口茶说道,"我小时候,北雪平曾是个黑暗的'工业死城',整片区域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都陷入了沉睡,或用'死去了'更为贴切。但现在这个城市简直  相似文献   

17.
<正>今后我们或许不能再用"缩头乌龟"来讽刺胆小怕事的人了。新的化石研究表明,龟缩颈机制的起源或许并非是自我保护,反而可能与迅猛地捕食猎物有关。在对晚侏罗世Platychelys oberndorferi乌龟化石的研究,发现龟进化出缩头进壳的能力或是为了快速伸头捕获猎物,而自我保护这种功能更可能是后来进化出现的福利。该化石发现于19世纪瑞士,但其椎骨在之前从未被详细  相似文献   

18.
穿过百余株银杏树组成的"守望林",一座名为"地上天河"的铜质雕塑在脚下延伸——蓝色"河流"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北上,从秀美的山岭流向广袤的华北平原,奔波千里,最终抵达北京颐和园团城湖. "走过这条'地上天河',我们就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团城湖明渠."顺着讲解员王昭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池碧水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江水进京以来,每年都有数万名市民来到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聆听34.5万库区移民舍小家、顾大家,数十万建设者创造工程奇迹的故事,饮水思源.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8,(1):46-47
"当你参加朋友聚会时,你会发现,并不是同龄人看上去都处在同一年龄.因为人们的'日历年龄'与'真实年龄'之间不能画等号."  相似文献   

20.
陈瑜 《科学大观园》2021,(13):36-39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对西方国家来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研制出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两弹一星",是一个科学奇迹,更是一个不解之谜. "中国(穷得)三个人穿一条裤子,二十年也搞不出原子弹;中国种的是'蘑菇云',收获的是'鹅卵石'."但就在苏联毁约停援5年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大漠深处爆炸.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获知这一结果,或许会为当初的断言懊恼不已. 两年零八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