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的诗歌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等三类。陶诗一般均呈现为情与景会、物我相融和意境浑成的特点。在以《饮酒》、《杂诗》和《拟古》等为代表的咏怀诗中,陶渊明亦有着独特的艺术创造。其具体表现为用高度概括的形象化方式,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情怀,特别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使情感客观化。诗人或侧重于写“景中情”,或侧重于写“情中景”,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是写人的:写这个人,那个人;写这一代人,那一代人;写这个阶级的人,那个阶级的人.而人的精神生活又是复杂的具体的,所谓“喜奴哀惧爱恶欲”,七情皆有,人情万般.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物精神世界,又常常是反映在面部神色表情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在于写出各种各样的人性与人情来.众所周知,曹雪芹在表现色色人情方面,绝妙无比,他不仅善于写笑,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笑貌图来,而且也善于写哭,同样也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哭貌图来.写哭,更是那么细腻、生动、逼真、感人.在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一章笑与哭的交响乐曲.真正是歌也有思,哭也有怀.  相似文献   

3.
散文的品位     
对于创作主体而言,散文即“情文”,是一种抒情写意的东西,或者更形象一点地说,是作者渲泄感情的窗口.写人也好,如《雪浪花》、《山村小姑娘》、《背影》、《我的老师》……都不是单纯地写人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写人来表达“我”的情感体验,或敬慕、或钦佩、或思念……;写事也好,如《挥手之间》、《儿行千里》、《最难忘却的一件事》、《也不是一味地叙述故事,构筑情节,而是通过故事或片断或一鳞半爪来写,此事对“我”的震动、影响、感染,或鼓舞或悲恸或无奈……写景状物更不必说,无“情”之景,无“意”之物,从来都不能称作散文,只能是说明文的一种.因此,作家冯骥才说“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流水也说:“散文,是独白,心灵的独白,散文是漫步,思想在人生与文化的广场上散步”,“感觉”、“情境”、“滋味”、“心灵独白”集中体现了一点作者对内情的抒写,因此,从文体特征上理解,对于作者而言,散文是情文!  相似文献   

4.
贺贻孙是明末清初爱国诗文家,诗歌美学十分丰富。一方面,他从诗歌所肩负的社会道义和时代使命出发,认为诗歌是源于一种“不平之气”,应当陶写“哀怨”之情,进而主张在诗歌中呈现出“吹沙崩石,掣雷走电”的气势美,使“不平之气”一吐而后快;另一方面,贺贻孙又能自觉从诗之本体出发,主张诗歌的“神厚”、“气厚”,高扬主体之神,使诗歌呈现出浓郁、深远、蕴藉美感。同时,贻孙还承续了庄子的“神化”思想,结合自唐以来的境界理论,用“化境”这一范畴标示他心目中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贺贻孙是诗学史上丰富论述“化境”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造新。”《物色》又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以谢灵运为代麦的山水文学的概述和评议。梁钟嵘《诗品》卷上,谓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蝶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  相似文献   

6.
引入现代诗学的“张力论”观照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景论”。认为:诗歌“二原质”——“情”与“景”之间存在张力。情景交融是一种“情”和“景”的紧张关系造成的艺术品的超常特性。情景交融中所体现的“情”与“景”之间张力的最大才是中国诗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元曲包括杂剧与散曲,散曲包括套数和小令,“小令为曲体之本”。它短小、抒情,是元代一朵极佳的文学新花。现存小令三千八百五十余首,有名可考的小令作家一百四十人。其中有张可久等既写套数又写小令的作家,也有徐再思等只写小令的作家。前期作家以“书会才人”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为代表,风格质朴清新;后期作家以张可久、乔吉等为代表,风格趋于典雅。这里就小令艺术特色的几个方面,作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咏史怀古类散曲是卢挚最具个性特征、也最有价值的散曲作品.与元代其他作家不同,在卢挚留存下来的咏史怀古散曲中.很少描绘官场的肮脏,揭露官场的险恶;更多地表现了他对朝代兴废盛衰的冷静反思,和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的虚无与无常的感悟.同时,他的情志也通过咏史怀古散曲含蓄体现.流露出浓重的向往隐逸、乐山乐水的情趣.以曲写心,以心鉴史,是卢挚咏史怀古散曲表情言志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堇斋诗话》以“意”为论诗主旨,并把“意”展开为“情”、“景”两要素。“势”作为“意”的下属形态,与“情”、“景”一样构成了“意”的丰富内涵。这一切,皆源自先儒所揣摩出的心性“中扣”之度对从生活到做诗各种活动的生动性把握。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经常使用这样一句术语——意境(或称“境界”),以为散文创作、诗歌创作须讲求意境创造,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然而,什么是意境?许多文学艺术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论证,使之成为一个自古而今仍无定论的问题。在古代文论家中,清代画家布颜图在他的《画学心法问题》中云:“情景者,意境也”,他把意境的构成要素定为情与景,把情景交融当作意境;清代文艺理论家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云:“何之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显然,他的解释除了布颜图的观点之外,还格外强调意境的情感和形象性。应当说,他们二人的看法基本揭示了意境的内涵,因此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今天的文学理论家中,对意境的解  相似文献   

11.
<正> 贯云石写过两篇序论,一是为杨朝英编选的我国第一部散曲选集《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所作的序,人们称之为《阳春白雪序》;另一是为张可久《小山乐府》所作的序,今人称之,今乐府序》。这两篇序都很短,前者202个字,后者166个字,但其中却表达了他对元代某些散曲家的评价和在散曲创作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文艺观点,真可谓言简而意远。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和《朝天子·咏喇叭》,是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中仅有的两首散曲。这种新文体首次出现在中学生面前,使人耳目一新。散曲是元代韵文的一种形式,是配合音乐而写的歌词。散曲由词发展而来,起初形式比词解放,比较自由活泼;到后来,散曲的各种曲牌也象词的各种词牌那样,形式严格而固定。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两首散曲,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有代表性。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赴任途中,他凭吊古迹,以“山坡羊”曲牌作了一组小令,共九首散曲,《潼关怀古》是其中一首。作者借怀古的题材,表达了对生灵涂炭、百姓苦难的同情,抒发对历史对现实的慨叹。  相似文献   

13.
有的博士生会说,再等一等写吧,我在核查我的结果,或者我还要积存一些结果,以便给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投稿.这多少是合适的.但是,有的博士生因为“陷”入使课题走向“深”处的希望,而不把已得到的结果与发表这些结果的主意联系起来,也有的博士生总觉得做实验比在键盘上写论文要容易、要重要.这些是否合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周玲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50-54
张先作词注重意境的创造,一方面与晏欧等人交游往来,共创深婉凝聚的小令,另一方面从自己的生活空间环境出发抒唐五代词人所未发之情,与柳永共拓词境,创写慢词,白描铺叙,既不同于花间晏欧之“艳”气,又异于柳词之“俗”气,因此形成清丽婉约的词风,精美工巧,炼字炼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清新绝俗的意韵和华丽精美的语言正是张先词的艺术特质所在.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上的一个概念。在现代的美学理论、文艺理论、文艺批评上,这一概念也早已普遍应用开了。“意境”一词,含义隽永,结合得极妙。“情与景会,意与象通。”境要有意,才深邃邈远;意要寓于境中,才生动、形象、感人。因此,意境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以“境”而言,应见形、见人、有景而且传神;就“意”而言,则是情、意、理、趣、味等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 美文美读——通过创造性的美读,深入领悟景与情;读、说、听、写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辞章的四大要素为“情”、“理”、“物(景)”、“事”,其中“情”与“理”为“意”、“物(景)”与“事”为“象”。而“意”与“象”之所以能相互联结,如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就有“异质同构”或“同形说”的解释。而这种“异质同构”说用于解释意象的形成,是被公认比“移情”、“投射”说更为精确的。因此以此为基础,将辞章四大要素进行联结,除了可就个别意象由“异质同构”推扩至“同质同构”外,也可再就整体意象拓大到“异形同构”与“同形同构”,加以呈现。而无论是哪一类的“构”,都有“单轨”、“双轨”与“多轨”的不同,以造成其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不少学者以为散曲出两宋都城,时在宋金.我以为散曲肇源于燕京,时在金元.因为:首先,从散曲对音乐的依赖程度可以推断,其产生一定与燕京(今北京)及周边地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散曲也带有鲜明的以大都(今北京)语言为基本标准和典型代表的北方方言特征.第三,散曲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产生发展于商贸繁荣市井发达之地,燕京作为辽、金、元三代都城,发展这种“市井俗曲”的文化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第四,以散曲与杂剧的密切关联度亦可佐证其肇源地就在燕京的推断.同时,北散曲的繁荣发展,久远保留和广泛的传播,都依赖元大都国家首都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情与景关系的处理、篇章结构以及结拍的处理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贺铸词的诗化技巧。这一些诗化技巧的使用,使他的词作无论从内容、情感还是风貌上与都堪称为“诗人的词”。  相似文献   

20.
王船山诗学的主情观,在论述诗歌言情要婉转曲折、情与景的结合要关注内在统一,以及要以情为“兴观群怨”的纽带等方面.有其独到理解的阐释和别开生面的新意。它是对“诗缘情”说的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