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苯氯化制对二氯苯小试实验中氯气管道的密封、流量的计量,对二氯苯结晶处理及氯化液分析等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PVC悬浮聚合中加入界面阻聚剂、表面活性剂、沉淀剂聚合成不同类型的氯化专用PVC树脂,并研究这3种添加剂对气固相法氯化得到的CPVC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界面阻聚剂的增加改善了树脂内部聚集态和皮膜情况,使PVC树脂表观密度不变同时吸油率增加,PVC树脂氯化后氯含量随之增加,树脂内部链段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常压条件下模拟金云母蛭石化的地表风化环境,探讨金云母晶层向蛭石晶层转变的过程,研究不同氯化钠浓度下的混合溶液对金云母向蛭石转变过程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XRD、XRF、ICP、SEM研究转化过程中物相、结构、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的变化,利用TG-DSC研究转化前后样品的热学性质的变化,并测定了样品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研究结果表明,金云母经模拟环境溶液处理后,发生了金云母晶层向蛭石晶层转化的现象,转化过程表现为金云母结构中K+含量明显降低,结构中引入水化钠离子,层电荷数降低,CEC提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疆尉犁蛭石矿床中低利用率的金云母矿物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溴酚蓝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作用,生成离子缔合物,并且产生共振光散射,建立了测定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4.0μg.mL-1,检测限为3.37 ng.mL-1(3σ).方法已用于合成水样和混和水样中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的测定,回收率为99.5%~103.8%.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有关负载金催化剂在CO选择氧化、氮氧化物还原、乙炔氢氯化、水气转换以及烃类的催化燃烧等的应用研究及各种影响金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因素。展望了金催化剂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氯化钻溶液热色效应的特点,利用这一效应设计了一种医用光纤温度传感器,由实验数据分析钻盐溶液配比变化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氰化金泥低温焙烧预处理冶炼工艺是在湿法冶金的基础上,采用低温硫酸焙烧预处理工艺,使铜、锌、银等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盐,并根据金在氯化环境中电位变低的特性,实现贵贱金属的分离.该工艺不仅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金、银锭(纯度99.9%以上),而且金、银的综合回收率高达99.95%以上,同时,铜、铅等有价金属也能得到综合回收.该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将氯化血红素接祓到苎麻纤维上,通过实验分析氯化血红素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与接枝率的关系,从而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实验表明,氯化血红紊质量浓度为1 g/L,焙烘温度为130~140℃,焙烘时间为3~4 min,是较佳的反应条件.对接枝前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氯化血红素在纤维表面的附着接枝和纤维内部结晶度降低形成的存留.  相似文献   

9.
在101.325 kPa下测定了苯基二氯化膦-苯二元体系不同液相组成的沸点,并对数据进行了关联.用Herington面积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由实验数据推算出两端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回归得到Wilson方程配偶参数,并推算出了该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数据.该工作为苯基二氯化膦的分离提纯设计提供了较好的VLE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华期水体中DOM组成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水华期原水为实验水样,初步研究水华期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组成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DisinfectionBy-Products Formation Potential,DBPFP).利用XAD-8大孔树脂,将水体中DOM分离为亲水性物质(Hydrophilic Substances,HIS)、疏水碱性物质(Hydrophobic Bases,HOB)、疏水酸性物质(Hydrophobic Acids,HOA)、疏水中性物质(HydrophobicNeutrals,HOB).4种DOM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分布情况为:HIS最高为10.2mg/L,占原水DOC浓度的72.86%.不同DOM组分的DBPFP实验表明,HIS的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rihalomethanes FormationPotential,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loacetic Acids Formation Potential,HAAFP)分别占4种DOM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之和的63%和31.25%,为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由于HIS为水华期水体中DOM的主要组分,且具有DBPFP高、不易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的特点.因此进一步考查了不同氯化条件(氯化剂用量、氯化时间、水体pH值)对HIS氯化生成DBP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BPs生成量与氯化剂用量及氯化时间成正相关.pH对HIS氯化生成THMs和HAAs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实验所选取的pH范围之内,THMs生成量随pH的升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HAAs产量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在新疆北山地区特殊地质环境下,采用现场X射线荧光测量找金的方法技术问题。提出适合于该区快速找金的X射线荧光找矿最佳指示元素为铁、铜、砷,铁和铜的X射线荧光异常出现在垂直于金矿(化)体走向的两侧,砷的X射线荧光在金矿(化)体上呈现异常。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天山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 -伊犁板块的东南部边缘 ,包括伊犁石炭纪裂谷、那拉提地块、哈尔克早古生代被动陆缘褶皱带。主要已知矿床 (点 )按其容矿围岩可分为镁铁 -超镁铁岩型、斑岩型、花岗岩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陆相沉积岩型、浅变质含碳碎屑岩型。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区内以找金矿主 ,兼顾铜镍矿等。金矿以穆龙套型和火山岩型金矿为主 ,同时注意卡林型和中 -酸性侵入岩内外接触带型 ;铜矿以镁铁 -超镁铁岩型和火山岩型为主。地质与成矿条件与中亚成矿域具有可比性 ,因此 ,新疆西天山西段金铜成矿带应为中亚成矿域东延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新疆西天山西段靠近与哈萨克斯坦接界地区发现了一些金矿找矿新线索。值得特别关注的有两种矿化类型 ,有可能成为大型金矿 :即变质碳质碎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本区首次发现了一套黑色碳质片岩和石墨片岩 ,其中发育有黄铁矿 -石英细脉 ,含金量达 9×1 0 - 6 ,与产于乌孜别克斯坦的穆龙套型金矿地质情况相似。还发现了铜 -金高含量矿化 ,即水磨沟铜金矿 ,该矿床产于一套蚀变的中 -基性火山碎屑岩中 ,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中 ,矿石由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黄铁矿、石英、绿泥石组成 ,具角砾状构造 ,平均铜含量 6.1 % ,金含量 3 .8× 1 0 - 6 。分析了本区金矿成矿的地质特征 ,指出矿化带呈近东西向展布 ,集中于分割本区三个地体的两条大断裂附近的韧性剪切带中 ,绿片岩相的变质条件和花岗岩浆活动对金矿的富集有促进作用。这些新发现表明 ,新疆天山西段的地质条件与金矿化特征与其西部邻国地区相似 ,中亚巨型成矿带可能已东延进中国新疆地区  相似文献   

14.
四川西北部九寨沟县的马脑壳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和褐铁矿。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 ,分别形成于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前者具草莓状结构 ,后者以环带结构为特征。粒度小晶形不规则的黄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而晶形完整和晶粒较大者含金量相对较低。辉锑矿和雄黄以细粒浸染状分布者含金量高 ,而以块状产出者金含量低甚至不含金。褐铁矿为表生氧化作用的产物 ,含有显微 -超显微单质金。对马脑壳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研究表明 ,矿床形成于三个成矿期 ,即沉积 -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氧化期 ,三个成矿期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热液成矿期含矿流体的演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迅速变化有利于金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应用X射线荧光方法测定金的共生元素砷,从而圈定金矿体并推算金品位的前提、方法和地质效果。本方法在现场直接测定,快速、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黔东天柱磨山一油麻坳金矿带地质特征,微量元素及金赋及存状态,认为金元素来源于凝灰质板岩类地层,先期构造运动及变质作用使构造带凝灰质板岩类岩石中金元素含量进一步增高,后期热液活动使金元素活化迁移到有利构造部位成矿,金以粗晶状单体自然金及细粒金存在的石英脉及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研究了新疆阿尔泰诺尔特地区阿克提什坎金-多金属矿床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并应用Grant等位线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行为。认为在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中,微量元素尤其是Au、As等,活动强烈,围岩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文章还进行了质量迁移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硫酸作为氧化剂分解含砷难处理金矿的技术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硫酸可以有效地氧化砷黄铁矿而实现金的单体解离,适宜的分解条件为:硫酸与矿粉重量比为3,采用机械搅拌,反应温度240~260℃,分解时间2~3h,分解渣采用硫脲浸出时浸金率高于95%浸金条件为:硫脲浓度1%,三价铁作氧化剂,氧化剂与络合剂比值为0.04~0.06,浸出时间6h图1,表6,参8  相似文献   

19.
运用多种近代测试手段,查明了金牙金矿床主要戴金矿物毒砂、黄铁矿、粘土矿物中金的三种赋存状态。呈显微—超显微粒状形式的金各占毒砂和黄铁矿中金的90.6%和96.9%,固溶体金分别为9.4%和3.1%。被粘土矿物吸附的胶体金占矿石金的4.81%。对显微—超显微金粒的形态、粒度及数量比进行了某些定量测算。  相似文献   

20.
金-碲化物型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本文通过对全球各主要金-碲化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类综合研究,阐明了全球金-碲化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与主要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