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分布集中、种群较大且原生性强的贵州野核桃天然林群落,采用生态位分析、方差比率法、χ2检验、AC指数、Jaccard指数、Ochiai指数、Dice指数分析的方法,探明贵州野核桃群落20个主要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位宽度B((SW)i)值比B((L)j)值大,测度结果基本一致,群落中野核桃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白檀生态位宽度值最小;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值依次排前三的是野核桃、灯台树、漆树,他们构成了所处群落优势种或建群种;(2)贵州野核桃天然林主要树种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和生态位重叠大多数种对都较小,种间竞争相对较弱,但青榨槭与主要树种资源利用相似性和重叠值都较大,其种间竞争最激烈;(3)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对数分布不均,且小值的对数中数值最小(Cih=0,αih=0),大值的对数中数值较大(Cih=1,αih=0.89);(4)贵州野核桃天然林群落中主要树种总体关联性不显著,群落处于演替...  相似文献   

2.
岭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岭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中39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利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测算了15种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较大,木荷、檵木、甜槠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83 9、0.914 8、0.873 1和0.992 6、0.958 7、0.927 9.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树种,其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较高,木荷与檵木、甜槠生态位宽度较大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是0.813 2、0.813 1.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优势种群木荷与其他各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为0.298 1~0.363 1;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重叠较小,生态位最小的青冈栎与其他树种的重叠值是0.009 7~0.280 0.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取样,计测花坪银杉群落主要木本植物在样地中的重要值,并通过重要值计测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①花坪银杉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中物种的重要值都比较集中,优势物种明显(银杉为47.92,变色杜鹃为63.93)。②银杉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均比较大,物种对群落中各种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充分。③银杉群落各主要木本植物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低,种群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程度不高;银杉群落中各主要木本间生态位重叠值低,各物种间利用生态资源能力差别大,生活型相似性低。④银杉群落目前处于顶级群落、物种间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种群更新非常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4.
天龙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天龙山植被的17个优势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首先用TWINSPAN与传统群落的分析方法,把40个样方分为6个群落类型,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测定群落中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分析其生态学意义.结果表明,种群生态位宽度越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也就越强;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群间的生态相似性越大,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越高;生态位宽的种群对生态位窄的种群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7,(10):1603-1608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Whittaker生态位相似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等公式测算了宝天曼陕西紫茎群落13种主要乔木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陕西紫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陕西紫茎与其共优种青楷槭、千金榆、锐齿栎的生态位宽度分别是1.730 1、1.760 6、1.780 8、1.734 9,且与共优种的生态位相似性较高,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明显的关联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因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分布较广、有较大竞争力而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由于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分布不够广泛、竞争力弱而有可能导致与其他种群难以共存,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并不一定较高.从陕西紫茎群落生态位重叠值来看,陕西紫茎与林下层种群的竞争要大于其对共优层种群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科优势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空间占据能力,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百里杜鹃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群落中杜鹃花科植物(马樱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映山红)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709、1.576、1.411、1.062,是群落的优势种; ②该群落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关系; ③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结论】杜鹃花科植物在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而马缨杜鹃与露珠杜鹃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在降低,这主要与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是种群对资源利用的长期适应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小叶青冈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进行了生态位研究,测定其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等生态位特征值.结果表明:生态位宽度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小叶青冈、甜槠、木荷、弯蒴杜鹃、乌饭和深山含笑.小叶青冈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高(猴头杜鹃例外),表明它与其他种群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易与生态位宽的树种形成共优群落.  相似文献   

8.
凤阳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测算了10种乔木层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分别用Levins和Shannon Wiener两指数测得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两种结果均表明木荷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其生态位宽度值B(L)i和B(sw)i分别为0.771、1.325。(2)该群落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表明优势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有较高的相似程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与生态位宽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3)该群落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且Lih值与Lhi值基本一致,说明优势种群间有相似的生态学特性。另外,生态位相似比例大的生态位重叠值也较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
东北草地羊草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测了东北松嫩草原上羊草种群的资源生态宽度、生态位宽度季节变化,羊草与其它主要植物种群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并在不同水平梯度上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羊草种群水分生态位宽度主要取决于羊草的资源占据比例;光生态位宽度主要依赖于光能的利用强度;营养生态位宽度主要受生境土壤养分差异的影响;羊草生态位宽度存在着季节性变化;植物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值随土壤水分与碱化度梯度呈有规律变化,生态位重叠是该地域植物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云南富源光皮桦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对云南富源县光皮桦种群及其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生态位宽度最大,杉木、华山松次之,其他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均较小,表明光皮桦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群落中优势地位明显。光皮桦与杉木、华山松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对资源有共享趋势;光皮桦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光皮桦群落中主要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较低,表明主要树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种间竞争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1.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四面山常绿阔叶林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并对生态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乔木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群落调查,选取核心区不同海拔的30个木荷种群样地18个优势树种作为研究对象,以各物种重要值为数量指标,采用Shannow-Wiener指数计测公式对该地木荷种群进行生态位宽度、重叠值和相似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荷的生态位宽度列第1位(1.46),其优势地位远强于其他物种;木荷种群与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6~0.8之间,重叠程度适中,因此木荷种群对各资源位的需求差异不明显;生态位相似比与生态位重叠值大小趋势一致;木荷种群与褐叶青冈、交让木等种群共优组成当地典型群落类型。此次对木荷种群生态特性的研究可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Levins、Hurlbert、Pianka公式,对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浙江白云山、江西庐山4个地区的迎春樱群落进行了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群落中迎春樱具较高的生态位宽度,其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的测度结果均列各群落第一,4个地区种群两种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632、0.654,0.721、0.748和0.664、0.833,0.734、0.849,迎春樱在群落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资源利用充分,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从Pianka生态位重叠值来看,生态位重叠值≥0.6的种,在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庐山、浙江白云山迎春樱群落所占比例分别为52.78%、42.86%、36.11%、60.00%,不同地区迎春樱群落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种间竞争激烈,迎春樱多被排挤于林缘或疏林下,在人为干扰破坏剧烈的地段,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重叠指数为依据,将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土壤全N分别作为反映各主要种群生长环境的资源轴,对小陇山锐齿栎林的10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宽度均较大,生态位宽度平均最大值出现在有机质资源维上,平均最小值出现在全N资源维上;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维上的重叠都较大,说明了各主要树种间利用资源的方式较为相似,表明种群间利用资源的竞争排斥作用较为强烈,彼此之间容易造成在各资源维上的竞争;在3组资源轴中,锐齿栎的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说明锐齿栎种群对各资源的利用充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Levins,Hurlberty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中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灌丛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宽度较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6.
黄山微毛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Horn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黄山微毛樱群落13种重要乔木和16种主要灌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乔木层中,微毛樱和白檀生态位宽度较大,Bi(Levins生态宽度)和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42、0.884和0.939、0.730,而黄山松和小叶白辛树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47对,占总数的60.3%;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28对,占总数的35.9%;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3对。灌木层中,白檀的幼树、伞八仙和华空木为优势种,其Bi和Ba分别为0.872、0.862,0.799、0.742和0.689、0.587,而鸡桑、锐齿臭樱和棣棠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重叠值小于0.5的种对有67对,占总数的55.8%;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种对有48对,占总数的40.0%;不发生重叠的种对有5对。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的树种是微毛樱群落的主要优势种或伴生种,对群落小气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具有相似生境要求或相似生物学特征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窄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武夷山风景区天然林的调查数据,以不同高度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以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对群落中的15个优势树种进行生态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米槠、马尾松的生态位宽度BSW,i与BL值均排在前3位.说明这3种天然林在各个高度资源级中分布较为均匀,具有较宽的资源利用谱,能够充分地利用资源.此外,高度生态位重叠值有58对大于等于0.5,其中黄瑞木和黄毛润楠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其值为0.935 9,说明两个窄生态位的种对之间可以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  相似文献   

18.
山西北部沙棘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etra itis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沙棘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认为生态位最宽的是沙棘和铁杆蒿(分别为3.4607和3.2480),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最窄的是胡枝子和美蔷薇(分别为0.1536和0.2134),对资源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沙棘和铁杆蒿之间重叠值最大(SO=0.818),沙棘和铁杆蒿在其它种群上的特定重叠远远小于其它种群在沙棘和铁杆蒿上的特定重叠.生态位特定重叠的大小与种群在群落中所占据的地位、生态学特性、种群分布情况都密切相关.25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9.
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要: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Petraitis’s重叠指数对太岳山森林群落1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太岳山森林群落的19个优势种群中,有18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说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能较好的利用环境资源.在群落的乔木层中,油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1.985,但油松与其它优势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都很小,这与油松分布广、面积大和特化程度低的特征有关.19个优势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2的只有7个种对,大于0.1的共有15个种对,可见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种间的竞争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了解优良园林树种短毛椴(Tilia breviradiata)的种群特征及其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大蜀山短毛椴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群 落乔木层优势种中短毛椴、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朴树(Celtis tetrandr)、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小叶栎(Q. chenii)具有 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其B(L)i值分别为7.0350、3.8302、3.7147、3.5713、3.0506,B(sw)i值分别为2.0125、1.4509、1.3460、1.3300、1.2331 ;而层间植物紫藤(Wistaria sinensis)生态位宽度最小,B(L)i值和B(sw)i值仅有1.8556和0.6537。群落优势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位相 似性比例值较小,物种之间对资源的需求相似性不高。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短毛椴与化香、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和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Blume var. acuteserrata)的生态位重叠较高。随着群落的进一步演替,短毛椴更新幼苗的生态位宽度优势将逐步衰退,其优势地位有 下降的可能。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短毛椴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