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拉酵母菌作为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活性、抑制病原茵生长,保持并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茵群的平衡等特性,能显著提高畜禽免疫力及生产性能,增进动物健康并改善肉质,尤其在防治畜禽腹泻及抵制禽流感等病毒入侵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布拉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并通过喂养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养鸡场、养猪场和养鱼场中养殖动物和周边健康人群肠道内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方法:在甘肃、湖北、北京、山东和四川5省市从鸡、猪、鱼、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K-B纸片法检测其耐药性,利用WHO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产ESBLs菌株利用PCR实验检测其头孢噻肟酶类型。结果:养殖动物源性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鸡分离的菌株耐药性状况最为严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总体分离率为11.4%;在我国头孢噻肟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1群、9群为常见。结论:肠道共生的耐药菌株对养殖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加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对防止耐药株的广泛传播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动物权利研究发生了政治学转向,动物拥有自由权利被构建为人如何对待动物是正义的。动物的权利基础、权利关系、权利主体的政治关注和重新阐释成为了政治转向的主要途径,各种转向尝试将动物纳入与人类社会相容的正义体系。通过动物权利的政治转向,动物权利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新的突破口,但同时动物权利理论转向也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伦理视角分析了人与海洋动物的关系,并对海洋动物当前的生存状况、海洋动物伦理成立的可能性及其规范、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导公众培养海洋动物伦理意识,表明了当今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给海洋动物带来的种种威胁,而海洋动物生存及权利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还应该诉诸伦理信念.  相似文献   

5.
聚焦生物安全保障可为加强防控动物疫情、保障动物健康提供综合性的规制视角。欧盟经验表明,动物健康立法可先后整合基于功利主义、系统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规则设定,并将生物安全保障作为基础性制度。基于此,一是在多层次的责任体系中,动物持有者承担保障生物安全和动物健康的首要责任;二是以激励方式督促责任主体采取生物安全保障措施,实现预防为主;三是政府作为动物疾病监测和集中规制者,其在基于风险的管理中既要注重科学作用也要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为风险管理决策的共识性和可接受度营造多元支持的规制环境。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1,(13):64-65
动物实验一直引发巨大争议。有迹象表明实验室动物的使用数量可能呈减少趋势。但在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们仍不得不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多年来,它们做出了巨大牺牲,提高了治疗手段的功效同时延长人类的寿命。我们应该对它们怀有一份尊重和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主持建设的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建立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络”,建成了信息网络中心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和5个配套的应用系统,其中3个应用系统获得了国家软件版权登记。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栏目内容涵盖了行业的全面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管理、生产、繁育、科研、技术、应用等方方面面,是我国实验动物的综合性的国家官方网站。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站的建成,带动了全国各省、市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站,形成了遍布全国主要地区的实验动物信息网络,为实验动物管理、应用、学科交流、产业发展和对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手段和平台,也为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建设提供了试点和示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4,(23):58-59
中试产品ASA通过选用植物提取物刺五加等活性成分,配合稳定型维生素、电解质和微生态制剂等,经过多级预混合处理加工而成.ASA产品提高了植物提取物中对养殖动物的有效成分及维生素等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实现ASA高效抗热应激,提高蛋鸡生产性能,以及促进猪和水产养殖动物的增重效果.项目在原蛋鸡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中试产品配方优化、加工工艺流程优化设计、优质原料的选用、产品质量监控,使产品在夏秋高温季节在蛋禽生产、猪和水产养殖动物的生产过程中得到较大规模示范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当代西方动物权利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运动促使动物权利论的产生。汤姆.雷根是动物权利论的精神领袖,他宣称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主体,都同等地拥有天赋价值,也拥有这一价值所赋予的基本道德权利,即获得尊重的平等权利。詹姆斯.里查尔斯、玛丽.沃伦、加里.L.弗兰西恩分别论证动物享有基本的道德权利,卡尔.科亨等人反对动物拥有权利,他们对权利的主体以及动物权利的论证基础提出了质疑,指出人类应该尊重和保护动物,但并不意味着动物拥有权利。在生态危机全球化的今天,动物权利论思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无论对阐明发病机制还是对基于机制的新药研发和评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实验动物都不可能与人完全一样。因此,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可信度(临床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实验动物与人的相似度,即“类人性”。资料显示,在啮齿类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最终仅有5%左右能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啮齿类动物与人在遗传,生理生化及代谢等方面差异都很大。而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高度相似性,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理想,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主义是当代人格同一性理论的重要发展,其核心观点为人格的持存性条件即是作为动物的持存性条件。以奥尔森、斯诺登、布拉提等人为代表的动物主义者提供了思想的动物论证,胎儿问题论证,动物先祖论证等各种论证形式,它们遭到了来自于新洛克主义等多方质疑和批评。本文将考察各种论证与反驳的形式,并指出动物主义所面临的一般性问题是如何确定人格及动物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12.
康德式间接义务论认为,我们反对虐待动物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不是为了保护动物本身,这种观点是值得反思的。本文区分了弱间接义务论与强间接义务论,弱间接义务论不否认动物本身具有道德地位,而强间接义务论则否认动物本身的道德地位。强间接义务论者一方面反对虐待动物,另一方面却认为动物本身并不值得我们给予直接道德关注,这种立场难以自圆其说,它面临着经验性反驳和规范性反驳。一种回应这些反驳的思路是,建立某种基于美德伦理的间接义务论,然而美德伦理并不否定动物本身的道德地位。强间接义务论者还试图通过“素食归谬”来否定动物的道德地位,但实际上,素食主义可以得到来自美德伦理和康德道义论的双重支持。总之,一种否定动物道德地位的间接义务论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应当用弱间接义务论来替代强间接义务论。  相似文献   

13.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24):54-54
科学家通过对史前动物粪便真菌化石的研究.找到了猛犸象以及其他重量超过1吨的大型史前动物灭绝的最新证据。科学家表示,长毛猛犸象和其他大型野兽面临生存危机时要早于人类制造出长矛等捕猎工具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17-18
本课题以重大动物疫病——禽流感、狂犬病、蓝耳病和猪瘟疫苗病毒性抗原大规模培养为研究对象,立足当前疫情防控需求,重点集中于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生产动物用疫苗的研制与开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激流式悬浮培养技术,完成MDCK、BHK-21、Vero等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著名的动物保护倡导者,辛格从理论层面持续对物种歧视进行抨击。其学说认为,感受性(sentience)是一种动物享有利益,且其利益应当在道德上被平等考虑的充分条件。然而,因为辛格在定义和使用“感受性”概念时,没有严格区分痛苦(suffering)和疼痛(pain)概念,导致其理论存在一定的含混性。本文中,我们首先尝试对“感受性”的理论内涵做出更为细致的澄清,认为辛格所指的“感受性”应当被精确理解为“关于疼痛的现象意识”。其次表明了,辛格动物保护学说的理论基础还关涉到关于动物意识的探究。最后,借助当前关于动物意识以及他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对辛格的动物保护学说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健康养殖是针对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特点设计的一种具有以畜为本、动物福利观念的养殖概念。文章介绍了健康养殖的意义,从遗传育种、动物营养、疾病防治及重大疫病监测、环境工程几方面重点阐述了其关键技术措施,最后分析其经济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开始关注农场动物的福利状况和讨论动物权利开始,动物的道德地位问题成为西方生命伦理探讨中最具有争议性的议题。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深生态哲学作为三种最有影响力的伦理观点虽然在辩护对象、伦理学基础和现实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却有着共同的终极理论指向,那就是给予动物和各类自然生命以不同程度的道德关注,构建人类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7-47
南京日升昌康华药业有限公司是集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以“保护动物健康,保障人类平安”为企业最高目标,致力于动物的保健、疾病预防及治疗事业。公司成立8年来,依靠自身强劲的科研实力及市场运作实力,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保分会、江苏家禽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先后研制出芪蓝囊病饮、清官促孕宝、乳康灌注液、畜禽水产用多种维生素溶液剂等新型动物保健品。2005年,公司“预防与治疗母畜不孕症的中药新促孕液”被立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2年多的研究与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1,(9):F0002-F0002,I0001
白化病是人类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疾病,而且这种病足少数显性遗传“畸变”。白化动物的特征是缺乏色素,而且由于白化动物美丽而稀少,由此产生很多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20.
重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有60%的人类病原体来自动物,80%的动物病原体为多宿主型,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80%用于生物恐怖的病原体是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50多种,中国约有90多种。人兽共患病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严重时还造成社会经济动荡。如果动物传染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不能确保人类的安全。寄生虫是危害人畜健康的3大主要病原生物(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之一。在众多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中,67%的病原是寄生虫。寄生虫病的流行不但危害人畜健康、制约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虽然建国以来我国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我国仍是各种寄生虫病流行和危害非常严重的国家。经食物和媒介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局部地区还不断地蔓延。本文就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危害、流行及防治措施做一综述,并提出了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