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修辞学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工具,它在对传统认识论的基础、工具和目标进行批判和重建的过程中可以产生逻辑性、社会性和推理性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修辞学的认识论地位和特征也得到了确立和表征。  相似文献   

2.
“技性科学”这个新词的出现,是科学技术学研究的新特色。它是科学观的一次转向,形成了技性科学观。技性科学观告诉人们,进入现代以来,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和发现都依赖于技术的发展,科学与技术越来越不可分离;而现代技术又都是“社会性技术”,所有技术都与社会紧密相连,技术以社会技术系统的面貌呈现出来。技性科学观给科学技术政策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关注科学技术创新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科学技术体系命运的社会因素,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在技术形塑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于“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工程共同体”是现实工程活动所必须的特定人群共同体。该共同体是有结构的,由不同角色的人们组成,包括工程师、工人、投资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从工程共同体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工程活动共同体”与“工程职业共同体”,前者比后者更为基本,没有工程活动的共同体,也就没有工程职业共同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于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职业共同体就是亚共同体。从工程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来看,工程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或实体样式因其类型不同而异,即“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或实体样式为各类企业、公司或项目部等,它们是工程活动共同体的现实形态,并以制度的、工艺的、管理的方式或者以“物流”为基础的“人流”,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模式;“工程职业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或实体样式则为工程师协会或学会、雇主协会、企业家协会、工会等,其显著的功能在于维护职业共同体职业形象和内部成员的合法权益,确立并完善规范,以集体认同的方式为个体辩护。从工程共同体的特征来看,则表现在组织性质、动力机制、结构分层、主体构成、获得承认的路径、制度性目标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大数据的兴起不但带来了科学边界的巨大变动,而且带来了科学划界标准的变化,数据化成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新标准。凡是能够被数据化的学科,将有资格进入科学共同体,而不能够被数据化的学科将暂时被拒在科学门外。不过,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原来难于数据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将迎来数据化浪潮,逐渐进入科学共同体,由此,非科学可能逐渐向科学迈进,最后几乎所有研究都变成了科学研究,科学划界将变成一个伪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术荣誉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家取得成果的承认,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持久动力之一.学术荣誉包括引用、奖励和命名三个层次.职业科学家一般按此层次递进追求其学术荣誉.在科学初步普及的中国,杰出科学家应该在提高引用率(SCI)的基础上向更高层级的学术荣誉努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科学社会学发展历史的两个阶段,对科学共同体与工程共同体进行了比较分析,简要地阐述和分析了开拓工程社会学与研究工程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指出工程共同体主要由投资者、管理者、工程师、工人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组成,工程共同体有“工程职业共同体”和“工程活动共同体”两个基本类型,着重分析了维系“工程活动共同体”的四种主要纽带。文章最后分析了若干有关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讨论了科学共同体及其学术评价问题,讨论了传统学术评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而指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术评价不仅是学理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政策性的.  相似文献   

8.
马来平教授的新作《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对国外成熟的科学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和总结,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指出了21世纪中国主流科学观的缺陷及其重塑的必要性和方向。该书是从科技哲学角度研究西方科学社会学的理论贡献与应用价值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其中,就对默顿科学社会学而言,既有对默顿的守护与坚持,又有作者自己对默顿观点的修正、完善和超越。本书强调的中国主流科学观中科学自主性意识的缺失,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作者关于21世纪中国主流科学观重塑的呼吁表达了学界共同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当代科学研究与社会和经济频繁互动决定了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理由,而且不同利益相关者需要不同理由.然而出于科学自治和政治需要,科学研究呈现的理由往往被“泛化”为“安全”和“福祉”,看似不需要理由.实际上,科学研究成为一种制度后,“理由”成为科学共同体与政府进行委托代理交换的桥梁,这个桥梁主要以“同行评议”和“专家咨询”具体实施.这两种交换机制,对科学研究本身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图之喻与科学之真--析约翰·齐曼的科学社会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约翰·齐曼的《真科学》为解读蓝本 ,通过对书中关于科学的比喻———“地图”这一关键概念的分析 ,梳理了齐曼所阐述的科学社会性的基本观点。在这本著作中 ,齐曼认为科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建制 ,它既非科学主义的完美神话 ,亦非建构主义的世俗行为。科学知识如同地图 ,虽然作为一种社会产物不能等同于世界本身 ,但为了顺利、有效地展开交流 ,我们依然在认同并坚守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性规范———这就是真实的科学 ,即“真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