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一些抗氧化剂对蛋白质氧化降解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S-PAGE were employed to detect the inhibitions of some antioxidants to the degradation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induced by AAPH.The result showed that Rosmarinic acid,uric acid,sodium deoxycholate and GSH exhibited inhibitions at low concentration(125μmol/L),but thiourea needs high concentration(250μmol/L).Nicotinicacid and Vc did not show obvious protection even the consistence up to 2000μmol/L.Mannitol's behavior was neither clear no concentration-dependent.Thymol blue bromide,pyrogallic acid and Trolox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几种抗氧化剂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DNA的损伤及对由H2O2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槲皮素可引起明显的细胞DNA损伤,并呈浓度依赖性;芦丁在较高浓度时,引起损伤.7,8-二羟基-4-甲基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即使浓度达100μmol/L也不引起细胞DNA损伤.Vc、亚硒酸钠和甘露醇,在较高浓度时均可引起微弱的损伤,只有Vc引起的损伤较严重.当预先用抗氧化剂保护细胞后再用50 μmol/L H2O2处理,发现7,8-二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保护作用最强,槲皮素次之,保护作用具浓度依赖性.而芦丁、7-羟基-4-甲基香豆素、Vc和亚硒酸钠在浓度≤50 μmol/L时,无任何保护作用.甘露醇在低浓度可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在较高浓度25 μmol/L和50 μmol/L时则保护作用丧失. 相似文献
3.
活性氧对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氧在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氧化性损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了活性氧的产生和氧化作用以及活性氧与一些病理过程的关系,对深入探讨生物大分子损伤的生物化及有关病理学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氧化损伤”氧自由基与抗氧化剂研究已成为21世纪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消除活性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这能为运动性损伤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治疗及养护途径。本文论述了自由基产生及对人体的影响,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关系密切,自由基可引发DNA的碱基损伤,链断裂等损伤.综述了自由基引起DNA氧化损伤的机理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CuSO4-Phen-Vc-H2O2-DNA化学发光体系,研究了红参、生晒参、西洋参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了DNA浓度、H2O2浓度、pH值等对DNA损伤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DNA浓度为0.62μg/mL、H2O2浓度为1.1%、pH值为5.5等条件下,对DNA的保护作用为红参优于生晒参,生晒参优于西洋参.因为人参(红参和生晒参)所含的有效成分三醇皂甙的量比西洋参多,而红参由于加工过程不同,可产生新的抗氧化剂如maltol和水杨醛。 相似文献
7.
米酒奶风味的变化和奶酪中脂肪的氧化密不可分。本实验通过向米酒奶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添加量的抗氧化剂来分析其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0.02%的茶多酚和迷迭香提取物对米酒奶的风味起到了较好的稳定作用;另外,添加增效剂的效果不大,可以不添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扫描法定性定量研究了六种花茶对羟自由基(o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桂花茶、复合花茶、绿茶和芍药花茶的保护作用要优于红玫瑰花茶和金莲花茶,且各花茶的保护作用在0~1mg/mL范围内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扫描法定性定量研究了6种花茶对羟自由基(·OH)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桂花茶、复合花茶、绿茶和芍药花茶的保护作用要优于红玫瑰花茶和金莲花茶,且各花茶的保护作用在0~1 mg/mL范围内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该方法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几种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的体外清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Fenton反应系统作为羟自由基(OH)源,以二甲亚矾为探针,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并比较了四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Vc)、dl-α-生育酚、l-还原型谷胱甘肽(l-GSH)、l-半胱氨酸(l-Cys)对OH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水溶性共轭聚合物PF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检测氧化损伤DNA的方法。通过加入DNA修复酶来识别并切除被氧化的DNA碱基,获得含磷酸基团核苷酸空隙的DNA,再通过羟基引入荧光标记物,加入PFP后可得到PFPDNA复合物,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进行氧化损伤DNA的检测。对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和优化,包括PFP的浓度、DNA修复酶的种类、DNA聚合酶I的用量以及芬顿反应的时间等。研究表明,基于PFP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检测氧化损伤DNA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势,可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对老年疾病的预防医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任建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9(6):22-29
ROS/RNS是人类正常代谢的产物,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但高浓度时会产生氧化应激,引起癌症、心血管与肺部、高血压、神经退行性、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等氧化损伤疾病。 为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结合大量文献,概述了人体 ROS / RNS 来源及与疾病的关系。 介绍了常见食物抗氧化剂如酚类化合物、维生素 E、类胡萝卜素及维生素 C 等,探讨了不同结构的抗氧化物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机制。 酚类化合物是人类饮食中广泛存在的抗氧化组分,β-类胡萝卜素为维生素 A 原,维生素 E 为脂溶性、断链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 维生素 C 为水溶性,其自由基歧化速度远高于与其他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氨基酸、DNA 脂质等反应。 它们与人体抗氧化系统,形成可逆的抗氧化防御,使人体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损伤。 提示人们养成好的膳食习惯,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观察、比较了生理浓度VitC、VitE和白蛋白对体外Cu^2 氧化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抑制能力。在体外Cu^2 氧化HDL的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生理浓度的VitC、VitE或白蛋白,通过检测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和氧化延滞时间的变化,分析3种抗氧化剂对HDL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3种抗氧化剂均明显降低HDL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延长氧化延滞时间,其中以白蛋白作用最为显。结果提示白蛋白是比VitC和VitE更强的HDL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大豆黄酮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组织氧化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大豆黄酮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组织氧化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将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D半乳糖致衰老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大豆黄酮大剂量组、大豆黄酮小剂量组.检测肝脏中MDA的含量,SOD和GSH—Px的活性,Bcl-2和Bax的转录水平,以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实验显示,大豆黄酮可减少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肝脏中MDA的含量,并可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能明显增加Bcl-2的转录水平,降低Bax的转录水平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且大豆黄酮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Bcl-2的转录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结果表明,大豆黄酮能清除肝组织内过多的氧自由基,进而抑制过氧化反应后的细胞凋亡损伤,对衰老小鼠的肝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乐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4):120-129
旨在讨论高原与低海拔环境下单次有氧耐力运动后造成氧化压力和代谢压力的差异.招募38名大学生(男生20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21.5±1.5岁,平均身高168.9±10.5 cm,平均体质量59.3±12.6 kg),全部受试者均须在高原和低海拔两种环境下进行耐力蹬车运动,分析受试者静息状态,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0 min,运动后60 min,运动后120 min,运动后240 min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种环境下耐力运动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差异.研究发现高原环境进行耐力训练后红细胞比容、乳酸、尿酸显著高于低海拔环境(p0.05).高原耐力运动后血浆总蛋白、羰基蛋白、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氮氧化物浓度、超氧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低海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急性高原耐力运动与在低海拔环境进行的耐力运动对机体造成的氧化压力基本一致,但代谢压力远大于低海拔环境.高原环境下耐力运动后运动员的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红细胞比容显著上升,其可能与低氧环境下机体水分大量散失、造成血浆总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豆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程度的调节.连续背部注射D–半乳糖6周,造衰老模型,然后灌胃大豆黄酮5周(实验组Ⅰ、Ⅱ的剂量分别为5、10,mg/(kg.d)),监测小鼠Y–迷宫记忆、活性氧、丙二醛、脂褐质、8–羟基脱氧鸟嘌呤和不同脑区突触素含量变化,探讨大豆黄酮对衰老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衰老小鼠大豆黄酮后,Y–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皮质突触素含量显著提高,同时脑组织中活性氧、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嘌呤和脂褐质含量明显下降.与衰老对照组相比,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活性氧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脑组织中丙二醛和脂褐质含量降低程度与灌胃剂量具有正相关性.表明大豆黄酮能够提高衰老小鼠学习能力,降低衰老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程度,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碱解旋法研究了三丁基锡(TBT)暴露对鱼肝脏DNA造成的单链断裂损伤.结果表明:0.5、1、5和10mg/kg(Bm)TBT腹腔注射7d后,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肝脏DNA的损伤程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环境相关浓度(1、10、100ng/L含Sn量)的TBT通过水体对褐菖鲉进行暴露,肝脏DNA的损伤程度,总体上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本研究为鱼类肝脏DNA损伤作为生物标志物来指示水体TBT污染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