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物de牙齿     
动物的牙齿形形色色,它不仅是摄取食物和进攻自卫的工具,还有其它功能非凡的用途和相应的奇特生长方式。所有哺乳类食肉动物都有三类牙齿,即用于捕杀和撕碎大块食物的犬齿,用于切碎食物的门齿和用于研  相似文献   

2.
<正> 所有看了1982年12月16日《自然》杂志的人,都不会怀疑封面上的两只老鼠有着明显的实质上的差别——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两倍。“超级老鼠”也许是历史上唯一成为明星的啮齿动物,不仅因为它大,它还是一个转基因动拗。它的超常生长受与鼠金属硫蛋白—Ⅰ基因的启动子融合的鼠生长激素结构基因所控制。超级老鼠直观地说明了遗传工程能够深刻改变动物的表型。这一实验的成功与80年代早期其他的一些实验,使得受挫多年的愿望得到了园满完成,即改进与完善产生转基因动物所需技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知     
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向动物体内注入干细胞,可使动物受损的器官得到自我恢复。研究小组先用化学物质损坏老鼠的胰腺,使之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在老鼠出现严重的糖尿病症状后,便向老鼠体内注射骨髓干细胞,过了7至14天后,老鼠的糖尿病基本痊愈。更令人惊奇的是,干细胞使老鼠受损的胰腺又恢复了正常功能,而没有注射干细胞的老鼠,基本上都因为糖尿病发展严重而死亡。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干细胞能使动物受损的器官恢复正常的话,那么也能使人受损的器官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兔形类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目,它和啮齿目一样,个体小,并且在许多特征上相近。它们的上、下门齿在数目上减少,保留的一对门齿异常扩大,成啮齿状,且无根,终身生长,所以需要不停地磨切,耗损牙齿长度,以防因不停生长而穿透上下颌,这也是人们熟知的老鼠经常咬木箱的道理。它们无上、下犬齿,门齿和前臼齿之间有很长的齿缺,颊齿齿式不全。因此最早人们把这两类动物放在一个目中。但两者之间仍有许多显著的差别。如啮齿类上、下门齿各只有一对,故有人称之为单门齿类。而兔形类上门齿有两对,即在第一对大门齿后还有一对小门齿,故有人称  相似文献   

5.
形形色色的动物牙齿,不仅是摄取食物和进行自卫的工具,而且还有其他功能非凡的用途和相应的生长方式。体形巨大的须鲸,食量惊人,一天要吃下成吨的食物。它的血盆大口里,牙齿衍生为长长的角质鲸须,约150-400片,从上颚两侧垂入口腔,依次排列成栉齿状,内侧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大鼠在生长过程牙齿发育较快,为提高大鼠动物福利,促进牙齿的正常生长发育,确保试验顺利进行与结果的准确性,并确定小兴安岭白桦木磨牙棒使用的可行性,为以后动物玩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小兴安岭白桦木、鸡翅木、仿象牙木、不锈钢饮用水嘴作为大鼠磨牙棒,探究饲喂过程中SD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脏器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表明白桦木磨牙棒对大鼠生长发育指标并无明显的影响。结论 小兴安岭白桦木磨牙棒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有助于大鼠生长发育,提高大鼠的动物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7.
牙齿位于口腔内、生长在上下颌甚至于舌上、其原始功能与吞嚥食饵有关、到高等脊椎动物、不但在采取和咀嚼食物时、作为咬、切、磨的工具还充当攻或守的武器。动物的牙齿分表皮牙和真正牙两种类型、前者由表皮角化而成,如园口类、两栖类的蝌蚪,以及单孔类胎儿的牙齿属于此种。后者具有牙质和釉质两层,它们与楯鳞同源,如鲨鱼等是。从发生着眼,脊椎动物的牙齿可归纳为三类。  相似文献   

8.
老鼠是令人讨厌的动物,它们毁坏粮食、传播疾病、咬伤婴儿,破坏器具和设施。但从19世纪末开始,老鼠成为最受亲睐的医学研究动物,科学家们培育出了粉红色皮肤、红眼球的大白鼠(实验大鼠),用于研究  相似文献   

9.
天南地北     
无害动物新加坡有家大饭店,老鼠横行于餐厅、客房,对此职员们纹尽脑汁,采取了多种捕杀措施,仍奈何不得。为了不让老鼠影响生意,安定人心,缓和顾客对鼠类的反感情绪,“精明”的经理在每间房里张贴了这样的告示:“尊敬的女士、先生,当你们发现老鼠时,大可不必惊慌,这些老鼠是我店特地引进的无害动物,它们于您无妨,只觅食室内的毒蜘蛛一类害虫。”小溪  相似文献   

10.
《科技知识动漫》2012,(10):40-41
始盗龙奇特的牙齿说明了什么问题?始盗龙的牙齿结构非常奇特。前方的牙齿呈树叶状,这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的牙齿;后方的牙齿却长成了锯齿形,像带槽的牛排刀一样,此为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特征。这一特征表明,始盗捌艮可能既吃植物又吃肉。这同时也说明,最古老的恐龙可能是一种杂食性动物,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则是在以后的进化中才逐渐分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老鼠是人们比较讨厌的一种动物,它往往给人们造成破坏性的灾害。老鼠又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从高山到平原,从炎热的热带地区到冰天雪地零下20度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踪迹。而且,它的繁殖力又相当强,一年可繁殖好几代,一对老鼠十年就可衍生后代48万只。有人估计,我国目前的老鼠大约有30~40亿只。在这样丰富的鼠类资源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加以开发利用,以达到灭鼠致富一举  相似文献   

12.
动物也会笑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动物不会笑,它们也不会感受到快乐。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会笑不是人类的专利,不仅与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会笑,比如黑猩猩会发出一种类似于人类笑声的声音,就连老鼠和狗等动物也会笑。动物发笑的本质和人类是一样的。人类会哈哈大笑,而动物也会笑出声来,比如老鼠就会“唧唧”大笑。研究者发现,老鼠在相互追逐游戏时经常发出频率为50千赫、人耳听不到的“唧唧”声。与人类一样,动物也是越年幼越爱笑,不过成年动物还是能比人类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因此它们笑的机会更多。而人类成年后,多数人童心已泯,操心的事情、烦心…  相似文献   

13.
晓天  鹤松 《小学科技》2014,(2):26-27
正在纷纭复杂的动物世界里,有许多令人不解的现象,比如动物间的"冤冤相报"。老鼠与蛇蛇是捕鼠的能手,是老鼠的天敌,但这只是在蛇具有活动能力时是这样。蛇是变温动物,天气一冷,身体发僵,行动不灵活。当蛇冬眠以后,它就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这时,老鼠报复蛇的时机就到了。它们掘洞寻找休眠的蛇。于是,蛇就成了老鼠的高级"点心",任凭老鼠啃咬,蛇却无能为力。这种现象,正如老百姓所说的那样:"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  相似文献   

14.
鼠,自然界的一普通动物,有自己的习性、求生本能和谋生方式。仅由于鼠和人的某些利益相冲突,老鼠被人类所不齿,甚至遭灭门。人类对老鼠的态度可从一些词语、诗行以及文学作品中了解一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可以探索中英诗文中老鼠的形象,从而得知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文人对老鼠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以及老鼠在不同文人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15.
林剑声 《大自然》2012,(3):70-71
2011年12月10日《参考消息》第7版有一则题为"研究发现老鼠也有同情心"的报道:老鼠并不总是像人们说的那么卑鄙。最新实验显示,老鼠会表现出同情心,并乐于帮助其他啮齿目动物。一些科学家曾经认为这是人类和其他高等灵长目动物才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牙齿     
有没有发现狒狒的牙齿和我们人类的牙齿非常相似?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经过千百万年进化,使牙齿最终长成能最有效切割食物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提到“老鼠”二字一般人都感到厌烦,究其原因无外乎老鼠是一种集百害于一身的动物。首先它能大量侵吞粮食,1只老鼠每天要吃掉25克粮食,平均每年大约消耗9公斤粮食。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报告,全世界的农业约有20%损于鼠害。另据我国权威机构统计,我国每年被老鼠糟蹋掉的粮食有2000多万吨。另外老鼠扰乱工业正常生产,鼠类常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停产事故。再者鼠类还传播疾病。然而制约老鼠数量的动物猫、猫头鹰、蛇、黄鼠狼等正在减少。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焦虑,我们意识到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鼠类天敌的大幅度减少、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致使“果实-老鼠-食鼠动物”这一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为此,我们要向大众说一声:“保护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的调查以天津市河北区为重点,采取入户填表登记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选择了区中心地带和城郊交界处地区。在区中心地带重点是3个街,鸿顺里街(42户),光复道街(56户),墙子等(40户),在城郊  相似文献   

18.
蚜虫的报警信息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动物(如老鼠、一些贝类、鱼类和蚯蚓等)在遇到危险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告诉同伴敌害的到来。报警信息素在一些社会性昆虫如蚂蚁、蜜蜂以及胡蜂中比较常见,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存在于蚜虫中的报警信息素。蚜虫是最常见的昆虫了,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几乎随处可见。它们在植物的嫩  相似文献   

19.
长寿蛋白质 日本研究人员前不久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可延长动物寿命的蛋白质。研究人员将这种蛋白质混入清水.每星期给老鼠服用两次,经过多次实验.证明服用过这种蛋白质的老鼠比其它老鼠寿命高出5~10%。据领导这项研究的大学教授风野博士说,该种蛋白质最初在黄果蝇身上被发现.而后在  相似文献   

20.
雨林探险     
Key和Nono正在欣赏美丽的鹦鹉时,一只老鼠模样的动物突然从空中飞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