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季娜 《科技信息》2009,(2):124-124
伴随着民族间的相互涵化和融合,伊斯兰教文化和突厥文化相互渗透、整合,经过对多元文化扬弃、纳新、吸收、发展后,终形成了一种以突厥各民族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结合的突厥——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2.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时期,是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突厥汗国历经隋唐,是其中最重要的民族关系之一。双方屡有战争,不过并未阻止民族之间正常的贸易往来,在和平时期,两者的贸易更盛。中原与突厥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官方之间的朝贡贸易,边境互市往来,和亲中的经济往来以及一些贩运贸易、民间经商等。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融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贸易模式。  相似文献   

3.
突厥人本是活跃在亚洲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曾建立辖境辽阔的汗国。东、西突厥汗国在唐朝打击下相继灭亡后,其后裔逐渐与其他民族相融合。11世纪以后国外一些史籍中记载的活跃于中亚等地的“突厥人”,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一些人声称的由所有突厥人组成的统一国家在历史上不曾存在过。一些狂热的“东突”分子鼓吹的“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的说法,更是荒诞不经。  相似文献   

4.
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对其边疆形成巨大威胁。贞观四年,唐军大败突厥,使之归附中央王朝。随后,唐王朝通过设置羁縻府州、重用少数民族人才等方式,加强了对北部及西部边疆的治理。唐初处理突厥问题的方法,对周边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唐与突厥之间关系的演变,进而分析和评述不同阶段唐王朝针对突厥所采取的不同政策。  相似文献   

5.
泛突厥主义作为一种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政治实用性和投机性。冷战后,泛突厥主义重登政治舞台并十分活跃,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简述泛突厥主义的历史起源及演变过程,着重剖析它在冷战后重现国际舞台的原因和土耳其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详细探讨几个影响泛突厥主义发展的外部因素以及它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7世纪中叶,中亚地区多种宗教并存,各宗教之间尽管存在着冲突,然大体上能够和平相处。8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中亚,一部分居民改宗了伊斯兰教;然而,终倭玛亚王朝一代,伊斯兰教并未在中亚取得胜利。阿拉伯人的征服将阿拉伯文化带到中亚,直到倭玛亚王朝统治末期,阿拉伯文化并未在中亚产生重要影响。在共同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过程中,突厥文化开始与中亚本地文化融合,开启了中亚早期的突厥化。  相似文献   

7.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前南斯拉夫)有“迷你欧洲”之称。在巴尔干半岛诸国当中,就民族构成的复杂多样性而言,前南斯拉夫可谓首屈一指,堪称独具特色的民族大家庭。南部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的融合前南斯拉夫境内的最早居民是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6世纪时,匈奴人的西进引起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一些斯拉夫人部落南下进入巴尔干半岛并在这里定居下来,逐渐同当地土著居民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单独的民族集团,统称南部斯拉夫人。10世纪时,马扎尔人进入现今的匈牙利地区,切断了东西部斯拉夫人与南部斯拉夫人的联系。从此,南部斯拉夫人开始独立发展,经过千余年来的民族分分合合,最终形成了约占前南斯拉夫全国人口82%的6个主体民族,即塞  相似文献   

8.
一、马木路克突厥王朝的兴起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以埃及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在这里统治了202年(969-1171年)。以后库尔德人萨拉丁灭掉阿拉伯人的法蒂玛王朝,建立了阿尤布王朝。13世纪,蒙古人开始西征时,阿拔斯王朝内的大批突厥人向西迁移,来到埃及...  相似文献   

9.
“双泛”主义产生、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伊斯兰世界和突厥语族抵御西方殖民侵略、谋求自身发展的特殊时代产物,后成为新疆近现代民族分裂主义的历史思想根源、理论依据并被不断付诸于政治实践。新中国建立以后,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嬗变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本文拟从“双泛”主义的形成、传播渗透和对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影响的基本历史梳理中,探寻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嬗变的繁杂缘由,揭示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打击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 回鹘文献语言和突厥碑铭文献语言是一脉相承的。突厥碑铭文献语言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突厥书面语言,也是回鹘人使用最早的书面文学语言。回鹘文献语言则是回鹘人继突厥碑铭文献语言之后使用的书面文学语言。回鹘文献语言对突厥碑铭文献语言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下面从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对回鹘文献语言和突厥碑铭文献语言的差异作一探索。为叙述的简洁,突厥碑铭文献语言简称碑铭语,回鹘文献语言简称文献语。  相似文献   

11.
《仁学》的主旨是要在文明层面回应西方冲击,树立一个取代程朱理学的思想典范,标志着近世中国思想体系向近代的蜕变。谭嗣同在同时代的变法思潮中,融合了康有为与宋恕的变法思想,在其师刘人熙等人影响下,立足于王船山、魏源的思想传统,吹响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双重革命的号角。谭嗣同在北游访学前后思想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主因是受到宋恕等人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关回纥、突厥、乌孙、蒙古族等草原民族以狼为同一母题的族源传说文献记载颇丰。比较研究可发现其狼祖族源传说具有趋同性和嫁接性两大特征。其作为草原民族的精神信仰与草原民族的民族性格、生存理念及风俗习惯等存在着内在联系。梳理廓清其联系亦能进一步认识古代草原民族的民族血缘关系、民族融合进程、民族文化认同等相关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3.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历东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和融合,广西地区的民族和文化有了较大发展。隋唐统一全国后,加强了广西各民族与中原的关系,唐文化直接传播到了广西地区,推动了民族的融合与经济的发展;边疆各族人民为丰富盛唐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突厥汗国向西扩张中与嚈哒发生了冲突。西部突厥首领室点密率军西征嚈哒,并联合波斯人消灭了嚈哒。由于东西方史料记载简略且各不相同,西突厥与萨珊朝波斯合击嚈哒这一事件的时间及过程都很模糊。本文依据东西方史料及研究成果并综合其它学科辨析了此过程。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代。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是汉化最深的北朝国家之一。而苻坚是一位在政治上比较清明的统治者,在对待民族关系上则实行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他重用王猛、权翼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得到了其他各民族的拥护与支持。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苻坚的民族政策是进步的,为完成我国北方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封建时代,民族平等是相对的,而民族歧视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所建立的政权之下,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现象一般都显得较为突出。辽王朝在拥有了燕云十六州后,自然也不例外,但辽统治者在遭遇汉人抵抗后,很快采取了一系列宽松的民族政策来减缓燕云汉人的抵抗情绪。最后,辽王朝不仅赢得汉人的民心,稳定了自己在燕云地区的统治秩序,而且促进了汉族与契丹等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近三千三百万人口中,汉族人口有二千一百余万,少数民族人口有一千一百余万。这里居住着苗、布依、侗、水、仡佬、彝、土家、壮、瑶、回、满、毛难、羌等十多个民族。在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苗、布依、水、侗、花佬等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贵州高原民族的发展史,始终影响着贵州历史发展的进程,因此对贵州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以后第二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此时,居住在贵州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催人、夷人、…  相似文献   

18.
《莱丽与麦吉侬》是维吾尔人民家喻户晓的一部爱情叙事长诗,它讲述了维吾尔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人间爱情悲剧的故事。而同一题材,不同风格和各种语言的同名作品广泛流传于阿拉伯世界与伊斯兰世界,其中不乏阿拉伯、波斯与突厥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承与交融,借鉴与创新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富宁县境内的各民族,除壮族是土著民族外,其他民族都是不同时期从各地迁徙而入;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融合成民族大家庭;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促进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边防巩固。  相似文献   

20.
西突厥汗国是我国古老的游收民族——突厥——在中亚建立的国家;萨珊波斯是波斯人在西亚建立的国家。在突厥汗国兴起之时,萨珊王朝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盟国到敌国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划分的标准是公元567年(?)哒汗国的灭亡。在(?)哒汗国灭亡之前,两国处于友好往来时期;在(?)哒汗国灭亡之后,是两国互为敌国时期。作为以游牧经济为主的西突厥汗国,“和”“战”关系与农耕国家之间的“和”“战”关系稍有差别。在游牧汗国与农耕国家友好往来时期,也会出现掠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